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7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47篇
安全科学   123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96篇
综合类   648篇
基础理论   38篇
污染及防治   15篇
评价与监测   53篇
社会与环境   44篇
灾害及防治   156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31.
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湖泊富营养化发展速度加快.氮、磷含量过高是水体富营养化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阐述了湖泊富营养化的成因和危害,对氮、磷营养物质的来源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富营养化问题的预防和治理措施进行了综合论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832.
矿床位于华南褶皱系之武夷山褶皱带中的中武夷山隆起区西缘南段,付坊花岗岩体西缘、会同花岗岩体北东缘与震旦纪洪山组片麻岩、片岩接触带伟晶岩密集区.矿化伟晶岩大多受NE、NW、NEE向节理控制.矿区内已发现14个矿体,它们常呈脉状,延伸40~150 m.矿石为花岗伟晶结构,似文象结构和块状、条带状构造.含锂的矿物主要为锂辉石、含铌、钽的矿物主要钽铌铁矿、铌钽铁矿.它们主要分布于分异晚期的块体带中.地球化学和同位素研究表明,该矿床为岩浆一交代花岗伟晶岩型矿床,成因上与付坊和会同岩体有关.  相似文献   
833.
为了弄清珠江三角洲地区浅层地下水中砷迁移、富集的主控因素及砷的来源,利用珠江三角洲地区地下水污染调查所取得数据资料,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对研究区进行分区,分别对砷异常分布特征以及地下水赋存环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砷浓度范围为从未检出至560μg·L-1,主要以As(Ⅲ)的形式存在;高砷地下水主要分布在第四系松散沉积物覆盖的平原区,其中佛山顺德地区最高,广州市中部与中山市次之;研究区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以HCO3-Ca型水为主,高砷地下水具有p H值较高,NH+4、Fe、Mn、耗氧量浓度较高,且NO-3浓度低的特征.通过对高砷地下水各指标散点图与因子分析,结合人类活动对珠三角地下水环境影响推断:在天然沉积环境与污染输入的共同影响下,平原区形成有利于高砷地下水赋存的中性至弱碱性还原环境.浅层地下水在微生物作用与有机污染物输入下,引起含砷铁锰氧化物的还原溶解,导致砷的释放.而佛山市南部顺德等地区工业污染则是地下水中砷污染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834.
李斌  卢伟  闫海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2,(Z1):214-216,251
文章对长江三峡库区湖北段各支流水华发生情况在河流水系分布、发生时间、频次及水华类型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对水华发生的成因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35.
近岸和河口低氧成因及其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岸和河口区的富营养化加剧、赤潮频发和全球变暖是导致低氧加剧的主要原因。频繁发生的低氧事件和不断扩大的低氧范围对海洋生物个体甚至整个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损害。文章结合近几年的研究报道,综述了近岸和河口低氧的形成原因,以及生物在分子水平、生化水平、个体水平以及生态系统水平上对低氧环境的响应。  相似文献   
836.
近年来,珠三角地区灰霾天气越来越多,也越来越严重,引起了公众及政府环保部门的高度关注,然而,大部分公众对于灰霾的认识都普遍存在一个误区,把雾天也看成了是灰霾天气,因此,我们需要正确区分开霾与雾的区别,了解灰霾的本质,并分析出灰霾形成的原因,才能有效做出灰霾天气的防治政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837.
通过采集巨野县318件浅层地下水样品,分析了浅层地下水34项指标的含量特征,并对其进行了环境质量评价与成因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浅层地下水中CN-未检出,其他指标均有检出;pH值范围在6.78~8.21之间,主要为淡水和微咸水;浅层地下水中As、Hg、Se、Cd、CN-、Cr6+、Co、Cu、Be、Zn、Pb、Ni、pH、Mo、Ba 15项指标基本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中Ⅲ类水规定的阀值,而影响研究区浅层地下水质量的主要因子是NO2-、F-、I-、Mn、Fe、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浅层地下水中Ca2+、Mg2+含量较高是造成溶解性总固体(TDS)和总硬度含量较高的原因,空间上TDS与该地区工业生产密切相关,而第四系沉积环境和水文地质条件是Fe、Mn、F离子含量超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38.
本文从城市噪声的危害性出发,对城市噪声进行了分类,并对城市噪声的成因进行了分析,进一步探讨了进行城市噪声防治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39.
文章结合长春市污染源情况和气象因素,通过实测长春市区低空不同高度的二氧化硫浓度,初步探讨了二氧化硫的垂直分布特征是:随着高度的增加二氧化硫的浓度避渐降低,但在低空其变化不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840.
武汉市夏冬季典型大气污染过程的成因与来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武汉市夏冬季大气污染特征、成因及来源,基于武汉市20个监测点的观测数据,针对2017年7月21-31日及2018年1月13-25日两段典型大气污染过程分别展开研究.结果表明:武汉市大气污染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特征,夏季空气质量最优,春秋次之,冬季相对较差,夏冬季分别呈现明显的O3和PM2.5污染特征.夏季大气污染过程中平均ρ(O3-8 h)为151.6 μg/m3,高温、低湿的气象条件有利于前体物VOCs和NOx向O3的转化,O3的生成主要受VOCs控制,其中芳香烃和烯烃对O3生成潜势的贡献较大,相对贡献率分别为43.7%和35.6%.冬季污染过程中平均ρ(PM2.5)为129.1 μg/m3,静稳、高湿的气象条件会促进PM2.5的吸湿增长及二次生成,二次离子和有机碳的贡献显著,约占ρ(PM2.5)总量的72.4%.随着污染程度的加重,二次离子的转化程度及VOCs对SOA的生成潜势都逐渐增大,重度污染天气下前体物的二次转化程度约为非污染期的2.1~11.4倍.源解析结果显示,武汉市夏季大气污染过程受溶剂涂料使用、机动车尾气排放和工业排放VOCs的影响较大;冬季则受二次气溶胶源、燃煤工业源及机动车源的影响更大,三者平均贡献率分别为40.5%、30.0%和25.2%.区域传输对武汉市污染天气的发生也有一定影响,夏冬季的污染气团分别来自湖北省东南和西北方向.研究显示,受到不同的气象条件影响,武汉市夏季及冬季分别表现出O3和PM2.5污染特征,两段污染过程的发生均与污染前体物较高的二次转化程度和不利的污染扩散条件相关,污染来源呈现一定差异,但均受到区域传输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