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9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45篇
安全科学   122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92篇
综合类   642篇
基础理论   37篇
污染及防治   14篇
评价与监测   53篇
社会与环境   44篇
灾害及防治   154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中国荒漠化土地分布地域特征及其治理措施的评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已存在的荒漠化土地面积111.7万km2,占国土面积的11.6%,其中风力作用下的荒漠化土地占33.2%,水蚀作用下的占33.8%,物理及化学作用下的占33.0%。另外中国还分别有易受风力、水力作用和盐渍化影响的潜在荒漠化土地53.5万km2、87.5万km2和17.3万km2,共计270.0万km2,占国土面积28.1%。中国土地荒漠化是脆弱生态条件下,人口过快增长、人为不合理的经营活动如水资源利用不当、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及工矿建设所造成植被破坏、污染等所致。中国的荒漠化土地分布在不同的自然地带,其分布形式有如下两个特点:(1)荒漠化土地分布地区都是人类强度经济活动的地区;(2)荒漠化土地呈片状或斑点状断续分布,而不是大面积区域性连续分布。近几十年,中国土地荒漠化经过治理个别地区有所逆转,但总体上仍在发展中,如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地区土地沙质荒漠化每年仍以1.39%的速率递增。最后,针对中国土地荒漠化分布特征及发展趋势,对现有治理措施进行了评估,指出了土地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及治理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992.
基于2019年和2020年鄱阳湖流域降水及水质监测数据,利用线性倾向估计法和累积距平法对2020年汛期暴雨情景下的湖区及入湖河流开展水质时空分布特征及污染成因分析,量化湖区地表水水质评价指标在不同降水量级情景下的响应。结果表明:①从时间上看,TP为主要超标污染物。2020年汛期,出湖口水质为Ⅲ类的月份占比同比上升8.3%,有机污染强度同比显著加重,暴雨情景下的指标浓度变幅大于非汛期降水情景。②从空间上看,湖区水质自南向北改善明显。入湖支流汛期水质主要受有机污染强度增加的影响而有所下降,TP浓度在南部入湖口和出湖口变幅较小,NH3-N浓度与场次降水量存在强正相关性,污染负荷变化对场次暴雨量的累积响应较同步且迅速。③降水量级会影响污染来源结构。暴雨洪水的稀释作用可能是湖区水质年内波动的主要控制因素,暴雨可能导致湖体出现富营养化。  相似文献   
993.
湖北省旱涝灾害的基本特征与成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湖北省是我国自然灾害多发省份之一,其中旱涝灾害尤为严重,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首先研究了湖北省旱涝灾害的基本特征,认为按出现时段,洪涝可分为梅涝、盛夏涝、春涝和秋涝,干旱可分为伏秋干旱、春夏干旱、秋季干旱和冬季干旱,因而具有季节性;各区灾害严重程度不同,干旱可分为鄂东北干旱严重区、鄂东中部伏秋旱严重区、鄂西北春夏旱严重区和鄂西南干旱不严重区,洪涝可分为鄂东中部和江汉平原梅涝区、鄂东北和鄂东南春梅涝严重区、鄂西南夏秋涝区和鄂西北和三峡河谷少涝区,因而具有区域性;此外,还具有延续性、阶段性、周期性和连发性等特征。分析了湖北省旱涝灾害形成的主要因素,认为旱涝灾害是在天气气候因素、地貌因素、环境资源因素、抗灾能力因素、社会经济因素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产生和发展的;旱涝灾害的形成,自然条件固然很重要,但形成严重灾害,则与人为因素有密切关系,这在20世纪表现得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994.
对大同市出现的地裂缝现状进行了系统分析,探讨了大同市地裂缝在平面分布、剖面形态以及运动学上的特征和分布规律,阐述了地裂缝造成的建筑物变形和破坏及地裂缝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995.
