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0篇
安全科学   4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21篇
综合类   80篇
基础理论   5篇
污染及防治   6篇
评价与监测   13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11.
就国际河流相邻国家用水特点,分析我国与俄罗斯在地表水用于生活饮用水和农田灌溉水2个方面的水质标准进行对比分析,具体分析这2个标准在两国之间的总体差异和具体指标差异。分析的总体结论是俄罗斯的水质标准在项目分类、具体评价指标方面比我国丰富,具体指标的限值要稍严于我国标准。针对两国水质标准的不同,分析在国际河流开发利用中可能导致的冲突及这种差异对我国的影响,并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水资源开发及相关政策关注重点等方面揭示两国水质标准存在差异的原因,为有效解决由于水质标准差异导致的争端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2.
再生水回用的标准比较与技术经济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近年来随着全球性水资源危机的加剧,再生水作为一种潜在的水资源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再生水回用的研究与应用也不断深入.因此,本文通过文献调研,系统总结了我国与美国、欧盟、日本和澳大利亚的再生水标准体系与处理工艺,重点比较和分析了我国再生水标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对我国再生水回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3.
对秦皇岛港近十年海水水质监测数据进行了归纳总结,通过分析各项水质指标的实际水平及变化发展趋势,表明秦皇岛港的海水质量状况是良好的,说明多年来秦皇岛港有针对性地开展保护环境的工作是有成效的。  相似文献   
114.
隐孢子虫病及其水媒传播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孢子虫通过水媒传播疾病已引起世界各国广泛关注。本文对隐孢子虫有隐孢子虫病的发生、流行病学特点、症状和影响进行了综合评述;介绍了隐孢子虫的采集和检测方法、剂量-反应模式,以为供水管理部门提供制定隐孢子虫水质标准的依据;重点介绍了国外去除水中隐孢子的方法;简要分析了隐孢子虫病的爆发原因;提出了防止和减少隐孢子虫病爆发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15.
基于物种敏感度分布曲线法,推导了铅和甲基对硫磷的海水水质基准低值和高值,并与《海水水质标准(GB 3097—1997)》中铅和甲基对硫磷的相关标准限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目前尚缺乏充分的科学证据说明我国现行的海水水质标准可以为我国海洋环境中大多数水生生物提供适当的保护,不同污染物的标准定值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欠保护"和"过保护"的问题。此外,结合我国近岸海水水质监测资料,在剖析了海水水质标准定值的合理性的基础上,对我国今后的海水水质基准和标准的研究进行了展望,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6.
中哈跨境河流的水量与水质,是双方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对比了中哈跨境河水质标准及评价方法的差异性。中国采用的是单因子水质评价方法,哈萨克斯坦采用的是综合评价方法。中国与哈萨克斯坦跨境河水质监测指标数不同,但相同指标的标准限值在同一数量级。讨论了综合评价法与单因子评价法优势与不足。指出中哈跨境河水质标准与评价方法的统一,是双方合作研究急需解决的问题。建议综合两个标准体系,组成双方共同的地表水标准限值指标体系。建议对两国执行的评价方法,采各家之长优势互补,对环境及人体健康有严重影响的毒理性指标,必须执行单因素评价方法,在此基础上,对其他指标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17.
秦树林  丁瑞  郦朝晖  吴洪锋 《环境科技》2007,20(5):13-15,19
针对我国北方矿区低温低浓度生活污水的特点,采用混凝沉淀与生物滤池相结合的工艺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工艺通过负压实现无泵自冲洗,具有处理效果好、占地小、滤层阻力小、能耗低等优点,系统出水可以达到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完全可进行资源化回用.  相似文献   
118.
“中水道”一词源于日本,“中水”也称为“再生水”、”循环水”或者“回用水”,主要指城市污水经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标准,可在一定范围内重复使用的非饮用的杂用水,其水质介于上水与下水水质之间,中水回用是水资源有效利用的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119.
通过对宝应县有机稻米生产基地水环境进行取样监测,分析结果表明:有机水稻全生长期水质均符合水环境质量标准及农田灌溉水质标准;生产基地稻田的水质好于上游水质,有机水稻灌浆结实期水质好于其它生长期;生产基地水环境中以氟化物、硫酸盐、氯化物、硝酸盐为主要污染物.  相似文献   
120.
再生水补给河流是解决城市景观用水缺乏的重要途径,但是再生水中的氨氮,特别是游离氨对水生生物的毒害作用也不容忽视.针对再生水补给河流的典型场景,根据物种敏感度分布法(Species Sensitivity Distribution,SSD),计算得到游离氨的属急性毒性基准最大质量浓度(Criterion Maximum Concentration,CMC)为0.093 mg/L.以保护95%水生生物为目标的河水氨氮控制目标分别为4.37 mg/L(水温T≤12℃)和1.73 mg/L(水温T> 12℃).根据再生水补给河流的不同比例(体积比),计算再生水的氨氮控制目标.当河流上游来水分别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Ⅳ、Ⅴ类水体要求和CMC值,再生水占混合后河水的比例为20%~100%且水温T> 12℃时,再生水氨氮控制目标分别为1.7~2.6 mg/L、0.6~1.7 mg/L和1.7 mg/L;当河流上游来水分别满足Ⅳ、Ⅴ类水体要求,再生水占混合后河水的比例为50%~100%且水温T≤12℃时,再生水氨氮控制目标分别为4.4~7.2 mg/L和4.4~6.7 mg/L.当河水全部由再生水组成时,推荐再生水的氨氮控制目标为1.7 mg/L(水温T>12℃)和4.4mg/L(水温T≤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