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4篇
安全科学   3篇
环保管理   15篇
综合类   50篇
基础理论   21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16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昌吉市不同景观土壤动物群落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不同利用方式土地的春季土壤动物群落结构,于2007年3月至6月对昌吉市周围的5种土地,即天然林、人工林、草地、农田、废弃地进行取样调查,共捕获土壤动物2 046只,隶属3门10纲24目.分析表明:土壤动物优势类群为昆虫纲(Insecta)、蛛形纲(Arachnida)、弹尾纲(Collembola),常见类群为腹足纲(Gastropoda)、寡毛纲(Oligochaeta)、软甲纲(Malacostraca)和双尾纲(Diplura)等,其他均为稀有类群.5种不同利用方式土地土壤动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有一定的差异,草地的物种多样性最大,废弃地的多样性最小,体现了群落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垂直分布显示土壤动物具有明显的表聚现象.根据土壤动物群落聚类的结果,可将5中土地分为2组,即草本植物种植型、林地型.显示了土壤动物群落对土壤利用方式的响应情况.  相似文献   
102.
在对国内外森林绿色核算中林地林木估价方法综述的基础上指出:林地林木估价起源于森林评价学,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且估价方法较多,概括起来主要包括比较方式估价方法、成本方式估价方法、收益方式估价方法和收益比较折衷方式估价方法。幼、中龄林一般采用成本方式估价方法;近熟林、成熟林和过熟林采用收益方式估价方法。联合国等在综合环境经济核算体系中推荐的林地林木估价方法主要为立木价值法、消费价值法和净现值法,虽然与森林评价学上的名称不一致,但属于收益方式的评价方法。文章还分别采用成本法和净现值法对海南省、大兴安岭的林地林木进行了估价,通过估价结果的比较分析认为,成本法可作为林木估价的最低值,净现值法的估价高于成本法的估价,净现值法估价是成本价法估价的1.03~1.14倍。另外,虽然联合国等推荐的林地林木估价首选方法为净现值法,但实际计算需要大量的数据,且无论是立木价值法,还是消费价值法和净现值法估价,其结果差异很大。德国、澳大利亚和法国的研究表明,3种方法的估价结果相差2倍多。欧盟也因此推荐立木价值法估价。文章最后认为,林地林木估价的方法目前还没有达成一致,且不同的估价方法估算的结果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3.
咸阳附近苹果林地土壤水分动态与水分平衡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样品采集和水分测定,对咸阳庞西村和庞南村10龄、12龄、15龄、17龄苹果林地下0~6m深度范围土壤含水量及其水分恢复、水分平衡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07年4种中龄苹果林下约4.1~6m土层发育了轻度干层,2.1~4m土层没有干层发育。该区2007年土壤含水量分布深度变化和干层分布深度均具有反常特点。资料表明苹果林地干层恢复的降水量是700mm左右,也表明这样的降水条件已能满足人工林正常生长需要,而过去确定800 mm年降水量才能发育森林的标准明显偏高。从2002到2007年,随着该区年降水量从约400mm到800mm再到500mm再到700mm的变化,土壤水分平衡呈现由负到正再到负再到正的变化,土壤干层呈现从有到无再到有再到无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4.
林地外部效应评估研究势在必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胜道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0,16(5):303-304,313
目前,国内外对林地外部效应评估的研究十分缺乏。此项研究不但有利于建立森林环境资源产业,完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而且为合理确定林地资源效益补偿标准提供依据,并促进广义的森林环境资源市场体系的建立和林地资源的最佳配置。  相似文献   
105.
以海口、琼海和屯昌的典型热带林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干筛法获得6个粒级的土壤团聚体颗粒组.用ICP-MS测定了本土和不同团聚体颗粒中重金属Cr、Ni、Cu、Zn、Cd、As和Pb的含量,并对其分布特征及对有机碳和铁的响应进行了解析.研究表明,重金属在土壤各粒径团聚体颗粒组中差异性分布,随着团聚体粒径的减小而呈现富集增大的趋势,其中Cr、Ni、Cu、Zn、Cd和Cd主要富集在粉-黏团聚体(<53μm)颗粒中;As主要赋存在53~1 000μm的颗粒组中.总体来讲,微团聚体(<250μm)对土壤重金属含量贡献为14.38%~65.04%,其中粉粒级团聚体(<53μm)的贡献为2.61%~32.01%.有机碳和铁氧化物含量随着团聚体粒径减小而升高,并与除了As及海口的Cd和Pb以外的其他重金属分布具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6.