孔径小于2 nm的微孔孔隙控制着煤的吸附能力,开展构造煤与原生结构煤微孔特征的对比研究有助于厘清构造煤是否具有超强瓦斯吸附能力。为统计确证构造煤与原生结构煤孔径小于2 nm的微孔孔隙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判断造成微孔孔隙特征变化的主控因素并探讨其原因,对鹤壁六矿、平顶山八矿和淮南谢桥矿3组采自同一煤层共生的构造煤与原生结构煤煤样,采用CO2吸附法测定了孔径小于2 nm的微孔孔隙特征参数,并基于CART递归分割、LSD多重比较及多元方差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对构造煤与原生结构煤的微孔孔容进行了多重统计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构造煤与原生结构煤孔径小于2 nm的微孔孔容没有显著差异;2)构造变形作用对孔径小于2nm微孔孔隙变化的影响远小于变质作用;3)构造煤的吸附能力不是构造煤发育煤层易突出的主要原因;4)煤类微晶结构参数的变化是煤微孔形成的主控因素。  相似文献   
996.
通过对包头市2020年11月26日、12月4日、12月7日出现的3次特殊污染过程中的污染物浓度、天气形势场、气象参数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过程具有短暂且空气质量波动显著的特征,5项污染物浓度出现同步升高,成因排除污染源的异常排放;2.3次过程形成的天气形势场接近,冷空气间歇期的环境容量变化为过程主要成因;3.气象条件变化加剧污染物浓度变化。  相似文献   
997.
利用2008年1月10日至2月2日南方特大雨雪冰冻灾害期间主要受灾地区气象观测数据,对灾害期间各地出现的天气现象及其致灾机理差异进行了分析比较,并以贵州为代表对凝冻灾害特征及其天气成因进行了分析总结,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2008年初南方受灾地区西段即贵州全省、湖南西部以及云南东北部、广西北部主要是由于冻雨、湿雪造成的凝冻灾害,东段的江西、安徽、浙江等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是以雪灾为代表的冰冻灾害,而整个南方受灾地区低温雨雪混合冻结的情况比较普遍;(2)凝冻灾害的特征是在物体表面形成覆冰层,其形成过程中一般有液态水向固态冰的转化;(3)凝冻灾害具有多种覆冰致灾机制,包括雨凇、雾凇、湿雪以及雨雾或雨雪混合冻结,其危害性比一般的冰冻灾害更为严重;(4)凝冻天气现象包括冻雨、冻毛雨、雨夹雪、过冷雾、湿雪等,持续的凝冻天气过程往往出现多种凝冻天气现象的交替,造成雨凇、雾凇、雨雾混合凇及雨雪混合冻结等多种类型的覆冰,从而导致严重的凝冻灾害。这也是2008年初贵州成为全国受灾最重地区的原因。  相似文献   
998.
针对大别山地区红石岩隧道在新元古代二长片麻岩层掘进过程中,多次发生爆破引起可燃气涌出和燃烧的现象,为预防可燃气喷出或爆炸事故,将天然气地质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应用于工程地质领域。在阐明该地区地质条件和可燃气特征的基础上,揭示了断层及节理密集带构成的岩石破碎带是游离态可燃气的储集场所、破碎带及其附近岩石的片麻理为吸附态可燃气提供了赋存空间;进而论述了破碎带外侧的致密岩石以及充填、覆盖破碎带的第四系含水粉质粘土层构成了可燃气的封闭因素;根据该地区无沉积岩系存在和可燃气中CO的含量较高的事实,认为可燃气具有深源无机成因的属性,并结合地质构造的发育特征对其成因机理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在施工过程中应坚持对可燃气跟踪检测,加强通风,并对施工前方岩石破碎带进行预测研究,在接近破碎带的掘进面打深孔,对可能存在的可燃气实施提前探测、抽放等有效措施,以防止诱发地质灾害。  相似文献   
999.
河南省山洪灾害的危害、成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河南省山洪灾害的危害与成因分析,指出暴雨是造成山洪灾害的根源,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不合理的人为活动等因素加剧了山洪灾害的形成与发展。提出山洪灾害的防治对策是:加强宣传,增强防灾避灾意识;进一步完善山洪灾害的政策法规保障措施;科学制订防灾预案;加强山洪灾害的监测预报系统建设;因地制宜,分类防治;搞好水土保持,增强防灾减灾能力。  相似文献   
1000.
弱透水层对含水层水质具有重要的影响,识别弱透水层孔隙水的水文地球化学成因对揭示含水层中元素的来源有重要意义.以长江中游江汉平原沉湖地区为研究区,根据沉积物粒度,将研究区48个沉积物样品划分为25个粉质黏性土和23个粉砂土(分别属于弱透水层透镜体和孔隙潜水含水岩组),通过对沉积物孔隙水中K+、Na+、Ca2+、Mg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