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7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5篇
安全科学   130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61篇
综合类   228篇
基础理论   71篇
污染及防治   14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社会与环境   63篇
灾害及防治   1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中加高等环境教育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加拿大大学有关环境专业的教育层次、专业配置和课程设置的分析,并与我国的高等环境教育现状相比,得出了以下结论:环境科学类专业在加拿大高校中设置频度比我国高;从分布特征和培养层次上看,加拿大高校中环境类专业与我国类似,偏工程和综合性,且都以本科—硕士—博士三个层次为主体;从培养方式上看,加拿大高等环境教育与我国在这方面的差异较大,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82.
植物配置与进水碳氮比对沉水植物塘水质净化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淼  陈开宁 《环境科学》2018,39(6):2706-2714
将3种常见湖泊沉水植物苦草(Vallisneris spiralis)、轮叶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穗花狐尾藻(Myriophyllum spicatum)组合构建7种沉水植物稳定塘,分析植物组合对水体氮、磷、有机物去除效果;在此基础上,模拟不同碳氮比(C/N)条件下的沉水植物塘对污水的净化效果,进而探讨碳氮比对沉水植物去污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7种沉水植物组合对氮、磷均具有一定的净化效果,其中苦草和轮叶黑藻组成的沉水植物塘净化效果最好.(2)3种C/N(1.89、5.93、12.09)条件下,苦草黑藻植物塘的去污效果有所差异,当C/N=5.93时,对污染物的综合去除效果最佳.因此对于沉水植物稳定塘而言,沉水植物组合能取得比单类植物更好的净水效果,并且通过添加适量碳源物质,调整污水的碳氮比,可以提升沉水植物塘的净水效果,研究结果对于实际工程构建稳定塘净化污水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3.
基于树种蓄积量的中国森林VOC排放估算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张钢锋  谢绍东 《环境科学》2009,30(10):2816-2822
以中国森林优势树种为对象,应用《全国森林资源统计》提供的林分优势树种蓄积量资料和Guenther提出的光温影响模型,估算各优势树种的VOC排放量,建立了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的VOC排放清单,并探讨了森林源VOC在不同时空和不同龄级林分中的分配规律.结果表明,中国森林VOC总排放量为8 565.76 Gg,其中异戊二烯5 689.38 Gg(66.42%),单萜烯1 343.95 Gg(15.69%),其他VOC 1 532.43 Gg(17.89%);不同树种的VOC排放量差异较大,栎类、云杉、马尾松等为主要贡献树种,贡献率分别为45.22%、6.34%和5.22%;西南和东北地区为中国森林VOC主要排放区域,云南、四川、黑龙江、吉林、陕西5省排放最多,分别占全国总量的15.09%、12.58%、10.35%、7.49%和7.37%;森林VOC排放存在非常强的季节性变化,夏季排放量最大,占全年的56.66%;不同龄级林分对VOC排放的贡献有所不同,中龄林贡献最多,占森林排放总量的38.84%.  相似文献   
84.
水资源多目标协同配置:全价值基础上的框架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资源的视角而言,水资源具有的社会、经济、生态属性中,社会属性和生态属性所提供的生态功能和服务多是外部性和非市场的,其价值在纯粹的市场驱动下难以充分实现。从资源管理视角而言,水资源多目标协同配置的实质是水资源多重属性功能和服务的均衡。因此,将具有外部性的社会、生态功能和服务与具有经济价值的功能和服务同时纳入配置框架,是实现多目标协同配置实践的关键问题。本文在回顾水资源配置和水资源非市场价值评估的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围绕我国现行水资源配置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水资源的全价值(市场价值和非市场价值)将其多属性功能和公众意愿纳入水资源多目标协同配置中,从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全价值评估和配置管理的绩效评价三个方面构建了水资源配置的多目标协同框架,最后提出相关的保障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5.
与2004年版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相比,新的汽车产业政策按照国务院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及转变发展方式的总体要求,以汽车强国建设为核心,以结构调整和资源优化配置为主线,以对外开放和自主创新为  相似文献   
86.
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核心,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综合治理原则,紧密结合哈尔滨市水资源具体特点,通过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调查与评价,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中远期各阶段进行需水预测,对水环境治理、城市供水、城市排水和污水处理等方面进行规划,提出哈尔滨市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对策,强调了水资源的节...  相似文献   
87.
20世纪90年代以来,河流生态环境需水成为生态水文学研究的重要内容。阐述了基于国际上新兴发展的生态水文学理论的生态环境需水量的概念和内涵。并以毗河为例,用能反映时间尺度的河流流量来表达生态环境需水量,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水量。为了与水资源配置的时间单元协调起来,对3个代表年〖WTBX〗P〖WTBZ〗=50%(1968年),〖WTBX〗P〖WTBZ〗=75%(1986年),〖WTBX〗P〖WTBZ〗=90%(1987年)分别进行生态环境需水量的计算。根据毗河的自然条件,利用Montana法计算了河道维护水生生境最小需水量和最适宜需水量;蒸发需水量由水面宽度、河道两断面间平均长度、河道蒸发深度三者确定;结合河道功能区划和水质目标,计算了污染物稀释需水量。最终确定毗河下游河道的最小生态环境需水量为20.64 m3/s,最适宜生态环境需水量为25.84 m3/s。  相似文献   
88.
王荣 《安防科技》2010,(6):39-40
阐述了灭火器选择配置和检查维护及操作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问题的危害,给出了正确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89.
随着汽车进入更多家庭,女性也逐渐成为购车的生力军。据各品牌经销商介绍,现在消费者超过三成是女性,而像Polo、雨燕等女车主比例过半的车型也越来越多,女性在汽车社会逐渐成为真正的半边天。  相似文献   
90.
想要确保安全管理人员充分且适当,笔者认为,企业应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制定安全管理机构及人员配置管理规定,同时对安全管理人员进行认证等级考核,并根据现场作业风险等级和管控难度配备有相应专业能力的安全人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