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11篇 |
免费 | 96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5篇 |
环保管理 | 22篇 |
综合类 | 184篇 |
基础理论 | 35篇 |
污染及防治 | 11篇 |
评价与监测 | 34篇 |
社会与环境 | 15篇 |
灾害及防治 | 3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14篇 |
2023年 | 29篇 |
2022年 | 27篇 |
2021年 | 26篇 |
2020年 | 29篇 |
2019年 | 13篇 |
2018年 | 9篇 |
2017年 | 12篇 |
2016年 | 15篇 |
2015年 | 16篇 |
2014年 | 20篇 |
2013年 | 9篇 |
2012年 | 12篇 |
2011年 | 9篇 |
2010年 | 7篇 |
2009年 | 12篇 |
2008年 | 6篇 |
2007年 | 12篇 |
2006年 | 6篇 |
2004年 | 5篇 |
2003年 | 6篇 |
2002年 | 3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3篇 |
199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141.
142.
良好的水污染防治法律是应对水危机、保护水生态的重要武器,是实现水环境善治的前提。建立健全水污染防治法律体系和严格的法律制度是保护水环境、加强水资源管理、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一、国际水污染防治法的成就与经验水污染一直是各国污染防治中的重 相似文献
143.
为提升我国西南地区城市水生态环境质量,以该地区47个城市(州)为研究对象,总结了城市水生态环境特征,解析了其存在的水生态环境问题。结果表明,该地区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大,10个城市生活污水排放负荷占比超过90%,近60%的城市排水基础设施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工业源排放多集中在食品和化工行业,4—5月降雨径流污染较重;1/3的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较低、工业耗水量大;受城市化进程的影响,地区城市水体富营养化问题突出,河湖水生生物多样性下降。基于上述问题,结合地区城市相关发展规划,提出了该地区城市近期(2021—2025年)、中期(2026—2030年)和远期(2031—2035年)3个阶段水生态环境质量提升目标,并给出城市水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对策和路线图,即近期阶段以控源减排为主,中期阶段完成节水型城市的构建,远期阶段全面恢复城市水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相似文献
144.
145.
健康的流域水生态系统是保障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解决我国严峻的流域水生态系统健康问题迫切需要开展以流域为基本单元的生态文明建设. 针对我国流域水生态系统健康现状,确立了流域生态文明的概念和内涵,提出了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框架和主要任务. 以保障流域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流域经济社会系统发展的可持续性、人居环境的生态性为内涵,构建流域水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是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框架. 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①构建以水生态系统健康为目标的流域分区管理模式,优化国土空间开发;②健全流域的水环境质量基准和标准体系,科学确定生态系统保护阈值;③建立以流域生态承载力为约束的污染物总量控制技术,优化产业结构与布局;④以保障流域环境流量为前提,实现水资源生态利用;⑤加强人居环境生态建设,实现流域城市生态化发展;⑥加强生态制度建设,构建流域生态文明建设长效机制.该研究成果可以为实现流域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46.
正和海水淡化、跨流域调水相比,中水利用更具优势,不单是成本低,对污水的再生利用也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实现水生态的良性循环。近期,笔者走访了一些电镀厂发现,许多企业都采用中水回用的方式以减少工业污水的排放。据了解,中水回用方式不仅能达到减排的效果,还可能为企业省去一大笔费用。那么,这种中水,究竟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47.
由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与世界资源研究所共同完成的调研报告《险境中的河流——水坝与淡水生态系统的未来》于日前出笼。这项报告显示。由于水坝建设威胁淡水生态系统,全球有21条江河湖泊生态严重退化,中国长江流域不幸排名第一。WWF的6位专家通过对长江实地考察。认为全长6300多公里的长江流域已经建成、在建或拟建大型水坝46座,是世界上水坝最多的河流,阻断了江水的自然流动,严重影响着长江的河流生态。导致众多淡水栖息地和物种的丧失。 相似文献
148.
149.
150.
为揭示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对蠡湖水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影响,构建了由理化指标和生态指标组成的水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并采用熵权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系数。结果表明,1992—2012年间,蠡湖水生态系统健康综合指数为21.65~72.74,总体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尤其是2003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实施后,健康等级由Ⅳ级"较差"上升到Ⅱ级"好"的状态;空间上呈西蠡湖优于东蠡湖的分布趋势,其中退渔还湖区(A区)最好,接近Ⅰ级"很好"水平,而在工程措施实施较少的D区较差,仍处于Ⅲ级"中等"水平。该评价结果与蠡湖各分区的实际调查情况相符。评价方法可为其他类似湖泊的水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提供一定的参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