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7篇
  免费   134篇
  国内免费   323篇
安全科学   264篇
废物处理   149篇
环保管理   142篇
综合类   893篇
基础理论   215篇
污染及防治   231篇
评价与监测   48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115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98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111篇
  2007年   111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6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何宁 《安全》2018,39(6):40-42
2016年8月14日,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大唐多伦煤化工有限公司一甲醇储罐发生爆炸火灾事故。内蒙古公安消防总队调集锡林郭勒、赤峰、乌兰察布三地消防力量连续奋战11个小时,成功将大火扑灭。笔者对事故处置过程进行了简要总结,归纳分析了甲醇储罐火灾扑救的难点,并就如何提升甲醇罐区火灾设防等级和应急救援能力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52.
953.
六价铬Cr(Ⅵ)污染主要来自钢铁、染色、电镀、皮革加工、冶炼、表面处理工业等排放的污水和废气。Cr(Ⅵ)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皮肤及黏膜进入人体,造成伤害,甚至引起遗传变异而致癌。生物吸附法因其高吸附率、无二次污染等因素被认为是新兴的重金属离子回收技术。该文从钢铁厂污泥中分离得到6株耐受Cr(Ⅵ)的细菌,分子水平鉴定结果表明,它们分别为3株假单孢属细菌、1株诺卡氏菌、1株芽孢杆菌和1株产碱杆菌。在这6株耐受细菌中均鉴定到编码Cr离子转运蛋白的chrA基因。进一步吸附实验证明24 h内假单孢属和芽孢杆菌属的4株细菌能够吸附去除77%左右的Cr(Ⅵ),诺卡氏菌和产碱杆菌的吸附率分别达到66.8%和64.9%。实验结果为微生物重金属耐受机理研究和进一步开发新型生物吸附剂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54.
针对干式钻孔施工粉尘浓度高的问题,在现有钻孔除尘技术的基础上,研制了一种无需用电、安全可靠、体积小的新型钻孔泡沫除尘装置。详细介绍了该除尘装置的总体构成、工作原理及发泡系统。在薛湖煤矿的应用表明,全尘和呼吸性粉尘的平均除尘率可达96.3%和93.8%,该装置能够显著降低煤矿干式打钻作业环境中的粉尘浓度。  相似文献   
955.
以柴油机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净化柴油机排气微粒的新技术。介绍了柴油机排气微粒的特性、净化技术及电除尘器的基本工作原理以及工作特性。说明了多孔泡沫金属的特性,并设计了净化柴油机排气微粒的以多孔泡沫金属为集尘极的电除尘器结构及原理,分析了该净化装置的优点。  相似文献   
956.
建立了利用固相萃取-高分离度快速液相色谱-串联质谱(SPE-RRLC-MS/MS)测定制药废水中青霉素G残留的方法。水样以30%硫酸锌+20%亚铁氰化钾作为沉淀剂沉淀蛋白质后,上清液采用Oasis HLB固相萃取柱富集和净化,以0.01 mol/L乙酸铵溶液(加0.1%甲酸)+乙腈作为流动相进行等度洗脱,经Agilent Plus C18柱分离后,在串联质谱ESI(+)源下进行MRM检测。该方法的青霉素G检出限(S/N=3)为0.02μg/L,目标物在0.0020~1.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7。在0.20,1.0,2.0μg/L添加水平平均回收率为74.6%~101.4%,相对标准偏差为4.49%~8.17%。该方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定性定量准确,可满足制药废水中青霉素G残留检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957.
液体旋流分离器是水环境污染治理的主要设备之一。压力损失是衡量液体旋流分离器分离过程能耗大小的重要技术指标,也是选择水泵扬程的依据。当前液体旋流分离器设计过程还缺少具体量化的理论依据。通过液体旋流分离器的性能实验,得出液体旋流分离器各部结构尺寸、形状、相对比例对压力损失的不同影响程度,提出结构参数的最佳取值范围。为液体旋流分离器的设计提供了依据及应遵循的原则。并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归纳汇总出一般常用型液体旋流分离器压力损失的计算公式,该计算公式具有一般性。  相似文献   
958.
237Np和239Pu均属于I类极毒放射性核素,在环境中扩散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由于缺少合适指示剂,国内尚未报道便捷高效的237Np实验室常规分析方法.近来,本课题组根据相同价态Np和Pu溶液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相似性,建立了Np、Pu同步分析方法[1].242Pu既做237Np和239Pu在分离过程中的回收率示踪剂,又做ICP-MS同时定量237Np和  相似文献   
959.
对分离得到的一株产耐热木聚糖酶的真菌CAU521进行鉴定,并对其产纤维质降解酶系进行研究.通过菌落形态、显微镜产孢结构以及18S rDNA序列同源性比对等分析,鉴定该菌为樟绒枝霉(Malbranchea cinnamomea),其最适生长温度为45℃,为一株嗜热真菌.该菌能以农业废弃物玉米芯为碳源液体发酵产耐热木聚糖酶,50℃下培养7 d,木聚糖酶的最高酶活力达到173 U/mL.SDS-PAGE和酶谱分析表明该菌株能同时分泌多种纤维质降解酶:4种木聚糖酶、2种纤维素酶、3种葡聚糖酶和1种甘露聚糖酶.结果表明樟绒枝霉CAU521在降解和利用纤维质材料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60.
以一株可降氰的产碱杆菌DN25为酶来源,通过超滤、30 mg/mL硫酸鱼精蛋白沉淀、30%~70%硫酸铵盐析和Phenyl-Toyopearl 650M疏水层析等步骤,获得比活力为44 U/mg的纯化酶制剂.在确定酶浓度、反应时间等氰降解活力测定条件后开展酶学性质研究,试图为将来氰降解代谢机理的深入研究和菌株的基因工程改造提供理论基础.研究结果表明,此纯化酶催化氰化物水解的最适pH值为8.0,最适温度为30℃.该酶在pH 7.0~8.0区域稳定,而在pH>9时会很快失活;在30℃保存10 h,酶活力保持稳定,高于60℃,酶快速失活.加入甘氨酸稳定剂,在60℃下保存20 min酶活仍可保留19.6%.酶促反应动力学符合米氏双曲线方程,测得米氏常数Km为3.11 mmol/L,最大反应速率Vmax为0.23 mmolL-1min-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