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5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467篇
安全科学   27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27篇
综合类   652篇
基础理论   431篇
污染及防治   57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97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重金属对厌氧污泥电子传递体系活性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陈皓  陈玲  赵建夫  黄爱群 《环境科学》2007,28(4):786-790
以2-氯酚(2-CP)厌氧降解污泥电子传递体系(ETS)活性为考察对象,研究了3种典型重金属元素Cu2+、Cd2+、Ni2+对ETS活性的影响,并比较了驯化过程对提高厌氧微生物抗重金属毒性的作用.重金属离子对厌氧污泥呼吸活性的抑制作用发生很快,在0.25 h内就已表现出来,并随金属浓度的增加而加剧.驯化前,3种金属的作用均表现为抑制,抑制作用的强弱顺序为Ni2+>Cd2+>Cu2+,抑制强度与金属离子在水溶液中的含量成正相关关系.采用低浓度金属离子驯化的方法可以有效改善重金属毒性.驯化后,Cu2+毒性的降幅约为10%,Cd2+毒性的最大降幅超过40%,Ni2+对污泥ETS活性的作用则基本表现为促进,最佳促进浓度约为70 mg/L.Ni2+对ETS活性的特殊激活作用可能与其能形成正四面体结构的络合物有关.驯化作用对改善金属毒性的效果:Ni2+>Cd2+> Cu2+.  相似文献   
942.
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目标基因进行转录水平分析,选择合适的内参基因作为对照是其前提条件.随着氨氮胁迫菲律宾蛤仔毒性效应的深入研究,需要准确评价氨氮对蛤仔肝胰腺组织基因表达的影响.然而,不同浓度氨氮条件下的菲律宾蛤仔肝胰腺组织的内参基因的筛选尚未报道.本研究以2种不同氨氮浓度暴露菲律宾蛤仔14 d的肝胰腺组织cDNA为...  相似文献   
943.
冯帆  唐溪  唐崇俭  柴立元 《环境科学》2024,45(7):4074-4081
厌氧氨氧化菌生长缓慢,其富集过程困难,是限制厌氧氨氧化技术应用的瓶颈. 因基质供应不足导致的功能菌长期饥饿使厌氧氨氧化(ANAMMOX)反应器稳定运行面临更大挑战. 从长期饥饿的视角出发,重新审视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启动和恢复性能、揭示其抗性机制具有现实意义. 分别采用硝化和反硝化污泥在不同运行条件下成功启动了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分析了长期饥饿后不同启动策略下反应器的恢复性能,及污泥对长期饥饿的耐受机制. 结果表明,接种反硝化污泥的反应器采用高基质浓度低流速运行更稳定,运行85 d后NH4+-N、NO2--N和总氮去除率分别高达98.7%、99.3%和89.3%;但长期饥饿(144 d)后采用低基质浓度高流速运行的氮去除性能更优,NH4+-N、NO2--N和总氮去除率可在30 d后分别恢复至99.8%、99.8%和93.6%. 研究发现,饥饿期胞外多聚物将厌氧氨氧化菌包裹,有助于保持细胞完整以抵抗长期饥饿胁迫;nirShzsAhdh基因的表达,保证了亚硝酸盐/一氧化氮氧化还原酶、联氨合成酶和联氨脱氢酶的合成,有助于维持厌氧氨氧化活性. 饥饿恢复前后厌氧氨氧化菌属的相对丰度无显著差异,其中Candidatus Kuenenia经30 d恢复后相对丰度提升86%以上,表明其对长期饥饿更具耐受性.  相似文献   
944.
