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7篇
  免费   432篇
  国内免费   548篇
安全科学   103篇
废物处理   96篇
环保管理   67篇
综合类   1142篇
基础理论   385篇
污染及防治   339篇
评价与监测   27篇
社会与环境   10篇
灾害及防治   8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85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85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104篇
  2014年   132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121篇
  2010年   107篇
  2009年   104篇
  2008年   110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95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对某炼油石化厂进行了O3体积分数和VOCs的监测分析,获得炼油厂周边地区各月O3的体积分数变化特征和日O3体积分数变化特征.研究发现,该炼油厂地区O3体积分数经常超过国家二级标准,说明该地区O3污染严重.该地区O3日变化曲线不同于所在城市中心的O3变化特征.炼油厂地区O3体积分数在6-8月显示出双峰特性以及更长的最大值持续时间.与此同时,在5月、9月、10月使用SUMMA采样罐在炼油厂厂界进行VOCs样品采集,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 - MS)对样品进行分析,得到厂界VOCs各组分的体积分数,烷烃比例最高,约82.6%,其中直链烷烃占49.9%,而芳香烃和烯烃仅为10.2%和7.5%.VOCs监测结果与文献相近,烯烃排放量略低.此外,为了对炼油石化厂排放的VOCs各物种敏感性特征进行量化描述,利用丙烯等效浓度法,对炼油厂区域各VOCs物种的反应活性进行了归一化研究,量化了该地区各物种的反应活性,获得了综合反应活性较强的5种烯烃、4种直链烷烃和1种环烷烃.  相似文献   
102.
采用强电离介质阻挡放电方法制取高浓度氧活性粒子(O+2、O3)并注入气体外排烟道中,实现O+2、O3氧化NO转化成资源酸(HNO3)的等离子化学反应。描述强电离放电的氧活性粒子产生器,讨论烟道中O+2、O3氧化NO成HNO3等离子体反应机制,分析回收酸液的NO-2、NO-3离子种类及浓度。考察强电离放电等离子体源的输入功率、水体积百分比、气体温度、气体流速对NOx氧化率的影响。氧化率为97.2%的最佳实验条件是:O+2浓度为1.38×1010个/cm3,O3浓度为210 mg/L,烟气温度为65℃,H2O体积浓度为5.6%,停留时间为0.94 s。  相似文献   
103.
采用悬挂链曝气式接触氧化工艺在3个时段内处理城市河道污水,通过采用磷脂法、TTC-脱氢酶活性法和MPN法研究载体表面生物膜特性,来验证装置的水质净化效果。结果表明,进水水质变化幅度较大的时段1内,水质对缺氧区和好氧区内生物膜量及活性有很大冲击,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影响不大,COD、NH+4-N、TN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75.9%、80.8%、64.6%和78.3%;进水水质稳定的时段2内,缺氧区和好氧区内生物膜量和活性要高于其他时段,COD、NH+4-N、TN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77.0%、80.6%、69.4%和55.3%;低温运行的时段3内,缺氧区和好氧区内生物膜量和活性都低于其他时段,水质净化效果明显下降,COD、NH+4-N、TN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1.1%、68.5%、48.9%和46.6%。  相似文献   
104.
将碳纳米管固定化制成多孔疏水性导电薄膜构建电化学阴极还原体系,实现过氧化氢在阴极的原位产生。电极特性研究表明,电极在较宽的电压范围内均具有较好的活性。考察了阴极电位、电极成分、氧气流量和电解质浓度对过氧化氢原位产生的影响,在优化条件下经过120 min后过氧化氢达到66.17 mg/L,并探讨过氧化氢原位产生的机理。在此基础上考察原位过氧化氢氧化工艺下对亚甲基蓝的脱色效果,并分析其脱色机理。  相似文献   
105.
Ni2 +对活性污泥活性及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检测活性污泥的电子传递体系活性以及生物多样性,研究Ni2+对活性污泥微生物活性及群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系统相比,5 mg/L的Ni2+对2,3,5-triphenylteltrazolium chloride(TTC-ETS)活性未产生显著的影响;但当Ni2+的浓度进一步增大到10、20和40 mg/L后,其对序批式反应器内活性污泥TTC-ETS活性的抑制率分别达到(36.79±11.14)%、(55.88±13.90)%和(70.97±6.78)%。低浓度Ni2+能增强活性污泥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但高于10 mg/L的Ni2+则显著抑制了活性污泥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各个SBR系统中微生物群落最常见的物种相近,物种丰富度和均一性则均有所不同,其中群落物种丰富度随着Ni2+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TTC-ETS活性、平均每孔颜色变化率、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与Ni2+的胁迫浓度之间的显著相关性表明,它们均可有效地表征Ni2+胁迫对活性污泥微生物活性及群落多样性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06.
正人溶菌酶诱导表达及其在石化污泥脱水中的应用张满效1,2谢小冬3张威2陈拓2刘光琇2(1.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甘肃兰州730060;2.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00;3.兰州大学基础医学院,甘肃兰州730000)利用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通过对阳性转化的工程菌XD3-hLyz诱导表达培养,发现当诱导时间为2h、温度为25℃时,能较大量诱导出具有生物活性的人溶菌酶,其理论质量浓度为0.228 1 mg/mL,平均活性为2 448  相似文献   
107.
活性氧化铁/石英砂吸附剂去除水体中的重金属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活性氧化铁/石英砂吸附剂的特点和制备方法。该吸附能有效去除水体中的重金属,包括阳离子、阴离子、重金属颗粒物及一些络离子,且容易再生,被吸附的金属可以回收。  相似文献   
108.
活性硅酸聚合硫酸铁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硅酸钠,硫酸和聚合硫酸铁为原料制备活性硅酸合硫酸铁,测定了ASPFS红外光谱,了Fe/Si摩尔比和水样PH值等因素对产品和除浊效果的影响当Fe/Si摩尔比为1.5时产品稳定性和除浊效果均较好。  相似文献   
109.
从红原县1#泥炭中提取腐植酸,测定了其E4/E6值和凝聚限度,讨论了腐植酸的分子结构特征、化学活性、改性、吸附性能、胶溶和胶凝,介绍了腐植酸的主要用途。  相似文献   
110.
采用间歇式摇床试验,研究了葡萄糖共基质条件下Fe^0-厌氧微生物体系中Fe^0投加量、pH值、染料初始浓度对活性艳红X-3B模拟废水脱色率的影响,比较了Fe^0-厌氧微生物、纯厌氧微生物及纯Fe^0 3种体系中废水的脱色效果。结果表明:Fe^0-厌氧微生物体系中初始浓度(50~500mg/L)对活性艳红X-3B的脱色率影响不大;而Fe^0投加量、pH值存在一个最佳范围;当Fe^0投加量为260mg/L,pH值为6.0,污泥浓度为0.35gVSS/L,停留时间约为30h时,体系中活性艳红X-3B的脱色率可达90%左右,比相同试验条件下纯Fe^0、纯厌氧微生物体系达到此脱色率所需时间分别缩短了约1/2、7/10。在Fe^0-厌氧微生物体系中,由紫外可见分光光度分析可推测活性艳红X-3B的脱色机理主要是其偶氮键发生断裂,生成苯胺和萘类物质,而且苯胺和萘类物质能得到进一步降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