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5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190篇
安全科学   627篇
废物处理   37篇
环保管理   59篇
综合类   558篇
基础理论   33篇
污染及防治   137篇
评价与监测   16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灾害及防治   1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130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95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109篇
  2008年   101篇
  2007年   114篇
  2006年   100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针对湖域工业点源初始排污权定额配置问题,以“公平、效率、可行”为配置原则,通过引入权重系数的字典序最小化最大值方法,构建了基于多主体多种初始排污权多期配置的字典序定额模型,并给出求解算法。进而以江苏省太湖流域27类主要工业行业的初始氨氮排污权单期配置为例,从行业初始排污权短缺率与行业治污效益两方面,对比分析了基于等短缺率定额模型、等环境容量比例定额模型、字典序定额模型计算得到的3种定额配置方案效果。结果表明:相对于另外两种定额模型,字典序定额模型所得配置方案可实现平均行业短缺率最小(4613%),平均行业治污效益最大。研究也表明在“公平、效率、可行”配置原则下,字典序定额配置方法能够更为有效的促进企业治污技术提标升级和区域产业结构升级  相似文献   
102.
以絮状活性污泥为接种污泥,采用人工配制的模拟生活污水,分别在气提式序批反应器(SBAR)和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SBR)中成功地培养出了成熟的好氧颗粒污泥.SBAR和SBR中的好氧颗粒污泥都具有稳定的基本形态结构,其微生物主要由杆菌和球菌组成,对COD的去除率可达到93%左右.对NH+4-N的去除率可达到98%以上.SBAR中好氧颗粒污泥的粒径主要分布、污泥体积指数(SVI)、比耗氧速率(SOUR)、TN去除率和TP去除率分别为0.45~2.00 mm、19.97 mL/g、47.68 g/(kg·h)、82%和65%;而SBR中好氧颗粒污泥的粒径主要分布、SVI、SOUR、TN去除率和TP去除率分别为0.18~1.00 mm、29.12 mL/g、43.21 g/(kg·h)、58%和50%.相对而言,SBAR更有利于好氧颗粒污泥的培养和运行.  相似文献   
103.
考察了DO在厌氧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ASBBR)中对厌氧氨氧化反应启动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进水采用高纯氮气进行除DO处理后进入ASBBR时,ASBBR很快以厌氧氨氧化反应为主,运行13 d后,NO-3-N生成量、NO-2-N去除量、NH+4-N去除量比开始围绕0.25∶1.30∶1.00上下小幅波动,运行100 d后的总氮容积去除负荷为1.560 kg/(m3·d);当进水不除DO处理进入ASBBR时,从运行的第57天开始,ASBBR内才表现出明显的厌氧氨氧化反应特性,运行到第73天时,NO-3-N生成量、NO-2-N去除量、NH+4-N去除量比开始围绕0.21∶1.20∶1.00上下小幅波动,运行的93~100 d,总氮容积去除负荷稳定在较高水平,最高可达1.090 kg/(m3·d);进水不除DO处理时,会使厌氧氨氧化反应启动迟缓;无纺布作为生物载体,具有较强的抗水力负荷和基质(NH+4-N、NO-2-N)负荷能力.  相似文献   
104.
DO对好氧颗粒污泥短程同步硝化反硝化脱氮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以模拟城市污水为处理对象,研究了不同溶解氧下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SBR)的短程同步硝化反硝化过程特征及处理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溶解氧浓度是实现短程同步硝化反硝化的一个重要控制参数。在亚氮积累阶段,控制温度为28~32℃,pH值为7.5~7.8,当进水NH+4-N为30 mg/L左右,COD为250 mg/L左右时,亚硝酸盐氮的积累率达到96%~98%。在试验阶段,常温下控制溶解氧在0.5~1.0 mg/L,可保证氨氮的去除率达到95%~97%,总氮的去除率达到82%~85%。  相似文献   
105.
SBR降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SBR工艺处理有机废水,在已有工艺条件下对生物降解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得出生物降解反应为一级反应。研究表明,用Monod公式能较好反映出有机物的降解规律,确定了其动力学参数Vmax=14.6306 d-1,Ks=83.2993 mg/L,得出SBR降解动力学模型为V=14.6306X·S/(83.2993+S)。利用以动力学为基础的动态模拟法优化SBR工艺,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合理可行,对SBR的设计与运行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可作为SBR反应器扩大实验和设计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6.
剩余污泥已成为污水处理厂亟待解决的棘手问题。虽然现有污泥减量技术众多,但或多或少都存在着技术或经济上的不足。蠕虫——L.variegatus应用于污泥减量具有较好的实际效果以及潜在的商业利用价值,因此,近年来受到人们关注。首先,介绍L.variegatus一般习性、对污泥减量的试验效果。然后,对L.variegatus应用于大规模连续系统的要点进行了技术分析。最后,对L.variegatus应用于实际污水处理厂污泥减量的技术与经济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和估算。  相似文献   
107.
厌氧序批式反应器内挥发性脂肪酸积累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试规模的厌氧序批式反应器(ASBR),通过人工配水,研究了启动3个月时间以及一个运行周期内反应器内挥发性脂肪酸(VFA)的积累情况,并通过分析期间产甲烷活性的变化说明了控制VFA积累的重要性。经过近120 d的运行,乙酸和丙酸的最大比产甲烷活性分别提高了1.8和2.2倍,说明反应器的启动过程即是微生物群落的优化和选择的过程,ASBR的抗冲击的能力较强说明随启动的进行和种群的优化,活性污泥凝聚性能增强,对VFA的降解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108.
2009年第1期“安全员手记”栏目《质疑式培训好》一文,为企业的培训工作开辟了一条有益的途径,打开了一个新的思路。山东胜利油田注聚二队在对员工进行注聚泵安全操作知识培训时,把课堂搬到了岗位上,使员工看得见、摸得着,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而且老师与学员之间互动,学员可以随时提出问题,老师予以现场解答。这样的培训学员听得懂、记得牢,增强了参加培训的兴趣。  相似文献   
109.
杨璇 《劳动保护》2009,(12):44-45
冬季是海洋石油安全事故多发的季节。2009年9月21日下午,法国一石油公司在刚果(金)西部察沙5号钻井平台作业时,由于工人在储气罐焊接中发生操作错误,引发火灾,7人被烧伤,其中1人重伤;2009年8月21日,位于澳大利亚西部海域的“西阿特拉斯”海上钻井平台发生爆裂泄漏事故,造成数百万升原油流入帝汶海,造成海洋生态灾难。  相似文献   
110.
MSBR法处理焦化废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焦化废水成分复杂,是一种较难处理的工业废水.试验采用MSBR法对其进行处理,考察了5组水力停留时问(66h,39h,28 h,20 h,17 h)下不同反应阶段(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SBR出水)对水样的处理效果.结果显示,HRT总为66h条件下.CODCr去除率为82%,效果相对最好,并且每组HRT下焦化废水中的CODCr均是在 MSBR系统前置的厌/缺氧池(A2)已得到大幅度去除.但硝化作用受到抑制,NH3-N的去除效果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