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9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109篇
安全科学   46篇
废物处理   11篇
环保管理   46篇
综合类   339篇
基础理论   49篇
污染及防治   58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1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乔玉娜 《环境》2012,(Z1):150-150
通过对鼎湖山多年土壤物理性质监测数据的分析,说明了不同林型间土壤物理性质及水分条件的差别。  相似文献   
32.
大气氮磷沉降量分析——以杭州北里湖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更好地了解大气氮磷沉降量的影响因素及其对水环境的影响,采用自制采样器,对杭州北里湖2011年4月-2012年2月大气氮、磷的总、湿沉降进行采集,并通过对干、湿沉降量的计算,探讨了大气干、湿沉降中TN、TP、NH4+-N和NO3--N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因秋季利于沉降而不利于扩散,夏季降水多,各物质的干沉降量表现出秋季高、夏季低的特点,湿沉降量则夏季较高.TN干沉降以NH4+-N为主,其干沉降量与气温、气压及降水量有关,而NO3--N干沉降量与风速有关;大气湿沉降量除NO3--N外,TN、TP和NH4+-N与降水量均呈现出较强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882、0.700和0.827.在研究期间,TN、NH4+-N和NO3--N以湿沉降为主,TP以干沉降为主;北里湖大气总沉降的入湖TN量为4 503.74kg/km2,TP为100.14 kg./km2,入湖的TN/TP比值高达45,远超出正常水平,这对北里湖水体的富营养化产生了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33.
目前我国污泥热干化技术刚刚起步,相关处理设备的研发制造仍处于空白期。得利满公司作为全球污泥处理处置行业的领先军,其推广的两段式组合型污泥热干化工艺系统,已在我国多家城市污水处理厂实现成功应用,为国内日后类似工程项目的建设以及主工艺设备国产化具有深远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4.
《中国环保产业》2014,(6):70-70
正由北京中科国通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生物沥浸污泥干化技术,适用于污泥的处理处置。主要技术内容一、基本原理采用以自养型微生物为主并配合有少量特异的异养菌组成的微生物菌群,保证了后续污泥干化后有机质的含量,为污泥焚烧、污泥堆肥等处理提供良好的条件。在处理污泥过程中,此类微生物很快替代污泥中原有的持水能力较强的以异养型微生物为主的活性污泥菌体胶团,后者逐渐死亡,从而使更多的毛细管水释放成间隙水或自由水,使污泥脱水性能明显提高。污泥经菌群改性处理后进入二沉池进行固液分离,沉淀池出泥排入污泥均质池,用泵输送到综合处理车间内的污泥压滤机中进行压滤脱水,压出的泥饼含水率低于60%,呈固态饼状,且污泥有益成分(热值、有机质、  相似文献   
35.
介绍了圆盘干化、涡沦薄层干化、带式间接干化、桨式干化4种在国内实现工业应用的污泥干化技术,通过工程实例证明4种技术均具有较好的干化能力和运行稳定性,干化效果好,环境污染较小,设备制造精度高,无明显缺陷,符合污泥干化要求。从投资和运行费用比较,桨叶式干化技术投资小,运行费用较低,占地面积小,有更好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36.
有机固体废弃物厌氧干发酵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厌氧干发酵技术处理固体有机废物与传统的湿发酵相比具有许多优势,但厌氧干发酵机制的研究存在许多困难,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厌氧干发酵技术的发展。文章在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文献调查后,总结概括了厌氧干发酵理论模型从"两点模型"和"区反应模型"到"浓度波扩散模型"和"反应前沿假说"的发展进程,讨论了其各自特点和对厌氧干发酵机制研究的意义以及其不完善之处;并分别从微生物生长、底物水解和生物气产生三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厌氧干发酵动力学的研究进展。然而,目前的研究仅是针对某些物料进行的特异性研究,还没有一个普遍适用的关于有机固体废弃物厌氧干发酵的理论模型被发展出来,因此对干发酵传质传热机制的探索和数学模拟成为当前对于干发酵机制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37.
2018年12月15~18日使用激光雷达在河北望都观测气溶胶与O3,利用气溶胶消光系数廓线判断边界层的变化,进而研究大气边界层对于近地表层(300m)O3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边界层主要影响O3的干沉降以及高空O3的垂直输送,在受本地污染控制时,近地表O3浓度受干沉降控制明显,随着边界层高度的下降而减少;西北地区气团占主导时,O3浓度主要受水平传输以及高空垂直输送影响.  相似文献   
38.
基于成都平原干溪河流域不同土地利用分区。通过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内梅罗指数、主成分和聚类分析,探究土壤重金属含量、空间分布、来源及环境风险。结果表明:1)流域表层土壤重金属Pb、Cd、As、Cu、Zn、Ni、Fe均超过土壤背景值,农耕区Cd含量为GB 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二级标准(0.3 mg/kg)1.4倍;农耕区土壤Pb含量(62.56 mg/kg)显著高于工业区(32.25 mg/kg);2)农耕区环境风险相对较高,呈总体轻污染、局部中污染状况;3)全区主成分可分为4种:Fe、Mn、Ti等来源于自然母质,其贡献率为34.9%~37%,其他污染源依次为工业、交通及铅蓄电池迹地或历史手工作坊;4)聚类后,按样点数量划分为32、38、11和2四类,分别受工业及交通、农业面源、交通和背景环境影响。  相似文献   
39.
通过改变相对湿度、环境温度和空气流速3个环境因素,对不同比表面积的城镇脱水污泥进行干化。结果表明:随着污泥比表面积增大,干化时间显著缩短,缩短幅度为11. 5%~38. 5%。相对湿度、环境温度和空气流速对常温干化影响程度大小顺序为相对湿度>空气流速>环境温度。污泥常温干化主要分为第1升速阶段、第2升速阶段和降速阶段,第2升速阶段在总干化时长中最短,但单位时间水分蒸发量最高。污泥干化接近结束时,环境条件对降低含水率影响不大,对干化时间影响较大。常温干化过程应以控制环境相对湿度为主,在不同阶段适当提高空气流速和环境温度有利于缩短干化时间,降低能耗。污泥常温干化对设备保温要求低,干化耗能小,干化条件在自然状态下极易达到,利于后续处置及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40.
陈峰  陈丹  胡勇有 《环境工程》2019,37(12):173-176
生活垃圾小型一体化处理技术是将"预破碎、高温好氧生物干化、焚烧、热能利用、烟气净化"等过程有机结合而成的一种生活垃圾处理及利用的新技术,是一种针对偏远海岛产生的高含水率、高有机质含量、易腐烂、低热值、不便于长距离运输的生活垃圾进行就地化焚烧处理及利用的新方法和新工艺,从根本上解决海岛生活垃圾处理的难题,进而改善海岛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