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19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149篇
安全科学   138篇
废物处理   83篇
环保管理   178篇
综合类   1639篇
基础理论   269篇
污染及防治   163篇
评价与监测   656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114篇
  2007年   170篇
  2006年   120篇
  2005年   120篇
  2004年   119篇
  2003年   129篇
  2002年   148篇
  2001年   127篇
  2000年   105篇
  1999年   107篇
  1998年   91篇
  1997年   91篇
  1996年   163篇
  1995年   105篇
  1994年   139篇
  1993年   79篇
  1992年   139篇
  1991年   147篇
  1990年   170篇
  1989年   67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朱金安  陈云祥 《化工环保》2000,20(1):39-43,31
改进了用于水中硫化物测定的酸化-吹取-吸收预处理方法,对样样预处理条件及校准曲线的制作 进行了详细试验。该方法具有吹取完全,吸收安全、操作简单、准确度高的优点,适用于水和废水中微量硫化物的测定。  相似文献   
992.
介绍了用 Mn SO4代替 Ag2 SO4作催化剂测定废水中 COD的方法。该方法可降低分析成本 ,且使回流时间缩短为 30 m in,方法的变异系数、回收率分别为 0 .6 5 %和 96 .8%~10 0 .8%  相似文献   
993.
张晓明 《青海环境》2001,11(1):42-44
研究了原子吸收法在次灵敏特征谱线用空气-一氢火焰测定天然水中钠和钾的方法、相对标准偏差小于4.0%,加标回收率在96%-104%之间,方法简单易行,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994.
流动注射在线预富集-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水样中Cr(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二乙基硫代氨基磺酸钠(NaDDTC)作为螯合剂的流动注射在线配合C18固相萃取预富集联用火焰原子吸收测定体系,在线分离测定水体中的Cr(Ⅵ),分析试样速率为50个/h,对含Cr(Ⅵ)0.02mg/L和0.15mg/L的标准 溶液进行8次平行测定,其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6.90%和2.18%,相对误差为2.11%-4.75%,方法检测限为4.92ug/L。富集时间为40s,与直接进样比较,灵敏度提高8倍。Cr(Ⅲ)的含量即使达到10mg/L也不影响测定。  相似文献   
995.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nEO)是全球商用第二大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其代谢产物壬基酚(NP)具有一定的雌激素活性.不同聚合度的NPnEO的毒性也不相同,因此,建立能完全分离不同聚合度NPnEO的分析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6.
HRGC-HRMS测定卧龙高海拔地区冰雪和水中OCPs和PCBs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可进行大气远程迁移,在一些看来是清洁的边远地区也能被检出.季风可将它们携带到气候较寒冷的地区,在那里它们冷凝下来并被捕集.在冰雪中直至春季融雪时被重新释放到生态系统中,发生所谓的"冷凝结"积聚过程.  相似文献   
997.
重金属含量一般采用原子吸收光谱仪(AA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MS,ICP-AES)等方法测定.测定前需要对固体样品进行预处理.目前,常用的预处理方法有直接加热酸消解法、微波消解法和高压釜消解法等.而直接加热酸消解法是目前相对最常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8.
《环境化学》2008,27(5)
尿素在水溶液中降解为氰酸盐和铵盐.在接近中性pH值,即典型的生物缓冲pH范围时,氰酸盐产量最大.对于氰酸盐的测定,离子色谱法(IC)是一种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9.
PM10是衡量大气环境质量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多环芳烃(PAHs)是具有强烈致癌性的有机污染物,大多吸附在粒径小于10 μm颗粒物上.利用长期定位实验采集了南京市两典型功能区--大厂地区和山西路的PM10样品,对其PAHs质量浓度进行了分析测定,研究了不同功能区PM10中PAHs的时空污染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南京市PM10污染比较严重,其质量浓度变化范围在0.1157 mg·m-3~0.3913 mg·m-3之间;经分析PM10中16种优控多环芳烃(PAHs)发现,全年大厂地区的PAHs的质量浓度与山西路PAHs的质量浓度没有明显的高低之分;PAHs总质量浓度的空间变化不明显,时间变化也没有规律性;比较PM10与PAHs的月平均质量浓度变化趋势,两者之间的变化没有相关性,各自的质量浓度变化也没有规律性,分析其结果可能是由于PAHs的不稳定性造成的.  相似文献   
1000.
患红体病的凡纳滨对虾外壳膜NAGase基本性质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以健康和患红体病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外壳膜为材料,抽提其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EC 3.2.1.52,简称NAGase),测定分析两种来源对虾的外壳膜NAGase的活力和性质的差异.测得健康对虾NAGase的活力为 34.80 U mg-1,而患红体病对虾的活力为 38.32 U mg-1.结果表明:两种来源对虾的NAGase活力、基本酶学性质等均存在差异.表明对虾患红体病后,外壳膜NAGase的活力、催化反应动力学常数Km和Vm值、活化能均较高,但其最适温度较低, pH稳定性及热稳定性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