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8篇
  免费   211篇
  国内免费   831篇
安全科学   176篇
废物处理   96篇
环保管理   127篇
综合类   1788篇
基础理论   368篇
污染及防治   411篇
评价与监测   131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灾害及防治   15篇
  2024年   67篇
  2023年   158篇
  2022年   157篇
  2021年   168篇
  2020年   112篇
  2019年   110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95篇
  2015年   113篇
  2014年   179篇
  2013年   132篇
  2012年   142篇
  2011年   137篇
  2010年   136篇
  2009年   168篇
  2008年   140篇
  2007年   126篇
  2006年   138篇
  2005年   95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91.
研究了微磁场条件下pH冲击对处理低负荷葡萄糖废水的微氧活性污泥表面性质的影响。在pH=6.0和9.0的条件下对添加磁粉和无磁粉反应器微氧活性污泥进行15 d的冲击,而后调整pH=7.5进行5 d的恢复实验。对pH冲击下污泥絮凝能力FA、疏水性RH和表面电荷SC的变化情况进行考察,结果表明,有磁粉反应器的各项指标均优于无磁粉反应器。经过5 d的恢复实验,添加磁粉反应器污泥的各指标均能恢复到接近初始值,而无磁粉反应器污泥难以恢复到接近初始值。  相似文献   
192.
微电解-Fenton联合工艺预处理煤层气井压裂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Fenton强化微电解工艺对煤层气井压裂废水展开预处理研究,以COD去除率和可生化性(B/C)为考察指标,单独工艺正交实验结果表明pH为3、反应时间为90 min、铁碳体积比为1.5∶1和pH为4、反应时间为80 min、H2O2投加量为4 mL/L分别是微电解与Fenton反应的最优条件,各可获得48.1%和44.9%的COD去除率。在最优条件下进行微电解-Fenton联合运行实验,连续61 h内COD去除率均稳定在65%以上,B/C由0.158上升到0.3以上,有利于后续生化处理的运行。  相似文献   
193.
MCM-41介孔分子筛的合成及其对铜离子的吸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微硅粉为硅源,CTAB和PEG-6000为模板剂,合成MCM-41介孔分子筛。采用XRD、N2吸附-脱附曲线、FTIR以及TEM表征了其结构、比表面积、孔径分布及晶体形貌,并且以该样品为吸附剂,对含Cu2+的溶液进行了静态吸附实验。结果表明,以微硅粉为硅源成功合成了具有典型六方排列孔道结构的MCM-41,其比表面积为869.5 m2/g,孔容为0.97 cm3/g,平均孔径为3.3 nm;溶液pH为5~6时,MCM-41对Cu2+的去除效果最好;MCM-41对Cu2+的最大吸附吸附容量36.3 mg/g;MCM-41对Cu2+的吸附性能符合Langmuir吸附方程的特征。动力学研究表明,该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194.
采用O3/H2O2高级氧化工艺处理炼油厂反渗透(RO)浓水,用溶气泵加压溶气并产生微气泡强化传质,确定装置运行条件,考察气体中臭氧浓度、H2O2/O3初始摩尔比、pH和温度对O3/H2O2处理RO浓水效果的影响,并对RO浓水处理效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气体中臭氧浓度的增加,COD的去除率基本呈线性增加;加入适当量H2O2能提高臭氧氧化RO浓水的效果,H2O2/O3初始摩尔比在0~0.8范围内,COD的去除率先增加后下降,H2O2/O3初始摩尔比为0.5时COD去除率最大;pH从6.84增加到9.01,COD去除率逐渐增大,pH为10.03时COD去除率反而降低;在14~28℃范围内,温度低时,升高温度COD去除率增加较大,温度较高时,升高温度对COD去除率的影响较小。为考察该工艺的稳定性,在H2O2/O3初始摩尔比为0.5、溶液pH为8~9、臭氧浓度为80~100 mg/L、温度为10~28℃条件下,对COD为90~140mg/L的RO浓水氧化处理4~10 h,出水COD维持在39.9~49.9 mg/L,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中的一级A标准;去除1 g COD消耗O31.4~3.3 g,消耗O3与H2O2的总氧量为2.2~4.4 g。  相似文献   
195.
