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89篇
  免费   440篇
  国内免费   1502篇
安全科学   252篇
废物处理   190篇
环保管理   309篇
综合类   3792篇
基础理论   709篇
污染及防治   640篇
评价与监测   290篇
社会与环境   38篇
灾害及防治   11篇
  2024年   77篇
  2023年   196篇
  2022年   236篇
  2021年   255篇
  2020年   220篇
  2019年   220篇
  2018年   166篇
  2017年   140篇
  2016年   196篇
  2015年   206篇
  2014年   339篇
  2013年   263篇
  2012年   253篇
  2011年   268篇
  2010年   208篇
  2009年   223篇
  2008年   231篇
  2007年   272篇
  2006年   229篇
  2005年   235篇
  2004年   225篇
  2003年   262篇
  2002年   205篇
  2001年   156篇
  2000年   141篇
  1999年   121篇
  1998年   108篇
  1997年   86篇
  1996年   97篇
  1995年   72篇
  1994年   69篇
  1993年   70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3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纺织材料抗静电技术的回顾和展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综述纺织材料抗静电技术的发展过程,纺织品用各种抗静电纤维和导电纤维的生产方法和性能特点,指出使用有机导电纤维是纺织材料抗静电技术发展的基本方向,金属化合物复合有机导电纤维适合于民用纺织品,碳黑涂敷或碳黑复合有机导电纤维适合于特殊功能纺织品。  相似文献   
992.
土壤溶液和水体中水溶性有机碳的比色测定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紫红色络合物Mn(Na2HP2O7)3在浓H2SO4存在时可氧化有机质使络合物颜色变浅的基本原理,系统研究了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的有机碳化合物(脂肪族与芳香族)、比色测定的条件(温度、显色时间和比色波长)与一些干扰离子对水溶性有机碳比色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所用的有机碳化合物的浓度与比色测定的吸光值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比色波长为490~500nm.当溶液中Cl-浓度>80mg/L或Fe2+>15mg/L,会使比色测定结果显著增大,测定前需要排除它们的干扰;在所建议的最佳比色条件下,天然水体中水溶性有机碳比色法测定结果相当于TOC仪测定结果的81%.当显色液中有机碳浓度为0~5mg/L时,土壤溶液水溶性有机碳比色法测定结果相当于TOC仪测定结果的76%.研究表明,采用该方法测定土壤溶液和水体环境中水溶性有机碳含量是可行的,最突出的优点是无需价格昂贵的TOC仪,而且测定速度要比仪器快得多.  相似文献   
993.
南响堂石窟表面粉尘特征及对石雕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对石窟石雕表面所覆盖的粉尘进行的物、化性能测试分析入手,对粉尘的特征、来源进行了系统地研究,指出粉尘主要由水泥尘、粘土尘、烟及煤炭尘组成,其来源为石窟周边的工业污染源.同时对粉尘与碳酸盐岩石雕表面所发生的各种反应进行了讨论,提出该工业粉尘是导致石窟石雕表面破损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94.
有机固体废物固态厌氧消化处理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有机固体废物的固态厌氧消化处理是一种在固体含量很高的条件下进行厌氧发酵,同时产生沼气的处理方法,该方法能够实现废弃物污染防治和综合利用的目标.文中介绍了有机固体废物固态厌氧消化的研究状况,并且展望了其固态厌氧消化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995.
有机磷酸酯(organophosphate esters,OPEs)是使用最为广泛的有机磷阻燃剂,并兼具增塑剂、消泡剂和萃取剂等功能,被广泛用于电子产品、建筑材料和塑料材料等中,导致其在环境介质中普遍存在,对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构成巨大威胁.作为一种新型环境污染物,OPEs的人群暴露特征和生物毒性成为环境健康领域的研究热...  相似文献   
996.
为研究不同天气条件下大气污染物(PM_(2.5)、PM_(1.0)、SO_2、NO_2、O_3和CO)和气溶胶化学组分的污染特征,分别使用SHARP-5030监测仪、热电EMS系统、气溶胶化学成分在线监测仪(ACSM)和宽范围颗粒粒径谱仪(WPS)对嘉兴市2015年5月1~31日PM、污染气体、PM_(1.0)中化学组分和10 nm~10μm气溶胶数浓度进行了观测分析.结果表明,观测期间嘉兴市PM_(2.5)、PM_(1.0)、SO_2、NO_2、O_3和CO的平均浓度分别为52.8和37.2μg·m~(-3)、10.3μg·m~(-3)、38.1μg·m~(-3)、92.1μg·m~(-3)和1.2 mg·m~(-3).PM_(1.0)中OA、SO_2-4、NO-3、NH_4~+和Cl-的平均浓度为2.18、1.24、0.87、0.63和0.08μg·m~(-3).数浓度主要集中在爱根核模态(20~100 nm),浓度为12 411.2 cm~(-3),其次是核模态(10~20 nm),浓度为4 946.6 cm~(-3).不同天气过程中PM和污染气体的浓度分布和日变化特征不同.不同天气条件下PM_(1.0)中化学组分分布不同.雨天和晴天PM_(1.0)中化学组分浓度从大到小顺序均为OASO_2-4NO-3NH_4~+Cl-,新粒子天PM_(1.0)中化学组分浓度的顺序为OANO-3SO_2-4NH_4~+Cl-.新粒子天OA和NO-3分别是晴天的1.61和1.42倍,说明OA和NO-3是影响新粒子生成事件的主要化学成分.不同天气条件下不同模态气溶胶的日变化特征不同.  相似文献   
997.
