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3篇
  免费   110篇
  国内免费   399篇
安全科学   62篇
废物处理   25篇
环保管理   128篇
综合类   901篇
基础理论   414篇
污染及防治   128篇
评价与监测   27篇
社会与环境   34篇
灾害及防治   2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107篇
  2010年   106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121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821.
厦门围垦、围建等涉海洋工程必然对邻近海域产生影响。结果表明:11999—2013年厦门海域面积减少了63.69km2,年平均变化率约-0.92%;滩涂面积减少了47.08km2,年平均变化率约-5.2%。2厦门海域岸线类型复杂,1999年和2006年自然岸线与人工岸线比例分别为1∶1和1∶4.95,人工岸线以1.54%比率增加;2006—2013年岸线整体比例无较大变化,局部岸线改造工程显著。3厦门海域悬浮泥沙含量分布相对稳定,局部海域受沿海建设及政策支持的影响有突出变化。  相似文献   
822.
张优  范文宏  李嘉尧  李昂  柳姝 《环境工程》2019,37(11):110-118
氢气纳米气泡水作为一种新型的选择性抗氧化剂,近年来已成为医学和植物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将氢气纳米气泡技术用于环境毒理领域,探求其对大型溞生长繁殖的影响,以及在重金属污染胁迫下对大型溞的毒性缓解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重金属铜的污染胁迫下,氢气纳米气泡水的存在可以显著降低大型溞体内的铜积累量并减低大型溞的死亡率。在无重金属污染胁迫下,氢气纳米气泡水可以促进大型溞的生长繁殖,显著增加大型溞的产溞量,并缩短产溞时间。该结果可为氢气纳米气泡水在环境毒理领域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并为氢气纳米气泡水在环境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23.
通过室内模拟水-底泥-沉水植物(苦草)生态系统,进行苦草作用下水体中藻类Chl. a及水质因子的观测,并采用方差分析及主因子识别法分析苦草对藻类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苦草的存在使系统间藻类的生长存在显著性差异(P=0. 0162),苦草组中藻类生长的主因子为溶解氧(DO)、总磷(TP)和总氮(TN);苦草具有良好的去氮除磷效果,实验结束时,TP和TN分别降低了47. 62%和65. 54%;实验10 d后,苦草的分泌物达到一定浓度,表现出明显的化感作用,具体的作用浓度阈值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24.
水体ρ(SPM)(SPM表示悬浮颗粒物)是衡量水污染程度的指标之一,其在湖泊内源释放和水环境变化中扮演重要角色.通过采集不同季节、不同区域、不同水深的洱海SPM,研究其时空分布特征,并对其成因进行解析,从而阐明其对洱海水质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①ρ(SPM)的季节性变化趋势为夏季>秋季>冬季>春季,藻类生长是其夏季明显高于其他季节的主要原因,其空间分布规律为中部>北部≥南部,其垂向分布规律为表层>中层>底层.②水体ρ(SPM)与水中溶解性有机物浓度间的关系表明,上覆水中SPM的迁移转化是影响上覆水溶解性有机物的重要因素.③DON(溶解性有机氮)的Kd(分配系数)(lg Kd为6.12±0.47)高于TDN(溶解性总氮)(lg Kd为5.70±0.48),表明DON比TDN具有更高的颗粒反应性,DON可以很大程度上被浮游植物吸收利用,产生更高的ρ(SPM),使得湖泊存在富营养化的风险.研究显示,洱海水体ρ(SPM)受入湖河流和湿沉降的影响较小,受内源代谢影响较大,较高水温、较高pH(8.98)、较低ρ(DO)均是导致藻源性ρ(SPM)增大的原因.   相似文献   
825.
