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11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149篇
安全科学   137篇
废物处理   83篇
环保管理   181篇
综合类   1633篇
基础理论   265篇
污染及防治   163篇
评价与监测   656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114篇
  2007年   161篇
  2006年   121篇
  2005年   120篇
  2004年   119篇
  2003年   129篇
  2002年   148篇
  2001年   127篇
  2000年   105篇
  1999年   107篇
  1998年   91篇
  1997年   91篇
  1996年   163篇
  1995年   105篇
  1994年   139篇
  1993年   79篇
  1992年   139篇
  1991年   147篇
  1990年   170篇
  1989年   67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51.
本文阐述了使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江水中铍含量的方法与步骤。选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和铍元素空心阴极灯进行样品测定,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的检出限为0.00223μg/L,回收率为95%~98%之间,线性范围分别为0~2μg/L,是一种简单、快速、准确测定水质中铍含量的较好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852.
使用连续流动分析仪测定水中氨氮,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线性关系良好,方法检出限为0.009mg/L,适合大批量测定水体中的氨氮。  相似文献   
853.
环境水样中的甲基汞含量很低,但极易发生生物富集,且具有挥发性和高度的脂溶性,对神经系统造成不可逆的损害.而目前中国环境水样中的甲基汞检测标准滞后,且存在较大弊端,亟需更新.本文综述了前处理技术(液液萃取、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衍生化)和仪器技术(GC、GC-MS、HPLC-ICP-MS和CVAFS)等在检测环境水样中甲基汞的应用实例,论述了各种前处理技术和仪器分析方法的特点与不足,以期在分析环境水体中甲基汞的含量和前处理技术方面提供参考,并对未来的检测手段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54.
改革开放以来,为大力发展经济,提高我国的现代化水平,我国在经济的发展中走向了误区,没有将经济的发展和环境的保护相结合,这对我国的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在经济的发展中由于煤炭和天然气等矿产资源的大量使用,导致大量硫的排放,致使目前现在空气中以及水体中的硫含量增多,对空气和水资源都造成了严重的污染。本文就着重对水体中硫化物含量的基本测定方法进行阐述,全面分析水中硫化物预处理测定方法的改进方法,来确保硫化物测定的精密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855.
为解决废旧电子线路板金属检测过程中所遇到的金属分布不均匀以及金属难以浸取问题,采取适当的样品前处理和样品全分析法。通过对样品进行适当前处理,先灼烧破坏其有机物,再以王水全部溶解样品,在一定条件下,碘量法测定铜、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镍和银,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3.5%。  相似文献   
856.
做准高锰酸盐指数考核样,关键是要配准KMnO4标准使用液,控制好实验用水、水浴加热时间、滴定温度、滴定速度等实验条件。  相似文献   
857.
建立了微波消解土壤、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土壤中痕量铋的方法。采用磷酸二氢铵作为基体改进剂,热解涂层石墨管,塞曼扣背景。此方法对测定土壤中铋的灵敏度、准确度都有很大的提高。方法的最低检出浓度为0.02μg/g,加标回收率为94.5%~103.8%,能够满足环境监测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858.
根据《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GB/T27630-2011规定要求采样,并采用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测定10辆新轿车内空气中甲醛,结果表明,有8辆车超过了该指南规定的甲醛最高容许质量浓度0.10mg/m3,汽车内部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危害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859.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的监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综合了实验室分析、现场采样及生产工艺等因素,是环保管理部门监控、考核企业污染物是否排放达标的重要因子之一。本文从滤筒的选择、实验室称量、采样仪器、采样点位置、运行工况等几方面提出了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中应注意的问题,并对实验室湿度和滤筒烘烤温度对滤筒称重的影响进行了测定,得出实验室的湿度应控制在两次称量土5%范围之内,同时应根据排气筒类型不同,选择不同的温度烘烤滤筒,否则会直接影响滤筒称量的准确度。只有做好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监测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才能获得科学、准确的监测数据。  相似文献   
860.
针对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污水COD值的误差分析问题,给出了实验的仪器和试剂的配制方法,如测试主要仪器设备和主要试剂的配制,介绍了测定水样的采集地点,介绍了重铬酸钾法的测定原理及步骤,重铬酸钾法的测定原理和重铬酸钾法的测定步骤,紫外分光光度法的测定原理及步骤,如紫外分光光度法的测定原理和紫外分光光度法的测定步骤,并对结果进行了讨论,紫外分光光度法,标准曲线的确定,测定的结果比较和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