采用十二烷基多糖苷季铵盐作为改性剂制备改性膨润土,研究了改性膨润土联合混凝剂去除有机物的效果,考察了有机改性剂用量、微波辐射功率、辐射时间、膨润土投加量、pH值对有机物去除效果的影响,探讨了改性膨润土的改性和去除机理。结果表明,经微波改性后,实现了十二烷基多糖苷季铵盐阳离子对膨润土的插层,增大了层间距,提高了膨润土的吸附性能。联合混凝剂投加改性膨润土能够改善絮凝性能,显著提高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在最佳条件下,改性膨润土与PAC联合后的强化混凝,对初始浓度15.3 mg/L的微污染水中有机物的去除率达到95%以上,吸附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  相似文献   
196.
采用转鼓铁碳微电解法预处理液晶生产废水,优化了工艺参数,并进行了装置连续运行试验。结果表明:保持转鼓转速2 r/min,在废水pH=2.0、铁碳比(m(铸铁屑)∶m(活性炭))1∶1.5、填料装填率(填料体积与反应器有效容积之比)1∶10、HRT=3 h的优化工艺条件下,废水BOD5/COD由处理前的0.181提高到0.265;电解装置连续运行30 d,COD去除率稳定在40.1%~43.2%之间,且填料未出现板结现象。  相似文献   
197.
正陶瓷膜过滤及臭氧氧化联用技术处理废水Chemical Engineering,2013,120(9):11,12为了考察陶瓷膜及臭氧对澳大利亚Melbourne Water’s公司东方处理厂废水的处理性能,建立了一套2.5 m3/h的中试装置,成功实现了对高通量、微污染废水的处理。该项目于近期完成,目的是检验荷兰PWN技术公司的CeraMac技术。尽管该技术已应用于荷兰、英国、美国及新加坡,该项澳大利亚的中试试验因为涉及二次出水因而是独特的。该  相似文献   
198.
目前针对烟气颗粒物浓度的检测方法较多,但均存在不足。详细分析了基于微电荷法的烟气颗粒物浓度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关键的技术难点,介绍了由于微处理器、数字电子技术和材料科学等的飞速发展带来的技术革新,技术的进步为其应用开拓了更为广泛的应用领域并逐步在工业场合得到推广。  相似文献   
199.
正该专利涉及一种BiOClxBr1-x/石墨烯微纳米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该光催化剂是以石墨烯为载体,负载有BiOClxBr1-x微纳米球的复合型光催化剂,其中Cl与Br的摩尔比为7∶3;对石墨烯表面进行BiOClxBr1-x微纳米球的负载改性,促进了光生电子从BiOClxBr1-x到石墨烯表面的迁移,制备的BiOClxBr1-x/石墨烯微纳米复合光催化剂具有高的紫外及可见光  相似文献   
200.
采用两级膨胀颗粒污泥床(EGSB)反应器在微氧条件下处理焦化废水,分别考察了一级和二级EGSB反应器(EGSBⅠ和EGSBⅡ)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系统能够高效去除COD和NH3-N,EGSBⅠ主要用于去除COD,EGSBⅡ主要用于去除NH3-N。总水力停留时间(HRT)为24 h(EGSBⅠ12 h+EGSBⅡ12 h),系统对952 mg/L的COD、41.3 mg/L的NH3-N、34.55 mg/L的挥发酚、295.8 mg/L的硫氰化物和0.89 mg/L的氰化物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8.1%、81.3%、100%、98.1%和89.9%。出水COD、NH3-N、挥发酚、硫氰化物和氰化物的平均浓度分别为208、7.7、0、5.7和0.09 mg/L。出水NH3-N、挥发酚和氰化物浓度均低于《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6171-2012)的直接排放限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