不同微塑料赋存环境对小麦萌发与幼苗生长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揭示不同微塑料赋存环境对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选取聚丙烯(Polypropylene,PP)、高密度聚乙烯(HDPE)和聚乳酸生物可降解塑料(PLA)3种微塑料,并分别设置3种微塑料粒径(150μm、1000μm和4000μm)和质量浓度(0.1g/kg、0.5g/kg和1g/kg)在自然环境条件下开展盆栽试验,通过统计分析和方差分析对不同微塑料组合处理下小麦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抑制率、生长特征及幼苗生长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微塑料胁迫下均降低了小麦种子平均发芽水平,小麦种子平均发芽抑制率呈现出HDPE>PLA>PP;微塑料的粒径和质量浓度处于中粒径和中浓度条件下对小麦种子的平均发芽抑制率最大分别为5.65%和4.55%,而处于低或高粒径和质量浓度条件下微塑料对小麦种子发芽的抑制作用有所减弱;微塑料粒径对小麦种子发芽率的影响作用较大,微塑料类型和质量浓度次之.与对照组相比微塑料HDPE和PLA对小麦种子生长特征指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平均发芽时间)的影响作用比微塑料PP的影响作用更加显著,其中小麦种子活力指数受微塑料类型、粒径和质量浓度的影响最为显著.对照组和不同微塑料类型对小麦幼苗平均生长速率呈现出CK>PP>HDPE>PLA,而不同微塑料对小麦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呈现为PLA>HDPE>PP,微塑料类型对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作用最显著.  相似文献   
826.
为了探究抚仙湖水体中有机质的正构烷烃来源和时空变化特征,对2016年4月~2017年3月抚仙湖水柱悬浮颗粒物中正构烷烃的分布特征、来源、季节变化特征及其与沉积物中正构烷烃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抚仙湖水柱悬浮颗粒物中正构烷烃的碳数分布范围在C17~C33之间,呈现以优势峰C27和C29为主的单峰分布模式.在垂直梯度的空间分布上,正构烷烃在变温层和温跃层的浓度高于深水层,最大浓度出现在深20m水层,深层水体中正构烷烃浓度受沉积物再悬浮作用影响微弱;在季节变化上,正构烷烃含量存在明显的季节波动,在10月和4月呈现最高值;其中,中长链正构烷烃(C25、C27和C29)丰度与浮游植物生物量季节变化趋势一致,证明浮游植物是抚仙湖水柱中正构烷烃的主要来源,水温是限制抚仙湖水柱中正构烷烃时空分布的关键因子.浮游植物、流域表土和沉水植物的共同输入是抚仙湖沉积物中正构烷烃C29具有较高丰度的原因,沉积物中正构烷烃(C31和C23)来源相对单一,可以有效指示流域陆源植物和沉水植物输入.本文结果可多应用正构烷烃指标进行抚仙湖长序列钻孔古环境重建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827.
为了解包头市区道路可悬浮灰尘重金属的污染及来源,作者采集了包头市区道路灰尘样品,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测定可悬浮灰尘(粒径100μm)中Cu、Pb、Zn、Cr、Co、V、Ba、Mn和Ni的含量,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可悬浮灰尘中重金属的污染水平,运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多元统计学方法识别重金属的可能来源,利用主成分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受体模型解析不同来源对道路可悬浮灰尘中重金属的贡献。结果表明,包头市区道路可悬浮灰尘中除Ni外,其他重金属的含量均高于当地土壤背景值。道路可悬浮灰尘中Co和Cr主要呈现重度污染,Pb主要呈现中度-重度污染,Ba和Cu主要呈现轻度-中度污染,V主要呈现轻度污染,Mn、Ni和Zn主要呈现未污染-轻度污染,综合污染评价结果显示包头市区道路可悬浮灰尘中重金属呈现重度污染。多元统计分析结果表明,Ba、Pb和Zn显著正相关,属于同一主成分,且在聚类分析中为同一类;V、Mn、Ni、Cu和Cr为同一类、同一主成分,且显著正相关;Co与其他重金属不相关。结合样品中各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分布特征,推断出包头市区道路可悬浮灰尘中的重金属主要有3种来源:V、Mn、Ni、Cu和Cr主要来自自然与工业混合源,Ba、Pb和Zn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交通源,Co主要来自建筑源。自然与工业混合源、化石燃料-交通源及建筑源对包头市区道路可悬浮灰尘中重金属的贡献分别为34.8%、62.6%和2.6%。研究表明包头市道路可悬浮灰尘中重金属污染严重,化石燃料、交通和工业排放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828.
