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8篇
  免费   211篇
  国内免费   831篇
安全科学   176篇
废物处理   96篇
环保管理   127篇
综合类   1788篇
基础理论   368篇
污染及防治   411篇
评价与监测   131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灾害及防治   15篇
  2024年   67篇
  2023年   158篇
  2022年   157篇
  2021年   168篇
  2020年   112篇
  2019年   110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95篇
  2015年   113篇
  2014年   179篇
  2013年   132篇
  2012年   142篇
  2011年   137篇
  2010年   136篇
  2009年   168篇
  2008年   140篇
  2007年   126篇
  2006年   138篇
  2005年   95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采用共沉淀法、溶胶-凝胶法和反相微乳液法制备了六铝酸盐催化剂LaCu0.8Zn0.2Al11O19-δ,进行了X射线衍射(XRD)和BET表征.并考察了它们对N2O催化分解反应的活性,研究了制备方法对催化剂LaCu0.8Zn0.2Al11O19-δ的结构、粒径、比表面积和催化分解N2O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方法制备的催化剂经1200℃焙烧4 h后.都能形成六铝酸盐晶相,其中反相微乳液法制备的催化剂具有较小的粒径和较大的比表面积,其催化分解N2O的活性表现最佳,起始反应温度(T10%)为494℃,完全反应温度(T99%)为678℃.  相似文献   
212.
简要论述了污染防治微生物制剂的概念和在城市河流污染控制中的应用,并介绍了国外对微生物制剂的风险评估和对污染防治微生物制剂的管理方式,提出了国内应优先开发本土的天然的污染防治微生物制剂的建议,尽快发展中国环境微生物技术.  相似文献   
213.
铁炭微电解预处理电路板废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铁炭微电解法预处理电路板废水.结果表明,在进水pH为2.00、铁炭质量比为4:1、振荡时间为20 min的铁炭微电解静态实验最佳条件下,絮凝出水COD去除率为30%;在进水pH为2.00、铁炭质量比为4:1、水力停留时间为50 min的铁炭微电解柱动态实验最佳条件下,连续曝气.絮凝出水COD为11021 mg/L,COD去除率约为34%,BOD5/COD从0.12上升到0.32,可生化性提高,Cu2+质量浓度从9.11 mg/L下降至0.76 mg/L,降低了废水的生物毒性,为生化处理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214.
饮用水除砷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饮用水中的砷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介绍了从饮用水中去除砷的各种方法,总结了目前除砷技术存在的不足,指出混凝微滤工艺具有除砷效率高、能耗低、操作简单等优点,应成为今后饮用水除砷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15.
聚合氯化铝铁去除微污染水体中藻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以聚合氯化铝铁(PAFC)为絮凝剂,H2O2为预氧化剂,用正交实验研究了PAFC处理微污染水体中藻类和降低浊度,得出正交实验中各因素的主次关系及对除藻和除浊度的影响,研究表明,ρPAFC是影响除藻和除浊度的重要因素.在最佳处理条件,即ρPAFC为20 mg/L,ρH2O2为6 mg/L,pH为7,搅拌时间为4 min,能使水体中藻细胞街度从9.4×107 cells/L降至3.16×106 cells/L,除藻率为96.6%,浊度降至0.70 NTU,除浊度率达93.0%.  相似文献   
216.
研究了微曝气Fenton氧化法关键工艺参数对模拟双酚A(BPA)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并从活性污泥性质和污染物去除率两方面,采用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 MBR)对微曝气Fenton氧化法的处理效果进行了实验验证,为实现BPA废水的生物处理奠定基础。结果表明,初始pH值、反应时间、H2O2/COD(质量浓度比)、H2O2/Fe2+ (摩尔浓度比)、反应温度及曝气量均对预处理效果有较大影响,在最佳条件下,COD去除率可达70%,BOD/COD值则由原废水的0.02提高到0.50以上。MBR处理上述出水的结果表明,经微曝气Fenton氧化处理BPA的废水,可较好地适应后续的生化处理。  相似文献   
217.
国家驻山东科研单位培育出富油海洋微藻,最高含油比已达68%,并在此基础上,制取生物柴油,与初步实现产业化的玉米等粮食作物制取生物柴油的方法比较,海洋微藻的产量高,单位面积的产量是粮食的几十倍,生长周期短、繁殖快,不占用耕地。同时,微藻个体小、木素含量很低,易粉碎干燥,用微藻生产液体燃料,加工要求相对较低,生产成本较低。此外,微藻生长可消耗大量二氧化碳,从微藻到油的生产全过程,可以实现零排放,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218.
微电解-催化氧化法处理高浓度甲醇废水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采用微电解一催化氧化法处理某化工厂的高浓度甲醇生产废水。实验结果表明:在进水pH为2.0、铁炭质量比为2、微电解时间为14h、空气流量为500mL/min的条件下,废水经微电解处理后,出水COD由原来的约7000mg/L降至约1000mg/L,COD去除率达85%以上;在过滤后微电解出水COD约为950mg/L、微电解出水pH为6.5、空气流量为300mL/min、催化氧化时间为3h时的条件下,经催化氧化处理后,出水COD降至100mg/L以下,出水水质达到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219.
在美国SavannahRiver国家实验室(SRNL)的小试实验中,一种最初设计用于处理含碳氢化合物土壤的微生物工艺可使从油沙中回收沥青的速率加快5倍。该技术的核心是一种称为“生物虎(BioTiger)”的微生物制剂,是从一个老炼油厂的废水氧化塘中分离培养得到的十多种微生物组成的菌群。在生物修复过程中,一些微生物可产生表面活性剂,使碳氢化合物易于被其他微生物降解。  相似文献   
220.
铁碳微电解法在废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了铁碳微电解法处理废水的作用机理,概述了近10年来国内外利用铁碳微电解法及其组合工艺对印染、造纸、焦化、炸药、制药等废水处理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实际的应用状况.提出了铁碳微电解法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并对今后研究工作的大体方向做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