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6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58篇
安全科学   23篇
废物处理   9篇
环保管理   67篇
综合类   225篇
基础理论   36篇
污染及防治   43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9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采用批次小试实验对不同腐熟程度的蓝藻进行厌氧发酵产沼气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新鲜蓝藻在30-35℃时腐熟7 d后,可在35℃的厌氧温度下获得最高的产气速率和246 mL/g COD的产气量,产气潜力为354 mL/g(VS)。厌氧反应15 d后,累计产气量、COD和VFA浓度趋于稳定。淀粉酶和脱氢酶的活性在厌氧反应初期受到抑制,蛋白酶活性和辅酶F420浓度在厌氧系统中逐渐增加,分别在第6天达到27.66μmol/(g VS·min)和第15天达到0.62μmol/g(VS)。15-18d是腐熟蓝藻适宜的中温厌氧发酵时间,少于以新鲜蓝藻为基质的厌氧消化时间。蓝藻腐熟过程促进了厌氧反应,腐熟7 d的蓝藻厌氧系统具有更高的微生物活性和产甲烷能力。  相似文献   
92.
日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采用生鲜垃圾高效生产氢和沼气装置,氢和沼气可用于燃料电池。该装置使两类微生物分两个阶段使有机物分别生成氢和沼气。在残羹剩饭中掺上水,放入微生物发酵,从而生成氢;提取氢后,将剩下的液体移到另外的容器,用另一种微生物发酵,提取沼气。与传统生鲜垃圾生成沼气装置相比,它处理速度快,能源回收率由45%提高到55%。每天可处理生鲜垃圾、食品废弃物60kg,垃圾纸5kg,提取氢0.5m^3,沼气5-10m^3。  相似文献   
93.
餐厨垃圾中有机物大部分以大分子的形式存在,对其进行热处理,破坏大分子有机物的存在形式,将会影响其干式厌氧发酵的过程。实验对餐厨垃圾进行了热处理(100℃),处理后将其在含固率(TS)20%、接种率25%的条件下进行高温55℃厌氧发酵。实验结果表明,热处理后,餐厨垃圾的理化性质发生显著变化,累计产气量、TS和VS的去除率均增大。当热处理时间为15 min时,餐厨垃圾的SCOD值最高,为59.49 g/L,比未处理时提高了3.3倍。同样该条件下,累计产气量也最高,为2 782.8 m L,与未处理相比累积产气量提高58.30%,第二产气高峰比未处理提前3天。各发酵瓶发酵前后TS、VS去除率的变化趋势与累计产气量的变化基本一致,累计产气量越大,TS、VS的去除率越大。  相似文献   
94.
水葫芦厌氧发酵工程化应用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实验室进行了接种率、破碎程度和温度等对水葫芦厌氧发酵产气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水葫芦在中温35℃下,水葫芦和接种污泥的最佳接种率为1:1(总固体物质比),经简单切分后产气率最高,原料产气率为0.540 m3/d(以每千克固体含量计,下同);高温消化与中温消化相比,产气率无明显优势.在实验室研究基础上,对中国农村地区原有的沼气发酵工艺进行适当的改进,设计构建了5 m3 15 m3(酸化池 产气池)两级反应池,该反应池在夏季常温条件下运行良好,80 d的平均原料产气率达0.305 m3/d.  相似文献   
95.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克彬  彭松  王明明 《四川环境》2008,27(5):114-117
介绍了适合于国内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一些技术与措施。沼气技术是当前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较佳选择。  相似文献   
96.
以礼嘉镇为例,分析了礼嘉镇农业废弃物如秸秆等的主要成分、畜禽粪便的排放量,提出了秸秆、畜禽粪便的深度利用最佳方法,即秸秆制燃料乙醇和配套的沼气方案。在沼气方案中,有效利用了不适合制备燃料乙醇的农业废弃物和畜禽粪便,同时得到了有机肥。  相似文献   
97.
生物质柴油和生物质沼气是生物质能发展的两大着力点,两者在性质上存在较大差异,相应的政策设计和发展也各有不同。以政策网络理论、政策变迁相关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搜集整理中央层面关于生物质柴油和生物质沼气的政策文本,采用政策计量和内容分析法,分析政策的发文时间、文本类型等文本外部属性特征,且根据政策文本内容划分了5类政策目标和13类政策工具,深入比较不同生物质能源在变迁中政策目标、政策工具和政策主体网络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生物质能的政策变迁,呈现多元化的演进动态:(1)生物质柴油与沼气政策的发文单位与发文类型在各时间段有所异同,整体来看,生物质柴油与沼气发文最多的单位为国务院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不同的是生物质柴油发文数量位于第三位的是国家能源局,而生物质沼气是生态环境部和农业农村部。在发文类型方面,"通知与意见"类型构成了主要占比。(2)同一生物质的政策目标与工具在不同时期的政策变迁中,有延续性和差异性。例如,生物质柴油在各阶段始终以技术创新、能源供应连续性为主要政策目标来保证政策延续性,但在不同阶段也会关注环境可持续性、工业发展等;在政策工具上,生物质柴油即使在变迁中也都会使用财政支持,而各阶段配合使用的工具重心也不一致。(3)不同生物质能源使用的政策工具在同一时期也存在异同。如在第二阶段生物质柴油和生物质沼气所聚焦的政策目标和政策工具完全不同,在第一和第三阶段两者则存在小部分相似。(4)不同生物质能源的政策网络在各阶段表现存在异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国务院始终是政策网络中的重要主体,各个阶段不同生物质能发文主体的角色和协调互动情况随政策变迁而变化。最后,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政策目标与政策工具统筹运用、建立有效的政策网络主体协同治理机制的启示。  相似文献   
98.
半纤维素和纤维素的厌氧消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问题的提出水生植物中,半纤维素占有机成分含量的第一位,纤维素占第二位,而陆生植物则相反。生活污水污泥中也具有一定含量的半纤维素及纤维素,约占6~10.8%,因为其碳水化合物以植物性碳水化合物为主,包括污泥中的纸、布和蔬菜等纤维。以半纤维素、纤维素为主的城市垃圾,其环境污染程  相似文献   
99.
暗河式生活垃圾干发酵处理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提出了生活垃圾的暗河式干发酵处理研究及其工艺设想。经实验证明这种处理方法的优点是垃圾处理量大、垃圾可以得到及时即地处理、占用土地少等。是一种较理想的垃圾处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0.
本文通过对重庆城区两江水质的分析表明:主要污染物来自人口急剧增加所产生的生活污水,从而提出了占地少、投资低、效果佳的沼气净化池处理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