为探索变流量、雨水冲刷初期效应及叠加效应下,雨水管道内不同位置悬浮颗粒物的沉积规律,将模拟试验与数学模型拟合相结合,计算雨水管道内悬浮颗粒物的沉积量、最大沉积点和平均沉积速度等参数,分析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当管道流量增大时,悬浮颗粒物的最大沉积点在管道内发生有规律的迁移,依次由管道前段(距管口约1 m处)向中、后段(8~12 m处)推移,当管道流量减小时则相反;管道内悬浮颗粒物的平均沉积速度随着管道流量的增大而增大,当管道流量减小时则其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当管道流量由350 L/h降至300 L/h之间时管道内悬浮颗粒物的平均沉积速度达到峰值;初期效应下,悬浮颗粒物浓度减小使得管道内悬浮颗粒物的沉积量和平均沉积速度均下降;叠加效应下,当管道流量增大、悬浮颗粒物浓度减小时,管道内悬浮颗粒物的最大沉积点向后迁移,管道内悬浮颗粒物的平均沉积速度先略有下降再逐渐增大,当管道流量和悬浮颗粒物浓度分别为"390 L/h、52 mg/L"时管道内悬浮颗粒物的平均沉积速度达到峰值后迅速下降;当管道流量和悬浮颗粒物浓度同时减小时,管道内各段悬浮颗粒物的沉积量和平均沉积速度均迅速下降,最终趋向于"0"。  相似文献   
829.
为研究冰川融水径流中汞与悬浮颗粒物的变化及其相关关系,于2019年6月~2020年9月在青藏高原东南缘海螺沟冰川融水径流进行为期一年的连续定点采样,测试了样品中汞形态含量和悬浮颗粒物的数量、含量及粒径特征。分析表明,总汞的平均含量为6.96~10.78 ng/L,其中颗粒态汞为4.54~9.14 ng/L,溶解态汞为1.53~2.42 ng/L,与青藏高原及世界其他偏远地区河流汞含量相当。各形态汞与悬浮颗粒物不同特征在不同季节的相关关系差异显著,总汞和颗粒态汞含量与总悬浮颗粒物含量和数量在夏季消融盛期具有突出且一致的正相关关系,但在秋冬季并未显示出正相关,表明前人揭示的冰川补给河流中颗粒物控制汞含量变化的结论具有季节局限性。冰川径流中的汞受水文过程和汞的来源及其在水体中的转化等多因素影响,汞形态含量与悬浮颗粒物不同物理特征在不同季节的差异性可能反映了不同季节汞的来源和传输机制的差异。  相似文献   
830.
为揭示不同比例作物秸秆和蔬菜尾菜堆肥过程中种子毒性变化及其影响机理,开展了为期55 d的以玉米(Zea mays L.)秸秆为辅料,绿花菜(Brassica oleracea L.var.botrytis L.)尾菜为主料的工厂化条垛堆肥,分别设置加入高(湿重比4∶12)和低(湿重比1∶12)比例秸秆与尾菜的堆肥处理.测定了不同时期堆肥p H、电导率(EC)、可溶性有机碳(DOC)、硝氮(NO3--N)、氨氮(NH4+-N)、碳氮比(C/N)、大白菜种子(Brassica rapa L.)的发芽指数(Germination Index,GI)、相对生长指数(Relative Growth Index,RGI)和α-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的变化.结果表明,高比例秸秆堆肥处理的高温(>55℃)持续期显著高于低比例处理.堆肥结束时两个处理的堆肥均呈碱性,且EC、DOC、NH4+-N和NO3--N含量均降低,C/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