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8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121篇
安全科学   124篇
废物处理   84篇
环保管理   105篇
综合类   532篇
基础理论   81篇
污染及防治   109篇
评价与监测   16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焚烧飞灰高温过程中重金属的挥发及其氯转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刘敬勇  孙水裕 《环境科学》2012,33(9):3279-3287
研究了垃圾与污泥掺烧后的焚烧飞灰在900℃、1 000℃高温处置过程中重金属(Cu、Zn、Pb、Cd)随不同停留时间的挥发特性,并研究了添加剂氯化物(CaCl2、MgCl2、NaCl、FeCl3、AlCl3)对重金属转化与挥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没有添加氯化剂情况下,污泥焚烧飞灰中不同重金属的挥发特性有较大的差别,其中Pb的挥发率超过80%,而Cu的挥发率<30%,重金属的挥发性大小依次为:Pb>Cd>Zn>Cu.热处置过程中重金属的挥发率受温度的影响较大,而停留时间的延长对重金属挥发促进效果较小,并且易挥发元素Pb和Cd表现尤为明显.飞灰中添加氯化剂后,重金属的挥发性有显著的改变,并且难挥发元素Cu和Zn的挥发性增加较Pb和Cd显著.随着Cl含量的增加,重金属挥发率有增加的趋势,但不同种类的氯化物对重金属氯转化差异较大,其中NaCl对重金属Cd、Zn和Cu挥发特性的促进效果小于其它氯化剂.研究结果为飞灰最大限度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回收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02.
A novel flocculant LA (lignin-acrylamide polymer), which was used as aid for aluminum sulfate and polyaluminum chloride in this study, was prepared by grafting acrylamide onto lignin that deriving from pulp and papermaking sludg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LA were measured by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The experimental outcome indicated acrylamide was grafted onto the lignin backbone successfully. The effects of LA addition were evaluated on coagulation performance and floc characteristics as a function of aluminum (Al) dosage, such as floc size, growth rate, strength and recoverability. Effects of different dosing sequences, Al dosed first and LA dosed first, were also investigated. LA used as coagulant aid markedly enhanced the removal efficiency of turbidity and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 especially at low Al dosages. The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 removal efficiencies of aluminum sulfate and polyaluminum chloride at the Al dosage range selected in this study were improved more than 30% and 5% by LA, respectively. LA dramatically enlarged floc size and it was in the order: Al dosed first 〉 LA dosed first 〉 Al. Floc strength and recoverability were also improved by LA. LA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in charge neutralization, adsorption and bridging in floc formation.  相似文献   
903.
通过原位实验比较了磷营养控制和藻存量削减2种方法对小型富营养化水体蓝藻水华形成早期的影响,测定了水体藻类群落结构、光合系统活性、水温、氮磷等参数的变化。结果显示:对照组水体藻类生物量从7.87 mg/L上升至14.25 mg/L,蓝藻在藻类生物量中所占比例由20%升高至40.8%,实验后期水体表面出现蓝藻局部堆积;磷营养控制组(添加钙盐)藻类生物量保持在7.539.18 mg/L范围,蓝藻所占比例低于30%,后期水华控制效果明显;施用除藻剂(铜盐)可使藻类生物量迅速下降到1.88 mg/L,同时蓝藻所占比例降低至10%以下,但绿藻在后期形成优势,藻类生物量回升并超过对照组。相关性分析表明各组藻类生物量的主要限制因子分别为水温(对照)、总磷浓度(磷营养控制)和铜离子浓度(藻存量削减)。总体而言,2种方法均在水华形成早期对小型富营养化水体的蓝藻水华起到了阻遏作用。  相似文献   
904.
金属有机框架MIL-53(Fe)可见光催化还原水中U(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闫增元  习海玲  袁立永 《环境科学》2019,40(4):1819-1825
U(Ⅵ)是放射性废液中铀的主要存在形式.将可溶的U(Ⅵ)还原为难溶的U(Ⅳ)是治理铀污染的有效方法.以溶剂热法合成了铁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IL-53(Fe).在表征了材料的结构及光响应特性基础上,开展了MIL-53(Fe)在可见光下催化还原水中U(Ⅵ)的研究.探究了空穴捕获剂种类、空穴捕获剂浓度、反应体系pH及催化剂用量等对U(Ⅵ)光催化还原的影响.结果表明,空穴捕获剂甲酸的加入可有效提高光催化反应的电荷分离效率.当甲酸浓度为1 mmol·L-1时,400 mg·L-1的MIL-53(Fe)在可见光下,2 h内对初始浓度为50 mg·L-1的U(Ⅵ)去除率达到80%;光电子能谱检测结果显示反应中有U(Ⅳ)生成,推测其主要反应机制是甲酸与MIL-53(Fe)的光生空穴反应产生强还原性的·COO-,将U(Ⅵ)还原为U(Ⅳ),从而实现对水中U(Ⅵ)的光催化去除.  相似文献   
905.
