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5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463篇
安全科学   27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27篇
综合类   648篇
基础理论   431篇
污染及防治   57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97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991.
环境微生物降解有机磷农药研究进展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微生物降解是有机磷农药在环境中去毒降解的主要方式,该文从环境微生物筛选、降解基因的识别、降解酶的种类及其特性、微生物降解底物特异性及微生物降解效果的评价等5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有机磷农药微生物降解方面的研究进展,展望了微生物降解有机磷农药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92.
运用正交设计,经过4代的原位种植实验,获得了Pb~(2+)、Cd~(2+)、Hg~(2+)、Zn~(2+)复合污染对同一蚕豆(ViciafabaL.)种质在株高、首次开花时间、每株结豆荚数、单位豆荚豆粒数(每20个豆荚)、种子的重量(50粒)等数量性状的表型数据。利用模糊聚类和摄动分析方法,获得了25种污染组合对蚕豆数量性状影响的聚类特征,考察了蚕豆代间分化的趋向。实验结果表明,重金属复会污染对蚕豆的毒害作用,不仅同元素的种类和各自的浓度有关,而且与金属离子相互之间的浓度比例密切相关;对于连续种植的蚕豆,其对金属污染的性状变化因世代条件不同而有差异,Pb~(2+)、Cd~(2+)、Hg~(2+)污染条件下,随着代数的推移,性状逐步向正常条件下的数值方向恢复,而Zn~(2+)仅在第二代时表现出毒害。本文还讨论了利用植物反应衡量污染物的毒性问题。  相似文献   
993.
微生物抗重金属毒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不少重金属是微生物正常生长的必需元素,但是当重金属在菌体内浓度过高时,会对菌体产生毒性,微生物可通过细胞的表面富集与细胞膜成分的改变减小毒性的破坏,在重金属进一步的诱导下,菌体会产生由结构基因与调节基因组成的抗性基因,通过多作途径联合作用对重金属的毒性进行解毒。  相似文献   
994.
采用粉末活性炭(PAC)-超滤(UF)组合工艺处理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探讨不同PAC投加量下PAC-UF组合工艺对溶解性有机物(DOC)及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的去除效果,分析PAC对UF膜污染的缓解机制。结果表明,与直接UF相比,PAC-UF组合工艺可有效降低出水DOC和ARGs含量;水中4种ARGs与微生物含量、整合子intI1、DOC浓度间呈显著相关关系,说明去除上述指标有助于削减不同类型ARGs;PAC可吸附水中小分子量有机物,提高膜比通量,改善UF膜的反冲洗效果,PAC投加量为20mg/L时效果最好;PAC投加量增加可使滤饼层变得致密,使UF膜的不可逆污染阻力下降,但总污染阻力增加;直接UF与PAC-UF组合工艺的膜污染主导机制均为滤饼层污染,其中PAC-UF组合工艺受滤饼层污染机制影响更大。综合考虑污染物去除及膜污染缓解效果,采用低投加量(20mg/L)的PAC-UF组合工艺处理二级出水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995.
高赖氨酸蛋白基因在转基因生菜中的表达和遗传转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生菜(LactucasativaL.)为受体材料,将含有高赖氨酸蛋白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pLBI用农杆菌介导法进行遗传转化,获得47株转基因生菜植株.PCR和Southern-blotting检测证实目的片段在T0代的整合,RT-PCR检测表明目的基因的转录.T0代植株赖氨酸(Lys)含量的测定分析表明,赖氨酸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比对照提高最高的可达9.46%.T1代植株PCR检测证明,目的基因能够遗传.图5表1参25  相似文献   
996.
将编码细胞分裂素合成关键酶──异戊烯基转移酶的T-cyt基因分别置于CaMV35S启动子,rbcS启动子和T-cyt基因自身启动子的调控下,构建成不同的嵌合质粒用于转化烟草,通过PCR检测,Southern杂交和NPTⅡ的酶活检测对获得的转基因烟草进行了鉴定.Northern分析表明:CaMV35S启动子驱动下的T-cyt基因在转基因烟草的根、茎、叶中均有mRNA的积累;rbcS启动子指导下T-cyt基因在叶中转录较强,茎中次之,在根中几乎未表达.以根据抗原决定簇进行人工合成的复合抗原免疫家兔得到异戊烯基转移酶抗体,ELISA结果表明转基因烟草根中异戊烯基转移酶含量较高.T-cyt基因的表达对转基因烟草的生长发育有明显影响:其叶绿素a、b含量明显增加,叶衰老迟缓;顶端优势受到抑制,侧芽生长旺盛;与对照相比,其根系不发达.  相似文献   
997.
