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9篇
  免费   262篇
  国内免费   1069篇
安全科学   203篇
废物处理   41篇
环保管理   131篇
综合类   2163篇
基础理论   644篇
污染及防治   345篇
评价与监测   82篇
社会与环境   65篇
灾害及防治   26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26篇
  2022年   166篇
  2021年   169篇
  2020年   123篇
  2019年   162篇
  2018年   116篇
  2017年   129篇
  2016年   167篇
  2015年   182篇
  2014年   278篇
  2013年   160篇
  2012年   159篇
  2011年   174篇
  2010年   166篇
  2009年   183篇
  2008年   195篇
  2007年   141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泥石流堆积模式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泥石流的堆积形态和范围是泥石流危险区划分的重要参数,它们不仅与泥石流体浓度(Gvt)、下游流路坡度(Qu)有关,还与流通过 坡度(Qc和冲出量有关。本文通过小型水槽试验,求得了泥石流堆积范围与形态比的堆积模式,并根据野外测量的堆积形态进行了泥石流体浓度的计算和验证,该模式可为泥石流防治工程的设计提供有科学依据的参数。  相似文献   
982.
农杆菌介导的抗除草剂基因转入两系杂交稻恢复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农杆菌水稻高效转化系统,成功地将外源BAR基因转入实用性两系要交稻恢复系R187和秀水04,经过除草剂Basta田间涂布试验,其阳性率达到90%以上。对转基因植株同步进行的PCR特异扩增和总DNA Southern检测结果也证实抗Basta的植株中含有BAR基因。讨论了应用转BAR基因的方法提高两系杂交水稻制种纯度的条件。图2表1参3  相似文献   
983.
984.
成功制备催化剂Ru-WO_3/γ-Al_2O_3,用于液相氢解玉米芯提取油的实验研究。运用BET、H_2-TPD和SEM等进行表征,并对反应的影响因素进行对比探究。结果表明:3%Ru-4%WO_3/γ-Al_2O_3催化剂比表面积大,金属Ru分散均匀,助剂WO_3的引入有利于金属Ru的分散,同时有利于提高主产物环戊酮的选择性。优化反应条件,玉米芯提取油的转化率可达到83.42%,主产物环戊酮的选择性可达65.44%,表明此种催化剂适合玉米芯生物质资源转化。  相似文献   
985.

兴凯湖是亚洲东北部最大的淡水湖,水体总磷(TP)浓度超标是近年来兴凯湖水质下降的主要原因,气候可能对区域水质有重要的影响。以兴凯湖中国湖区为研究区域,通过分析兴凯湖水体磷素时空变化特征,探究其主要组成形态,明确区域内气候因子变化对兴凯湖水体TP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2010—2021年,兴凯湖水体TP浓度整体呈先降后升的趋势,冰封期水质状况优于非冰封期,大兴凯湖TP浓度相较于小兴凯湖更高。2)2022年5月磷形态数据表明,大、小兴凯湖水体TP主要由颗粒态磷(PP)组成(占比为60%和76%),PP是大、小兴凯湖TP超标的主要形态;小兴凯湖的PP与溶解磷浓度表现为北部高于南部,大兴凯湖PP浓度总体表现为东部高于西部,溶解磷浓度则呈相反趋势。3)近年来兴凯湖流域的气温及降水量均呈上升趋势,小兴凯湖TP浓度与气温、降水量均呈显著正相关,气温与降水增加可能会导致更多的营养盐进入水体,造成水质下降;大兴凯湖TP浓度与气候变化无明显相关性,但小兴凯湖与大兴凯湖的TP浓度之间呈显著正相关,表明大兴凯湖受区域气候变化影响较小,但其水质状况与小兴凯湖有紧密的关联性。无论冰封期还是非冰封期,小兴凯湖水质均优于大兴凯湖,作为大兴凯湖的前置湖泊,小兴凯湖在净化上游流域面源污染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86.
