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0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302篇
安全科学   170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124篇
综合类   980篇
基础理论   227篇
污染及防治   27篇
评价与监测   48篇
社会与环境   97篇
灾害及防治   66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84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125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115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71.
酸化模型及其发展趋势评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将酸化模型分为指标评价模型,经验酸化模型和以湖泊-流域为基础的机理模型三大类。概述了几个典型的酸化模型的结构,对参数和过程的处理方法,存在的问题和应用范围并介绍了它们的一些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372.
近10多年来东南沿海找矿具突破性意义的一批矿床中,有5个各具特色的矿床及与之相类似的一批矿床(点)和矿化层位,集中分布在闽粤赣三省交界处面积约为8万km2的永定一梅县-会昌地区(简称永梅会地区),构成一成矿集中区.其特点是矿床集中且规模大、埋藏浅、多类型和多层性。该区处于不同构造单元的交接、叠置地带,自晋宁期至晚燕山期漫长的地质历史为形成多层、多类型矿床提供了良好的成矿环境;频繁的火山一侵入活动揭示了壳幔分离、地幔物质多次注入、地壳物质多次循环,特别是石炭纪以来(C1、J1、K1)三次双峰式火山活动所反映的位张环境,造就了本区成矿元素多、丰度高的地球化学场和构造应力环境;可能存在的地幔热流柱对地壳的作用是构成矿床集中的深部构造因素;区内石炭系岩相古地理特征显示本区具有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石炭系铜矿含矿层位相当的合矿层位;本区中等剥蚀程度有利于寻找火山根部带或基底中的矿床。在分析该区上述成矿远景基础上,提出了该区有可能成为我国南方继德兴之后及维长江中下游地区之后的另一个铜、多金属成矿区。  相似文献   
373.
根据化肥装置生产中存在的燃烧爆炸物质、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原因和所造成的影响,把火灾爆炸事故分为四个类型,提出了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374.
奥陶系碳酸盐岩是华北板块普遍且优质的中低温传导型热储层,以其独特的岩溶作用、高产量、低盐度、易回灌的特性而受到关注。对华北板块27眼奥陶系碳酸盐岩地热井进行水化学组分分析,将华北板块奥陶系碳酸盐岩地热水划分为3组:边山岩溶系统地热水,地热井深约600~2 100 m,地热水的水化学类型多为HCO_3-Na、SO_4·HCO_3-Ca·Na、SO_4-Ca型水,SO■离子含量较高,说明地热水中除石膏类矿物溶解生成SO■离子外,可能还存在黄铁矿、H_2S被氧化的现象;过渡岩溶系统地热水,地热井深约2 100~2 700 m,地热水的水化学类型主要为Cl·HCO_3-Na型水,随着井深的增加Cl~-离子含量也相对增高;深埋岩溶系统地热水,地热井深多大于2 700 m,地热水的水化学类型为Cl-Na型水,Cl~-离子含量较高,说明深埋岩溶系统地热水中除岩盐溶解生成Cl~-离子外,且随着温度和压力的改变,碳酸盐、硅酸盐、硫酸盐等矿物的溶解度下降而被析出,局部还可能存在封闭水。此外,结合华北板块奥陶系碳酸盐岩地热水的水化学特征、水化学类型与井深的关系以及特征系数的分析,提出了华北板块奥陶系碳酸盐岩热储形成机制的概念模型。  相似文献   
375.
The river continuum concept represents the most general framework addressing the spatial variation of both structure and function in river ecosystems.In the Mediterranean ecoregion,summer drought events and dams constitute the main sources of local disturbance to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ing of river ecosystems occurring in the river basin.In this study,we analysed patterns of spatial variation of detritus processing in a 7th order river of the Mediterranean ecoregion(River Tirso,Sardinia0Italy)and in three 4th order sub-basins which were exposed to different summer drought pressures.The study was carried out on phragmites australis and Alnus glutionsa leaf detritus at 31 field sites in seasonal field experiment Detritus processing rates were higher for Alnus glutionsa than for Phragmites australis plant detritus.Processing rates of Alnus glutionsa leaves varied among seasons and study sites from 0.006d^-1 to 0.189d^-1 and those of Phragmites australis leaves ranged from 0.0008d^-1 to 0.102d^-1,with the lowest values occurring at sites exposed to summer drought.Seasons and sites accounted for a significant proportion of such variability.Alder detritus decay rates generally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stream order,while reed detritus decay rates generallyincreased on the same spatial gradient.Summer drought events affected these spatial patterns of variation by influencing significantly the decay rates of both plant detritus.The comparisons among and within sub-basins showed strong negative influence of summer drought on detritus processing rates.Similarly,in the entire River Tirso basin decay rates were always lower at disturbed than at undisturbed sites for each stream order;decay rates of reed detritus remained lower at those sites even after the end of the disturbance events,while alder decay rates recovered rapidly from the summer drought perturbations.The different recovery of the processing rates of the two leaves could also explain the different patterns of spatial variation observed between the two leaves.  相似文献   
376.
蔡培印  笑雨 《环境》1997,(2):32-32
农业生态:运用生态学的基本原理,研究农作物和家畜之间及农业生物与环境和资源间的协调关系,目的是在充分保护和改善农业环境的同时,达到最大限度地发挥农业资源潜力和劳动生产力作用。通过建立适宜的农业结构(包括区域性农林牧各业合理布局,农业生物间的食物链式结构,各种农作物时间和空间搭配结构等),采取相应的调控措施,如农业病虫杂草的  相似文献   
377.
由于固体废物具有产生量大、不易移动和特性复杂的特点,因此长期以来江苏省乃至全国范围内处置工业固体废物的方式以填埋为主,即使是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对没有利用价值且不宜焚烧处置的固体废物也首选填埋处置,全世界至少有数万座填埋场仍在服役中。但我国所谓的填埋处置场,除了专门建设的尾矿坝、粉煤灰贮灰场和少数几座近年建设的危  相似文献   
378.
江西省鼻咽癌与岩石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79.
本文对生物恐怖的特点、类型、主要攻击目标、生物恐怖因子选择等方面进行了叙述  相似文献   
380.
根据区域性、主导因素和相似性原则,对茂兰保护区内喀斯特生态环境进行了类型划分,对主要的喀斯特生态环境类型的结构、特点和各类型之间的相互关系作出分析,并探讨了不同生态环境之间的演替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