Monitoring of non-point source pollutants load from a mixed forest land use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the unit load of NPS (non-point source) pollutants including organic variables such as BOD (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 (chemical oxygen demand) and DOC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nitrogen and phosphorus constituents,and suspended solids (SS) and their event mean concentration (EMC) of runoff flows from a water-shed of mixed forest land use by intensive field experiments.Field monitoring for continuous measurements of rainfall,flow,and water quality was conducted over 12 storm events during 2008–2009 using automated and manual sampling methods.The EMCs of individual runoff event were estimated for each water quality constituent based on the flow rate and concentration data of runoff discharge.The average EMCs of BOD,COD,DOC,SS,TN (total nitrogen),NH 4+ -N,NO 3- -N,TP (total phosphorus),PO 43- -P from the mixed forest land were 1.794,3.498,1.462,10.269,0.862,0.044,0.634,0.034,and 0.005 mg/L,respectively.The annual unit loads of BOD,COD,DOC,SS,TN,NH 4+ -N,NO 3- -N,TP and PO 43--P were estimated as 66.9,133.2,55.5,429.8,36.5,1.6,26.9,1.3 and 0.1 kg/(ha·yr),respectively.In addition,affecting parameters on the EMCs were investigated by statistic analysis of the field data.As a result,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with precipitation,rainfall intensity,and total runoff flows were found in most constituents.  相似文献   
107.
为考察人类活动对哈尔滨市城区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文章在中心城区、近郊区和远郊区,选取城市公园、道路绿化带、大学校园和生态公益林等4种类型的林地土壤,分析了其中过氧化氢酶、转化酶、脲酶和磷酸酶的活性,并对其相关影响因子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林地类型和城市化梯度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很大,但对不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差异,使土壤过氧化氢酶、转化酶和脲酶表现出高度的空间异质性。土壤理化性质与过氧化氢酶、转化酶和脲酶活性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且影响过氧化氢酶、转化酶和脲酶活性的主要理化性质不同。  相似文献   
108.
采集并测试广州市林地土壤样品600余组,分析土壤中As、Cr、Cd、Hg、Cu、Pb、Zn、Ni和磁学性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土壤磁性颗粒以软磁性矿物为主,北部以超顺磁、多畴颗粒为主,南部以单畴、多畴颗粒为主。相关性分析表明:北部Cu、Ni、Cr、Cd与较粗的磁性颗粒共存,Cd与软磁性矿物共存,As与超顺磁颗粒共存且为自然源;南部相关关系不显著,Ni和As来源为人为源;不同污染程度土壤回归方程相关系数均较好,南部深〖CD*2〗浅层回归方程证明上述8种元素和磁性相关性不受自然来源或人类活动影响。  相似文献   
109.
通过对韩王矿沉陷区林地和非沉陷区对照点的取样分析测定土壤酶活性,并分析不同采样点和不同采样深度之间酶活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酶活性在0~5 cm、50~10cm、10~20 cm深度普遍高于20~40 cm深度.在不同采样深度均值差异比较中,当p<0.05时,脲酶和磷酸酶的活性在不同采样深度差异都很显著,其他四种酶活性均值差异不显著;在不同采样点均值差异比较中,p<0.05时,脲酶活性和磷酸酶活性在10~20 cm、20~40 cm深度均值差异显著,其他酶活性均值差异不显著.由此说明采煤沉陷对脲酶和磷酸酶活性影响比较大,对蔗糖酶、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脱氢酶活性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0.
选取川东华蓥市东部山区林地作为浅表层滑坡研究区域,采用综合评价法和权重分析方法,构建林地浅表层滑坡易发性评价指标体系,分析研究区内林地浅表层滑坡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探讨浅表层滑坡易发性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工程地质岩组、坡度、平面曲率、剖面曲率、土层厚度是浅表层滑坡发生的主要影响因子,除此之外,在林地中平均树龄、林分类型等植被因子也是重要的影响因子;通过历史滑坡点的验证得出评价模型的准确率达到92.37%,考虑植被因子的综合评价模型适用于林地浅表层滑坡易发性评价;在考虑植被因子的条件下,易发性评价结果显示高易发性及以上的区域的易发性指数大于6,面积为38.75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2.00%,其主要分布在研究区西侧与平原交界的山脉一带,与软弱岩组的空间分布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