为揭示改性方式对复合材料去除重金属离子的影响,利用浸渍蒸发法和共沉淀法制备铁改性氧化石墨烯壳聚糖复合微球,分别命名为Fe-GOCS和Fe@GOCS。通过批实验,对比分析其在不同水环境(pH=3、7和11)下对As(Ⅴ)、Cu(Ⅱ)、Pb(Ⅱ)和Cd(Ⅱ)的去除效果,并结合FTIR、XRD、SEM和BET表征技术揭示去除机理。结果表明,随pH增加,Fe-GOCS和Fe@GOCS对As(Ⅴ)的去除率(re)呈不同的变化趋势,前者先增加后降低,pH=7时最高re为56.74%,而后者则逐渐降低,pH=3时re最大,为87.99%。表征结果证实2种材料对As(Ⅴ)的去除均与Fe—O键有关,去除效果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与其不同的载铁形态有关(前者为α-Fe2O3,后者为α-FeO(OH))。随pH增加,2种材料对Cu(Ⅱ)和Pb(Ⅱ)的re均逐渐增大,但去除效果在中性条件下最好,分别为49.45%和23.52%(Fe-GOCS),68.38%和50.85%(Fe@GOCS),但稍差于GOCS;对Cd(Ⅱ)的re也逐渐增大,但Fe-GOCS的最大re低于Fe@GOCS,分别为78.30%和99.16%。Cu(Ⅱ)和Pb(Ⅱ)的去除一方面与其离子水解作用有关,另一方面主要通过形成Fe—O—Cu和Fe—O—Pb配合物去除。而Cd(Ⅱ)的去除主要与水解作用有关。循环吸附5次后,Fe@GOCS对As(Ⅴ)的re仍在80%以上,而Fe-GOCS的再生能力较差。整体上,Fe@GOCS对重金属的去除效果略优于Fe-GOCS,而Fe-GOCS适用的pH范围相对较广。  相似文献   
987.
制备了生物炭负载纳米零价铁(nZVI/BC)复合材料,采用SEM、TEM、FTIR、EDS、XPS等手段对其表面形貌、粒径大小、官能团结构、表面元素及化学形态进行了表征和分析。通过镉(Cd)形态、浸出毒性、生物可利用性、上覆水中溶解态Cd质量浓度及底泥理化性质等指标评价了nZVI/BC对湖泊底泥中Cd的修复效果。结果表明,相比于对照组,经56 d修复后nZVI/BC处理组中Cd的残渣态质量分数增加了29.73%,有效降低了Cd的移动性;Cd的浸出质量浓度从4.65 μg·L−1降至0.38 μg·L−1,Cd的生物可提取态质量浓度从5.08 μg·L−1降至2.13 μg·L−1,其浸出质量浓度和生物可提取态质量浓度分别下降了91.83%和58.07%。同时,经过56 d的修复,nZVI/BC使上覆水中溶解态Cd的质量浓度比对照组降低了67.53%。此外,nZVI/BC的添加提高了底泥的pH和有机质,根据这2个指标的变化进一步分析了nZVI/BC复合材料对Cd的稳定机制。以上研究结果可为重金属污染底泥的修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88.
989.
氯自由基(·Cl)内陆来源的新发现增强了其对转化大气有机污染物的贡献,因此,需要更深入地研究·Cl引发有机污染物的转化机制和动力学.萘(Nap)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品,也是城市大气浓度最高的多环芳烃,前人针对羟基自由基(·OH)引发Nap的大气氧化开展了研究.然而,目前对于·Cl引发Nap的大气氧化机制还不清楚.本研究通过...  相似文献   
990.
不同围压条件下的圆形巷道岩爆过程模拟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利用FLAC模拟了不同围压条件下圆形巷道的岩爆过程。为了模拟巷道开挖,利用编写的FISH函数删除巷道内部的单元。岩石服从摩尔库仑剪破坏与拉破坏复合的破坏准则,破坏之后呈现应变软化-理想塑性行为。模拟结果表明:当围压较低时,剪切应变集中区域呈圆环状,围岩能保持稳定,不出现剪切带;当围压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围岩中出现了"狗耳"形的V形坑,发生岩爆,但围岩也还能保持稳定;当围压进一步增加时,围岩中出现了多条狭长的剪切带,巷道的整个断面均遭到了破坏,发生强烈的岩爆。随着围压的增加,V形岩爆坑变大、变深,剪切带花样的对称性变差;在高围压时,剪切带花样与塑性力学中的滑移线网有类似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