环境胁迫和乙烯对番茄PR-NP24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已报道的番茄PR-NP24基因序列设计引物,经PCR克隆出长为477bp的番茄PR-NP24基因片段,以该片段制备探针,采用Northern杂交技术对该基因在番茄(WT)和乙烯反应突变体番茄(Nr,rin,T4B-11)中的表达进行了研究.杂交结果表明,该基因主要在果实和根部表达,伤害抑制WT、Nr番茄叶片中该基因的表达,而对rin番茄叶片无明显影响;干旱、淹水等环境胁迫和乙烯均能不同程度地诱导其表达,而在不同温度下,PR-NP24基因表达变化不大.图7参13  相似文献   
998.
将乡土木本植物猫尾木Dolichandronecauda-felina、蒲桃Syzygiumjambos、野牡丹Melastomacandidum、翻白叶树Pterospermumheterophyllum以及鸭脚木Scheffleraoctophylla1年生袋装苗盆栽,置半庇荫环境下适应4周,之后按株数均等分成两组,分别放置在南海五星污染区和广州华南植物园清洁区进行试验。5个月后进行植物构形生长参数和干物质量的测定,以探讨这5种亚热带树苗对大气污染响应的差异。结果表明,①这5种树苗均能在清洁区和污染区都存活,但生长特征表现明显差别。②除翻白叶树基径有少许增大外,大气污染基本上都使植物基径生长减小;树高方面,除了蒲桃外,其余树种树高都有所降低,鸭脚木树高受到的影响最为严重。③翻白叶树与猫尾木单株侧枝数有少许增加,而蒲桃和鸭脚木单株侧枝数有大幅度地下降,分别减少为清洁区单株侧枝数的46.5%和65.1%,野牡丹单株侧枝数基本上没有受到影响。④在污染区生长的5个树种单株干物质总量除了翻白叶树有所增加外,其余4个树种单株干物质量均有不同程度地下降。⑤除了蒲桃保持不变外,污染区?生长4种植物冠根比(CRR)均有不同程度地增加。在污染区生长的植株叶质量比(LWR)和叶面积比(LAR)与清洁区相比存在差异,野牡丹和蒲桃叶质量比和叶面积比下降,而其余3种植物叶质量比和叶面积比上升。综合实验结果表明,5种植物幼苗中对大气污染抗性最强的是翻白叶树和蒲桃,抗性最弱的是鸭脚木。  相似文献   
999.
维生素E在动物细胞内具有抗氧化等重要作用,但在植物体内的功能却鲜为人知.本实验利用CaMV35S启动子与来源于拟南芥的编码生育酚环化酶(TC)的cDNA(VTE1)构建的嵌合表达载体,以根癌农杆菌介导的叶盘法转化烟草W38.实验结果表明,具有卡那霉素抗性的再生植株经RT-PCR检测,得到了与阳性对照一致的495bp的目标片段;转基因植株的VE含量比对照植株高2倍左右,个别株系高达11倍.实验还发现,在耐盐性实验中转基因植株对盐的抗性明显高于野生型烟草;同时,在不同盐浓度(150、250mmol/L)胁迫下转基因植株VE含量比未转化植株增加了1.3~1.8倍,首次证明VTE1与植物耐盐性之间的关系.图7参30  相似文献   
1000.
以15种包括同质异核和同核异质高粱材料的总:DNA为模板进行RAPD分析,196个随机引物中,引物Y-19扩增得到一个很有规律的差异片段SAY-192300。该片段只出现在4个保持系(B)和3个恢复系(R)中,而不出现在6个不育系(A)和2个杂种F1中,进一步对cms—Al、cms—A2两套8个材料(A/B/R/F1)的总DNA、mtDNA和cpDNA用引物Y-19进行扩增,发现片段SAY-192300仅在cpDNA得到,Southern杂交结果证实了片段SAY-192300的叶绿体来源,同时也表明在cms胞质中该片段所在区未发生插入、缺失等大的结构变异,DNA序列测定结果表明,该片段为叶绿体ps1A1和ps1A2基因的部分序列。图6表2参1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