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4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150篇
安全科学   10篇
环保管理   15篇
综合类   347篇
基础理论   61篇
污染及防治   37篇
评价与监测   24篇
社会与环境   16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41.
本文研究了环境样品中N,N-二甲基甲酰胺(DMF)的采样和分析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大口径毛细管柱分离DMF,采用NPD检测DMF,得到了良好的分离效果和较高的灵敏度,方法绝对检出量最低可达10^-3ng。本方法中,DMF具有良好的峰形或较宽的线性范围,完全能满足环境分析的要求,为环境中DMF的常规检测和应急检测提供可靠的采样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442.
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的阿特拉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提供的测定方法为基础,通过对色谱条件和预处理两方面的改进,采用带氮磷检测器的毛细管气相色谱仪测定水中的阿特拉津的含量,具有较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相似文献   
443.
浮萍植物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浮萍科植物是漂浮生长在水流相对平缓的湖泊河湾水面上植物类群,整个植株完全退化为一个呈圆形或椭圆形的叶状体,主要是通过根或叶状体从水中吸收所需的氮磷等各种营养物质。浮萍科植物的氮磷含量和生长速率高并可以耐受多种污水条件,因此这个类群是污水处理生态工程中重要的水生植物类群。以浮萍为主的污水处理系统已得到较多的研究和应用,这类系统最大特点是浮萍的生长可以大量吸收污水中的氮磷,从而具有较高的氮磷去除率,同时生成的生物量可多种方式利用。因此利用这类系统对污水进行氮磷的处理与转化,并将生成的浮萍生物量适当地资源化利用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44.
人工湿地对污水中氮磷的去除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90,自引:0,他引:90  
近年来,我国的水体污染和营养养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已经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人工湿地是一种目前国际较多采用的处理污水的工艺。本文比较全面地介绍了近年来人工湿地对污水中氮磷去除机制的最新研究概况,系统地阐述了氮磷去除的几条主要途径;1.土壤的滤过作用;2.植物的吸收等作用;3.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同时对温度、CO2、P意识丢 除效率的外界因素也作了简要介绍,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资料,同时也为采用人  相似文献   
445.
滇池流域农村面源污染状况分析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对滇池流域沿湖2km内、15个乡镇农村面源污染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化肥、农药的施用强度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化肥的过量施用是农村面源氮、磷流失的主要原因,分别占95%和93%,农村生活污水对氮、磷流失的贡献率为3%,农村固体废弃物分别为2%和4%。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防治农村面源污染的一些具体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46.
饲料不仅可以通过转化成食品影响人类的健康,还可以在饲养牲畜的过程中影响到我们的生存环境。主要表现在:一方面饲料可以通过转化成牲畜粪便来污染环境,其中造成的土壤污染是最严重最难治理的;另一方面饲料中过量的添加剂和氮磷含量及霉变后产生的大量病菌,都会绐环境带来极大的危害。然而事实上,人们对饲料安全却少有关注,因而本刊特邀中国人民大学的张利庠博士为本栏目撰文,以期从环境污染的角度阐述饲料安全的重大意义。[编者按]  相似文献   
447.
基于PHREEQC程序的磷酸铵镁结晶法污水处理工艺模型化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为揭示溶液物化参数对磷酸铵镁结晶工艺回收氮、磷的影响,利用地球化学水质模型程序PHREEQC 2.11计算了涵盖实际工况条件下可能存在的溶液体系的磷酸铵镁饱和度指数,对溶液组分的浓度效应进行了模型化热力学评估.模拟溶液体系含磷10~600 mg·L-1、镁24~720 mg·L-1,其氨氮与磷的摩尔比为1~40,温度为25℃,pH值为6.0~12 0.计算结果表明,磷酸铵镁的饱和度指数与氮、磷、镁的质量浓度分别呈对数函数关系,并随任何一个因子的增大而增大;与溶液pH值呈多项式函数关系,结晶反应的最佳pH值为9.0,并随溶液中氨氮与磷摩尔比的增大而略升;此外,磷酸铵镁的饱和度指数与溶液离子强度呈幂函数关系,随离子强度的增大而减小.适当调节溶液的镁盐浓度和控制溶液pH值,是调控磷酸铵镁结晶反应,实现氮、磷回收的2种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448.
杨雪  胡开林  胡晓勇  蒋本超 《环境科技》2007,20(4):20-22,30
随着目前水体藻类富营养化日益严重,国内外针对藻类的去除技术可分为物理、化学、生物法.实验采用国外引进的"去藻247"作为除藻剂,通过对滇池藻类去除效果进行试验和分析,研究"去藻247"中生物Cu2 通过改变水体中氮磷比例以及氮磷浓度的变化,以达到除藻的目的.结果表明,降低TP的浓度更易加大藻类的去除率,并且,其去除率随着藻类厚度(3~15 mm)的增加而提高,说明了"去藻247"具有一定的生物稳定性.  相似文献   
449.
西泉眼水库富营养化的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越  孙强  吴昊 《环境科学与管理》2005,30(2):29-30,36
根据西泉眼水库水质监测数据,阐述了水库水质状况和富营养化现状,分析了水库点源、面源、入水污染源等五大污染源的污染贡献,得出农业面源污染贡献率最大,是治理之重点,并提出建立保护区、防治水土流失、发展生态农业等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450.
不同氮磷比对淡水藻类生长的影响及水环境因子的变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实验室水族箱内建立微型生态系统,研究氮磷比[m(N)/m(P)]对微型生态系统中叶绿素-a、总有机碳、溶解氧、pH的影响,并用多重比较检验法分析试验所得数据。试验发现,Chl-a、TOC、DO、pH在不同氮磷比的处理间均有一定的差异,其中DO、pH在不同处理间的变化比Chl-a、TOC更为显著。但它们随氮磷比的变化均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还发现在各处理中,Chl-a与DO、pH间存在明显的正线性相关性;与TOC的相关性不显著。结果认为,氮磷比对这些环境因子的影响主要还受制于它对处理中浮游植物生长的影响,氮磷比对这些环境因子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