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43篇
  免费   701篇
  国内免费   2510篇
安全科学   537篇
废物处理   649篇
环保管理   429篇
综合类   5188篇
基础理论   667篇
污染及防治   1468篇
评价与监测   100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10篇
  2024年   69篇
  2023年   243篇
  2022年   294篇
  2021年   376篇
  2020年   308篇
  2019年   372篇
  2018年   227篇
  2017年   248篇
  2016年   269篇
  2015年   326篇
  2014年   553篇
  2013年   392篇
  2012年   411篇
  2011年   413篇
  2010年   376篇
  2009年   421篇
  2008年   422篇
  2007年   418篇
  2006年   417篇
  2005年   353篇
  2004年   313篇
  2003年   313篇
  2002年   250篇
  2001年   205篇
  2000年   190篇
  1999年   150篇
  1998年   118篇
  1997年   99篇
  1996年   80篇
  1995年   93篇
  1994年   82篇
  1993年   75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46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超临界水氧化偏二甲肼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超临界水氧化法对偏二甲肼废水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以02为氧化剂采用该法能有效地氧化分解废水中的偏二甲肼。反应温度、压力和停留时间是影响废水中偏二甲肼分解去除的主要因素,升高温度、压力和延长停留时间都会显著地提高偏二甲肼的去除率。在氧气过量的情况下,改变氧气浓度对废水的COD去除率没有明显影响。当反应温度为550℃、反应压力为30MPa、反应时间大于90 s时,废水的COD去除率高达99.8%。  相似文献   
992.
陈瑞勇  林芸  张荣  毕继诚 《化工环保》2004,24(5):331-335
湿式空气氧化法(WAO)和超临界水氧化法(SCWO)废水处理技术近年已有广泛研究。当催化剂存在于氧化体系时,不仅能降低反应温度、压力,而且可提高废水中有害物质的降解效率。介绍了氨的湿式空气氧化和超临界水氧化催化剂应用的研究进展、各种催化剂在超临界水中的稳定性能及氨的催化超临界水氧化情况。  相似文献   
993.
固定化硝化菌去除氨氮的研究   总被引:48,自引:4,他引:44  
王磊  兰淑澄 《环境科学》1997,18(2):18-20,23
选用氯乙烯醇作为包埋载体,添加适量粉末活性炭,包埋固定硝化污泥,处理以(NH4)2SO4和葡萄糖为主的合成废水,考察了影响固定化工艺及硝化作用的各种因素。对固定化硝化菌的呼吸活性,细菌活性回收率等生物特性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994.
强化臭氧化在处理有机废水中的典型反应与应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曲久辉 《环境科学》1997,18(3):77-79,82
采用O3与其它物理化学过程联用的强化方法,可以显著提高臭氧强化处理废水的功能与效率,降低臭氧消耗,在多种高浓度有机污染废水的处理中表现出了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995.
春节与疫情管控期间珠三角VOCs的组成和来源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对流层中臭氧(O3)生成过程的关键前体物,是O3与PM2.5协同治理的重要管控对象.基于2020年1月1日~2月29日珠江三角洲(珠三角)4个站点的在线VOCs观测数据,分析了春节与疫情管控期间珠三角地区VOCs组分、活性、臭氧生成潜势和来源的变化.结果表明,春节与疫情管控期间珠三角地区φ(V...  相似文献   
996.
石墨烯基材料具有很高的理论比表面积和大吸附容量.将石墨烯与磁性材料复合而成的磁性石墨烯基纳米材料具有强化学稳定性和协同吸附能力,可增强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去除效率,并能在外加磁场作用下迅速分离.综述了磁性石墨烯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进展,指出了当前研究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97.
投菌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洁霉素废水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罗国维  杨丹青  林世光 《环境科学》1994,15(6):20-22,32
研究了“水解酸化-二段生物接触氧化-混凝”工艺处理高浓度洁霉素废水处理系统中好氧微生物膜特性,分布规律、降解作用,高效降解菌的选育,投加菌在反应器中能否保持优势等问题,以探讨用投菌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洁霉素废水的机理,对本系统好氧微生物膜进行后仍存于反应器中并占有优势,最优势菌株经鉴定属气单胞菌属、通过对中试好氧处理出水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寻找其引起剩余CODcr值的原因。  相似文献   
998.
温度、氨对鲢、鳙、草、鲤鱼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制定热排放标准的需要,用动态实验和静态实验方法研究了热冲击与氨对鲢、鳙、草、鲤鱼的急性和亚急性效应。结果表明:选择温度与起始致死温度(TL50)值随着驯化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鳙鱼对热冲击的反应较敏感。氨对鲢、鳙、鲤鱼的急性毒性(96h)LC50值分别为0.38、0.30、0.66mgNH3/L(非离解氨)。水温升高5℃,鲤鱼的(96h)LC50。值从0.66mgNH3/L下降到0.44mgNH3/L,热冲击明显提高了氨对鲤鱼的毒性。氨对鲤鱼的亚急性毒性结果表明,鳃、肝组织出现了病理改变。以上室内实验结果可作为评价监测热污染水质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9.
利用厌氧-缺氧-好氧处理城市废水的中试规模系统,对其缺氧相中的脱氮硫杆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脱氮硫杆菌的最高脱氮作用率、氧化Na2S的最高浓度、S2-的最高污泥负荷率和污泥中脱氮硫杆菌的最高含量(MPN)分别为3.6mg-NO3/gVSS·h、1750mg/L、25mg-S2-/gVSS·d和1.1×108/gVSS。脱氮硫杆菌在氧化二价硫成硫酸并还原硝酸为氮气的过程中起着相当有意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影响三沟式氧化沟脱氮效果的2个重要参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律  钱易 《环境科学》1998,19(2):27-30
运行周期中反硝化运行和硝化运行的时间比tDN/tN是平衡处理系统反硝化,硝化能力的重要参数,实验室条件下分别比较了tDN/tN为0.27,0.40,0.47,0.75和1.0的5种不同组合的运行效果。结果表明,当tDN/tN为0.40时,即硝化能力略大于反硝化潜能时,脱氮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