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2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143篇
安全科学   59篇
废物处理   52篇
环保管理   43篇
综合类   327篇
基础理论   100篇
污染及防治   64篇
评价与监测   11篇
社会与环境   13篇
灾害及防治   9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71.
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导致水体中的重金属污染日益严重,不仅对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严峻考验,也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治理铬[Cr(Ⅵ)]污染的众多方法中,吸附法因其环保、高效、可循环再生、无二次污染等优点,被认为是一种极具应用前景的方法。木质素碳和水热活化法获得的碳材料中均含有大量官能团,对去除废水中的Cr(Ⅵ)具有巨大潜力。本文综述了改性木质素基吸附剂和水热活化碳去除Cr(Ⅵ)的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展望了提高吸附剂吸附效率的方法和实现吸附剂工业化应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572.
生物圈和CO2有极其密切的关系,它是CO2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汇。大气中CO2浓度的增加将直接对生物圈构成影响。本文介绍了CO2在生物圈中,特别是植物圈中的分布和循环。由于森林的生产量和碳的含有量均在植物生态系统中占有压倒性优势,因此本文还重点讨论了大气中CO2浓度的变化和热带雨林中碳含量和分布的变化,同时还介绍了一些模式模拟的重要结果。   相似文献   
573.
柴油机排出颗粒提取物潜在致癌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SHE细胞恶性转化实验和程序外DNA合成实验(UDS)对五种不同型号柴油机颗粒物的提取物的致突变性及潜在致癌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选五种型号柴油机颗粒提取物均存在DNA损伤作用及细胞转化作用,并存在轻型车高于中、重型车的趋势。  相似文献   
574.
区域城市生态环境适宜度比较方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杨永泰 《环境科学》1995,16(5):33-37
根据城市生态系统的性质,提出利用同向因子合成分析和模糊最大树方法,量化分析区域内城市之间生态适宜的同质性和异质性;并以珠江三角6洲地区城市群为算例,计算了城市生态环境适宜度的合成因子得分值和模糊子树集。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得出的结论合理,具有较好的适用价值。  相似文献   
575.
聚合物的降解与耐久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有机物如天然或合成聚合物,由于外部环境应力与内部缺陷的共同作用,在使用过程中会发生降解.机械应力如拉伸负载及延伸、压缩、弯曲(弯曲模数)、热胀冷缩、液静压等都会直接导致机械损坏,或使聚合物对化学应力变得敏感,如聚乙烯材料在环境应力作用下的脆裂.  相似文献   
576.
2,6-Ditert-butylphenol (2,6-DTBP) is a major organic contaminant presenting in acrylic fiber manufacturing wastewaters. This compound is of high bio-resistance due to its complex structure which consists of one phenol group and two highly branched tert-butyl groups. This research attempted to improve the biodegradation efficiency of 2,6-DTBP through various strain immobilization methods. The stratified immobilization can settle oxygen transmission in the single microorganism immobilization, and can realize two-process reaction in the single device by choosing two symbiotic microorganisms. Two effective strains, named F-1-4 and F-3-4, which were screened out in our previous work, were used to degrade 2,6-DTBP after being immobilized in calcium alginate ge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substrate removal efficiency of various immobilization methods follows the order: stratified 〉 single F-3-4 〉 mixed ≈single F-1-4. The immobilized biodegradation capacity was higher than the free one. After an incubation time of 12 d, 91% of 2,6-DTBP could be degraded by the stratified immobilization method, compared to 79% achieved by the mixed immobilization method with an initial 2,6-DTBP concentration of 100 mg/L. The stratified immobilization satisfies the oxygen demand nature of the aerobic F-3-4 and the facultative F-1-4, thus yielding the highest degradation efficiency. Both the outer layer strain F-3-4 and the inner layer strain F-1-4 can grow actively on the substrate of 2,6-DTBP, as illustrated by SEM images. This study shows that the highly bio-refractory compound, 2,6-DTBP, can be effectively degraded using appropriately inunobilized microorganism strains.  相似文献   
577.
冯静  陈洪林  张小明 《化工环保》2018,38(5):559-564
二氧化铈(CeO2)纳米颗粒的形貌会影响其表面氧空位浓度和化学吸附氧的能力,研究其形貌对催化臭氧氧化活性的影响有着重要意义。采用尿素和活性炭介导的水热合成方法制备了CeO2纳米颗粒,结果表明,改变尿素和活性炭的添加量会改变最终获得的CeO2颗粒的形貌,从而分别制得棒状、花状、立方状和球状的CeO2颗粒。将不同形貌的CeO2应用于水中草酸的催化臭氧氧化反应,结果表明,CeO2纳米花(有序棒状结构)具有最好的催化臭氧氧化活性。加入0.5 g/L CeO2纳米花,反应90 min后的草酸去除率达98%,较单独臭氧氧化提高63个百分点。加入10 mmol/L叔丁醇后,CeO2纳米花的催化作用被完全抑制,证明其催化臭氧氧化为自由基反应。  相似文献   
578.
通过高温活化的方式对活性炭进行了改性,探究了改性前后活性炭对合成环氧氯丙烷废水中甘油吸附性能的变化,对活性炭吸附高盐有机废水中甘油吸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过不同改性条件改性后的活性炭相比于未改性炭,其对甘油的吸附性能有较大的提升,在活化时间2 h,改性温度800℃的条件下制备的改性活性炭吸附剂对高盐有机废水中甘油的吸附容量最高达到59.93 mg/g。相比于准一级动力学和颗粒内扩散模型,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更适合用来描述活性炭吸附高盐有机废水中甘油的过程。  相似文献   
579.
简述了水环境中合成酚类抗氧化剂(SPAs)及其代谢产物,SPAs对鱼类的急性毒性效应、发育毒性效应及机制、内分泌干扰毒性效应和机制,以及代谢过程和产物毒性预测。指出,为准确实现对SPAs及其代谢物的化学品管理及生态风险评估,未来研究应聚焦于对合成酚类抗氧化剂及其代谢物在水生生物体内的分布及浓度检测,为该类化合物的生物富集和生物转化研究提供更多的背景资料;开展对SPAs潜在毒性分子机制的研究,并建立起分子水平上的毒理学效应与个体乃至种群水平上的不良后果之间的联系;探究并完善SPAs的代谢机制,并对现已明确的代谢产物(如BHT-Q)开展毒性效应评价。  相似文献   
5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