本文研究了雷州半岛高桥镇、特呈岛、湖光镇和金沙湾4个区域红树林表层沉积物中正构烷烃的含量、组成分布及来源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域红树林表层沉积物中总有机碳(TOC)含量为0.10%~5.62%,正构烷烃总含量(∑n-Alk)为0.69~16.60μg/g(dw)。红树林表层沉积物中正构烷烃组成以中长链(n-C23~n-C31)为主,呈单峰型分布。除金沙湾以外,其他区域红树林表层沉积物中正构烷烃组成奇偶优势明显。正构烷烃组成分布及平均链长(ACL)、碳优势指数(CPI)、短链/长链比值(∑n-C20-/∑n-C21+)、陆海来源比值(TAR)、水生植物贡献比值(Paq)等指标的主成分分析(PCA)结果显示,研究区域红树林表层沉积物中正构烷烃主要来源于高等植物,其中,高桥镇红树林表层沉积物中正构烷烃主要来源于陆源高等植物,而部分湖光镇、特呈岛红树林表层沉积物中正构烷烃的水生植物来源贡献较大,金沙湾红树林表层沉积物中正构烷烃可能受人类活动的...  相似文献   
998.
团聚体是土壤结构的基础单元,球囊霉素能粘结细小土壤颗粒形成稳定大团聚体,被誉为"超级胶水".为了解植被恢复过程中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GRSP)对团聚体的影响,选取不同演替阶段(裸地、草地、灌木林、乔木林、乔灌混合林)的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组分、土壤有机碳(SOC)和团聚体稳定性在不同土壤深度(0...  相似文献   
999.
选取南京市10家典型餐饮企业,采集烹饪过程中灶头周围的环境空气,对餐饮油烟中的挥发性有机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烧烤的环境空气中TVOC浓度最高,其次是西式快餐,中式餐饮中TVOC浓度湘菜>川菜>苏菜>徽菜.通过分析VOCs的组分构成发现,徽菜环境空气中芳香烃和酯类占比明显高于中式餐饮其他菜系;川湘菜环境空气中以...  相似文献   
1000.
碳质气溶胶是细颗粒物(PM2.5)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大气能见度、区域空气质量和人类健康. 为了探究减排背景下碳质气溶胶的长期变化特征,通过实时在线监测获取了2018~2021年成都市PM2.5样品中的有机碳(OC)、元素碳(EC)、挥发性有机物(VOCs)浓度以及相应的气象数据. 结果表明,监测期间ρ(OC)和ρ(EC)均值分别为(10.9 ±5.7)μg·m-3和(2.6 ±1.9)μg·m-3,在PM2.5中占比分别为25.2%和6.0%,ρ(SOC)均值为(5.7 ±3.3)μg·m-3,在OC中的占比为52.9%. OC和EC浓度随PM2.5年际变化趋势一致,2018~2020年呈下降趋势[PM2.5:年均下降浓度为-7.1 μg·(m3·a)-1,年均降幅为-14.6 %·a-1;OC:年均下降浓度为-1.7 μg·(m3·a)-1,年均降幅为-14.2 %·a-1;EC:年均下降浓度为-0.1 μg·(m3·a)-1,年均降幅为-4.4 %·a-1],2021年各污染物浓度较2020年均有不同幅度反弹. PM2.5和OC浓度大小为:冬>春>秋>夏,EC浓度大小为:冬>秋>春>夏,OC和EC占比分别呈夏季和秋季高于其他季节,对应季节OC和EC占比分别为26.8%和6.9%. 随着污染程度的加重,OC、EC和SOC浓度逐步上升,但在PM2.5中的占比却呈下降趋势,说明成都市PM2.5污染的控制因子并不是碳组分. 源解析结果表明,成都市碳质气溶胶主要受机动车、工业源、生物质燃烧源、VOCs二次转化影响. 2019~2021年,EC受VOCs中机动车特征组分影响逐年下降,春季和秋季OC和EC受VOCs影响大于其他季节,春秋季节应加大VOCs排放治理,减少二次转化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