为解决集约化畜禽养殖废水处理工艺(厌氧-缺氧/好氧-缺氧/好氧)中普遍存在的出水NO3--N浓度超标的问题,试验将一株具有高效去除NO3--N能力的好氧细菌Pseudomonas mendocina LYX固定于丝瓜络,并制备成菌剂,研究其在最佳脱氮条件下对鸭场废水深度处理的强化效果.结果表明:①在C/N为5、培养温度为35℃、pH为8、ρ(DO)为3.45 mg/L的条件下,P.mendocina LYX达到最优脱氮效果.②固定化菌剂投加后,反应器中NO3--N和CODCr的去除率较菌剂强化前分别提高了40%和20%,ρ(NO2--N)提前达到峰值,反硝化进程被明显推进.③反应器运行至第17天时,污泥中好氧脱氮菌Pseudomonas的相对丰度由最初的0.03%升至8.50%,反应器内微生物多样性显著增加,此时,NO3--N和CODCr去除率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86%和79%.④反应器运行至第22天时,污泥中Pseudomonas的相对丰度降至0.59%,菌剂强化作用逐渐减弱,反应器中NO3--N和CODCr去除率基本与菌剂强化前持平,菌剂强化效果具有周期性.研究显示,固定化P.mendocina LYX菌剂有望在好氧条件下通过原位强化解决低C/N水质中的NO3--N污染问题,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06.
以降低成本、减少二次污染、提供多元化实验条件为主要出发点,开展GB 11914-89中氯离子掩蔽剂加入量和催化剂种类等优化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按比例加入的方式可以降低硫酸汞使用量,m[HgSO4]:m[Cl-]=10∶1即可达到有效掩蔽效果;在标准样品、地表水和一般废水的COD测定中,硫酸镍、硫酸铝钾和磷酸二氢锰作为硫酸银的替代物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建议最低加入量为4g/L。  相似文献   
907.
圈养的绿色     
张铭毓 《环境教育》2014,(12):84-85
正清脆的鸟鸣,淹没在城市的喧闹中。我透过窗户,看着对面的建筑物。那是一户民宅,大概有五六层的样子。每层的窗台上,都放满了盆栽,仙人掌、文竹、藤萝……细看之下,还有些许水滴在盆沿上熠熠反光。楼顶还支起了一棵葡萄藤,轻柔的枝丫在风中摇曳,勾起人的无限遐想。只是我突然有了一些疑惑,它们挤在这样的角落里会舒适么……回过头,我凝视着家中的那棵常青树。看着它稍稍蜷曲的叶片,我不禁喃喃:"也许这儿并不适合你……"城市在发展,科技在进步。各种原本应生长在  相似文献   
908.
多功能污水处理剂高铁酸钾的制备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多功能污水处理剂高铁酸钾的特性及其制备工艺和应用范围,讨论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铁盐浓度等条件对高铁酸钾产率的影响.确定的优化条件为氧化反应温度30℃±5℃,时间50 min,铁盐浓度30%,混合次氯酸盐为饱和溶液.  相似文献   
909.
我国镍资源相当稀少 ,利用低成本的废弃镍网、片角料生产高纯度、高附加值、经济效益可观的超细镍粉不仅可变废为宝 ,还减少环境污染。2 0 0 2年 1 0月 1 1日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就曾主持召开了江苏省江阴市镍网厂关于研制“废弃镍网、片资源回收与开发再利用技术”的评议会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超细镍粉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它主要应用于“焊工工艺材料领域、不锈钢领域、多孔材料领域等等。江阴市镍网厂研制的技术 ,采用中频炉熔融雾化法生产“超细镍粉”(镍含量≥ 99.8% ) ,粉度达 80 0目 ,且在 80 0目下可调。据专家介绍 ,一般情况下由…  相似文献   
910.
根据电石渣的化学性质讨论了综合利用途径:第一,用作建筑材料的原料,如利用电石渣烧制水泥熟料;第二,用于化工生产,如用电石渣代替石灰生产氯酸钾;第三,用于环境治理,将电石渣作为矸石山自燃的灭火材料、用电石渣处理酸性废水以及作为煤燃烧的固硫剂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