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4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70篇
安全科学   71篇
废物处理   36篇
环保管理   75篇
综合类   468篇
基础理论   48篇
污染及防治   37篇
评价与监测   24篇
社会与环境   27篇
灾害及防治   14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651.
古小超  王雲 《环境与发展》2020,(4):96-96,99
本文介绍了城市排水系统的组成、分类和功能,通过介绍目前国内外城市的排水体制,对比了合流制和分流制的优缺点,并重点对雨污分流排水系统存在的问题、改造措施以及雨污分流效益分析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最后指出城市排水系统在水污染防治中的作用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52.
在去除沼液悬浮物(SS)的同时,最大程度地保留其氮素养分是提高沼液资源化利用价值的关键。通过静态吸附-解吸试验筛选出弱吸附氨氮的过滤介质,然后利用滤料填充柱动态过滤试验分析筛选滤料填充柱对沼液SS和氨氮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海砂(SSD)、沸石(ZLT)、石英砂(QSD)和氧化铝废渣(GRM)4种供试滤料中,QSD对溶液氨氮的吸附能力最低,脱附率接近SSD,且远小于ZLT和GRM。按2.4 L·h~(-1)流量进水,沼液经QSD滤料填充柱动态过滤处理后,SS去除率最高可达86.1%,0.5~1 mm粒径QSD填充柱对SS去除率普遍高于3~5 mm粒径QSD填充柱,两种粒径QSD填充柱对沼液氨氮的去除效果无明显区别;运行24 h时滤料填充柱自进水端开始出现堵塞现象,32 h后3~5 mm粒径QSD填充柱堵塞严重;若要达到沼液SS相同去除效果,0.5~1 mm粒径QSD填充柱较3~5 mm粒径QSD填充柱具有运行时间更持久和滤料层填充高度更小的优势;0.5~1 mm粒径QSD填充柱对SS去除率超过80%,且未显著吸附截留沼液氨氮,适合作为沼液SS过滤预处理单元且有利于后续氮回收。  相似文献   
653.
长江口滩涂地形冲淤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获得长江口滩涂地形的冲淤演变规律,运用GIS的数据处理与空间分析功能,提出了基于分区的冲淤量时间序列分析、冲淤量与上游来沙量相关分析、沙洲质心推移分析、典型断面分析的滩涂地形综合分析方法,即以滩涂分区和江心沙洲为对象、分时段定量研究冲淤变化的方法。在对全系列实测滩涂地形资料逐年分析的基础上,对长江口滩涂地形进行分区域的冲淤分析,并选取1991、2001和2008年3个代表年份,研究了长江南支上段主要沙洲地形演变规律。总体上,崇明东滩、长江南支、长江南港、长江北港、南汇东滩、九段沙近期冲刷大于淤积,而崇明北沿、横沙东滩以淤积为主,长江南支冲刷作用明显,江心沙洲往东南方向推移,分析表明长江入海泥沙年输移量以及年均含沙量变化是造成长江口江心沙洲冲淤演变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54.
企业降碳减污协同推进不仅是提升环境质量的重要着力点,亦是在市场经济中提升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产业链联动效应是探讨企业降碳减污协同推进的重要视角。基于约束效应、同群效应、规模效应3方面构建理论分析框架,使用2007—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样本数据,实证探析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降碳减污协同推进联动效应的内在机理、联动类型和联动模式。实证结果表明:(1)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降碳减污协同推进存在产业链联动效应,有助于焦点企业降碳减污的协同推进。(2)产业链依赖度越高、行业竞争程度越低、环境不确定性越高以及与上下游企业技术研发合作越紧密的焦点企业,其降碳减污协同推进受到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降碳减污协同推进的联动效应越强。(3)界定焦点企业与上下游企业的联动类型发现,企业降碳减污协同推进同时受到上游供应商企业推动和下游客户企业拉动的影响,但是下游客户企业拉动效果更强。(4)界定焦点企业降碳减污协同推进的学习行为特征发现,焦点企业是通过主动学习来提升降碳减污协同推进能力,跨行业模仿学习对企业降碳减污协同推进提升作用更强。基于以上研究结论,为更好地促进企业微观个体实现降碳减污协同推进目标,强化产业链降碳减污协同...  相似文献   
655.
某灌区土壤中重金属镉污染调查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对沈阳市郊某污灌区土壤中重金属镉的污染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2000年土壤中镉质量比为0.23 mg/kg~5.55 mg/kg,最高值超标17.5倍;平均值为2.02 mg/kg,属严重污染,污染程度仍处在停耕前水平;污灌区土壤镉含量与土壤深度有关,深度为16 cm~30 cm污染最重,51 cm~80 cm污染最轻.  相似文献   
656.
A study on advanced drinking water treatment was conducted in a pilot scale plant taking water from conventional treatment process. Ozonation-biological activated carbon process (O3-BAC) and granular activated carbon process (GAC) were evaluated based on the following parameters: CODMn, UV254, total organic carbon (TOC), assimilable organic carbon (AOC) and biodegradable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 (BDOC). In this test, the average removal rates of CODMn, UV254 and TOC in O3-BAC were 18.2%, 9.0% and 10.2% higher on (AOC) than in GAC, respectively. Ozonation increased 19.3-57.6 μg Acetate-C/L in AOC-P17, 45.6-130.6 μg Acetate-C/L in AOC-NOX and 0.1-0.5 mg/L in BDOC with ozone doses of 2 8 mg/L. The optimum ozone dose for maximum AOC formation was 3 mgO3/L. BAC filtration was effective process to improve biostability.  相似文献   
657.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我国环境管理源头防控的基础制度,排污许可制度是固定污染源环境管理的核心制度,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和排污许可两项制度共同推动温室气体管控是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有效路径。结合环境影响评价和排污许可制度的改革进展,系统分析减污降碳协同在温室气体管控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完善技术规范体系、分阶段推进试点工作的对策建议,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658.
659.
分流制系统雨水泵站排放造成雨天河道水质恶化,阐明其排放污染成因是削减雨天污染和改善河道水质的基础。针对上海市中心城区两个分流制系统,分别采用反向传播神经网络和径向基神经网络建立降雨、管网运行等11个参数和雨水泵站雨天排放水质的非线性响应关系,探究雨天排放污染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与反向传播神经网络相比,径向基神经网络具有较高模拟效果,COD、NH3-N和SS的平均绝对误差、均方根误差、平均百分比误差分别下降了15.6%~31.9%、12.3%~18.3%和12.6%~53.9%,决定系数提高了3.1%~5.4%。基于径向基神经网络对输入参数进行重要性分析,确定了5个优先参数,分别为距离上次开泵时间、开泵水位、峰值降雨量、前期不降雨天数、停泵水位。应开展雨污混接调查和实施雨污分流改造,从根本上减少旱天污水在管道沉积造成的雨天污染“零存整取”和污染效应放大。此外,通过优化雨水泵停泵水位,也可以削减雨天排放浓度。  相似文献   
660.
在没有密度分层的容泄水体条件下,对某污水排海工程多孔喷头的射流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文中介绍了不同排污流量和环境流速条件下,多孔喷头附近的流速场和污水场特性;并对出流平均稀释度作了分析。最后,还对该喷头周围的冲淤形态进行了探讨.文中所得的结果对实际排污系统的设计和进一步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