为解析毛木耳代料栽培基质碳氮比(C/N)组成对其生育的影响以及在最适C/N的菌棒(菌丝和基料混合物)中参与卡尔文循环的固碳基因和固氮基因多样性,以毛木耳“上海1号”为供试菌株,设计5个不同C/N基质,在同一条件下进行出耳试验,测定相关农艺性状指标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最佳C/N处理组菌棒中固碳和固氮基因多样性.结果显示:(1)在C/N约60∶1时生长最佳:菌丝长速最快,为4.43 mm/d;发菌期料袋污染率最低,为4.27%;菌丝长势好;第一潮鲜耳单簇表面积达3 624.09 cm2/簇,干耳边缘厚达0.71 mm;单袋干耳单产达164.79 g/袋,转化率达14.98%.生长情况其次C/N 45∶1和75∶1.(2)菌丝满袋期C/N 60∶1时菌棒含cbbL固碳基因主要分布在Proteobacteria和Actinobacteria,相对丰度分别为90.8%和0.2%,且以β-Proteobacteria为主,主要归属于Cupriavidus(41.7%)、Rubrivivax(33.6%)、Methylococcus(6.5%);而含cbbM基因的固碳细菌未...  相似文献   
945.
本文介绍了生物电化学系统(BES)对抗生素的去除性能,总结了反应过程对微生物电解电池(MEC)性能和微生物燃料电池(MFCs)产电的影响,分析了BES耦合系统的处理效率,探讨了耐药细菌(ARB)和抗生素耐药性基因(ARGs)的归趋。分析认为:在MEC中,外加电压的大小影响抗生素降解效率,阴极提供电子并还原抗生素;抗生素的有效去除主要依靠BES中的共代谢降解或阳极直接氧化,抗生素可以充当唯一电子供体并且作为MFC发电的唯一碳源;在没有外接电源的情况下,一些耦合系统对抗生素的去除更为节能高效;降解抗生素的过程中,低电流可以促进ARGs通过垂直基因转移(VGT)和水平基因转移(HGT)传播,高电流则有望消除ARB和ARGs。  相似文献   
946.
2020年,福建森林消防总队忠实践行习总书记重要训词精神,牢固确立"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的建队方针,逐级完成"三定"落编定岗和新机构调整运行,转型升级、提质强能的步伐正在加速推进。一是思想政治建设坚强有力。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各项工作首位,注重传承红色基因,赓续人民军队优良传统,保持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优良作风,真正做到了"换装不换本色,转制不转作风"。目前,队伍上下心齐劲足,献身应急管理事业的责任感、使命感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947.
抗生素及其残留会引发抗生素抗性基因污染.抗生素抗性基因被视为一种新型的环境污染物,其分布情况和传播机制成为环境科研领域的一个重要主题.通过总结典型淡水环境中抗生素抗性细菌和抗性基因的主要来源和分布,并归纳其传播扩散途径,列举目前环境中抗生素抗性检测的主要方法,以期为有效控制淡水环境中的抗性基因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48.
蒽醌染料及中间体脱色优势菌的特性研究和基因定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宋文华  颜慧 《环境化学》1999,18(3):263-269
本文对分离到的两株蒽醌染料脱色优势菌的脱色能力及其基因定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ND1,ND2均能有效脱除活性艳蓝KN-R及溴氨酸的色度;两株优势菌均含有质粒,其降解染料的能力是由质粒控制的;并考察了不同碳源、氧、温度、pH值等理化因素对菌株降解染料的影响。  相似文献   
949.
报道了从一株有较高半纤维素酶活性的Bacilussp.BT7克隆内切木聚糖酶基因的结果.以大肠杆菌XL1blue为宿主菌,采用水解圈检测法,在含有RBB木聚糖(4氧甲基D葡萄糖苷D木聚糖Remazol亮蓝R)的平板上分离到能水解RBB木聚糖的阳性克隆3个,对它们进行的限制酶作图和Southern杂交分析表明,它们属于3种不同的内切木聚糖酶基因  相似文献   
950.
《环境》2007,(8):7-7
科学研究发现,每天接受相当于8000次胸透辐射剂量的哺乳动物没有出现任何基因损伤. 据英国《泰晤士报》报道,研究20年前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灾难造成的影响的科学家称,辐射对人类健康的危害被严重夸大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