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082篇 |
免费 | 433篇 |
国内免费 | 1159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622篇 |
废物处理 | 100篇 |
环保管理 | 332篇 |
综合类 | 3250篇 |
基础理论 | 488篇 |
污染及防治 | 395篇 |
评价与监测 | 401篇 |
社会与环境 | 53篇 |
灾害及防治 | 3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2篇 |
2023年 | 142篇 |
2022年 | 188篇 |
2021年 | 213篇 |
2020年 | 197篇 |
2019年 | 169篇 |
2018年 | 134篇 |
2017年 | 158篇 |
2016年 | 186篇 |
2015年 | 219篇 |
2014年 | 470篇 |
2013年 | 286篇 |
2012年 | 262篇 |
2011年 | 332篇 |
2010年 | 219篇 |
2009年 | 233篇 |
2008年 | 263篇 |
2007年 | 266篇 |
2006年 | 222篇 |
2005年 | 205篇 |
2004年 | 153篇 |
2003年 | 117篇 |
2002年 | 111篇 |
2001年 | 95篇 |
2000年 | 85篇 |
1999年 | 76篇 |
1998年 | 89篇 |
1997年 | 68篇 |
1996年 | 93篇 |
1995年 | 57篇 |
1994年 | 57篇 |
1993年 | 53篇 |
1992年 | 65篇 |
1991年 | 49篇 |
1990年 | 52篇 |
1989年 | 36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6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81.
近年来我国钢铁产量快速增长且钢铁工业规模庞大,因此有必要对我国钢铁工业的生态效率进行研究. 采用总物流分析方法对我国钢铁系统的总物流进行分析,得到了钢铁系统的总物流分析指标;对1995—2011年我国钢铁工业的生态效率(包括资源效率、能源效率、脱钩指数等)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2004年资源效率(粗钢产量与铁矿原矿消耗的比值)和资源经济效率(钢铁工业增加值与铁矿原矿消耗的比值)均达到最大值,二者分别为0.54 t/t和827.66元/t;2011年能源效率(粗钢产量与钢铁工业能耗的比值)和能源经济效率(钢铁工业增加值与钢铁工业能耗的比值)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53 t/t和2 976.65元/t. 基于我国钢铁系统的总物流分析结果进行了脱钩指标分析,结果显示,DDEU(国内开采量的脱钩指数)为0.189,大于DMI(直接物质投入量)、TMR(总物质需求)及DPO(国内排放量)的脱钩指数(分别为0.115、0.084和0.061),即国内开采量的脱钩情况在该阶段达到最佳,这与我国铁矿石产量不足、钢铁生产更多依赖于进口资源密切相关. 最后提出了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和重视废钢资源回收利用等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82.
383.
研究了目前给水管网中常用的3种塑料管材,未增塑聚氯乙烯(uPVC),聚乙烯(PE)和无规共聚聚丙烯(PPR)管在输配水过程中有机物的释放规律.通过静态管段实验模拟给水管网中不同输配水状态,选取总有机碳(TOC)为综合评价指标,考察了不同塑料管材中有机物随时间的迁移释放特性,并分析了管材有机物释放对管网水中余氯消耗的影响.随着管材输配水次数的增加,uPVC管释放至水中的TOC浓度和TOC释放速率分别在0.03mg/L和0.04μg/(d?cm2)以下,而PE管和PPR管在输配水过程中TOC的释放浓度和释放速率在初期最大[PE: 0.19mg/L,0.25μg/(d?cm2);PPR:0.07mg/L,0.09μg/(d?cm2)],且后期递减并趋于平稳[PE:0.03~0.08mg/L,0.05~0.10μg/(d?cm2);PPR:0.01~0.03mg/L, 0.01~0.04μg/(d?cm2)].随着水力停留时间的增加,不同管材释放的有机物浓度持续升高.不同管材有机物的释放能力排序为:PE>PPR>uPVC.各管材的有机物释放特性直接影响管网水的余氯消耗特性,且管材的有机物释放量越多,管网水的余氯消耗越快.PE管的使用易引起水体有机污染问题.本研究明确了3种常用塑料管材的有机物释放规律,将进一步为与塑料管材安全性能评价相关的国家标准的修订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84.
建立了利用RP91C-RA915M汞分析仪直接测定土壤中总汞的方法。该方法直接固体进样,省去了常规方法加酸消解、赶酸、定容等繁琐的前处理步骤;利用标准土壤绘制工作曲线,无需反复稀释标准储备液配制标准溶液,测定了方法检出限、精密度及准确度。结果表明此方法准确、可靠,是一个比较理想的分析方法。本方法的检出限为0.25μg/kg,相对标准偏差为1.98%~4.92%,标准样品测定准确,加标回收率为92.8%~106%。 相似文献
385.
386.
387.
388.
389.
用次毫米过滤(sub-milliFiltration,SMF)组件将生物处理系统内的污泥分为高浓度区和低浓度区,使高浓度区保持大量污泥,强化对有机物的去除,使低浓度区污泥浓度满足膜分离的要求.主要验证了小回流比(R为0.5、1.0、1.5、2.0)条件下污泥浓度分区的效果,考察了采用SMF组件后,系统对COD的去除效果,并将各小回流比条件下A、B两区污泥浓度的理论值和实测值做比较.结果表明,在小回流比条件下可实现污泥浓度分区,低浓度区的MLSS在9 g.L-1以下,高浓度区的MLSS在20 g.L-1以上;系统的COD平均去除率超过90%;A、B两区MLVSS的理论值与实测值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