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9篇
  免费   120篇
  国内免费   340篇
安全科学   151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31篇
综合类   778篇
基础理论   185篇
污染及防治   112篇
评价与监测   14篇
社会与环境   12篇
灾害及防治   9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104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本文借助锥型量热计对制作软垫家具的材料进行小尺寸实验,获得了典型软垫家具面料、聚氨酯海绵填料及其组合件的燃烧性能参数。通过对实验获得参数的分析比较,认为面料对组合件燃烧特性的影响大,仅使用阻燃布就可以明显改善组合的火灾特性。  相似文献   
82.
通过室内模拟,采用单一变量控制不同的环境条件探究大桥水库消落带土壤中氮的释放规律.结果表明:温度升高促进大桥水库消落带土壤中氮释放,但酸碱度变化以及恒温恒振荡器搅动无显著性影响;发现在大桥水库消落带土壤中淤壤含氮量最高.  相似文献   
83.
84.
为探讨新兴底泥原位修复技术—原位洗脱技术对城市河流凉水河底泥中氮、磷释放的抑制作用,于现场采集洗脱前后样品并设计室内静态模拟实验,分析了实验期间洗脱组和对照组上覆水中NH_4~+-N、NO_3~--N、TN、PO_4~(3-)-P、TP浓度和释放速率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洗脱组释放第30天时,NH_4~+-N由底泥向上覆水中平均NH_4~+-N平均浓度为0.52 mg·L~(-1),较对照组下降了89.4%;PO_4~(3-)-P和TP平均释放速率较对照组降低了78.1%和83.0%,上覆水中TP平均浓度为0.22 mg·L~(-1),较对照组下降了68.1%。原位洗脱技术对底泥中NH_4~+-N、PO_4~(3-)-P释放的抑制作用主要通过对有机氮、磷物质的削减和水-沉积物界面还原环境的改善来实现。  相似文献   
85.
植物根系分解是养分元素进入土壤的重要途径之一.为了解径级对根系分解过程中养分元素释放的潜在影响,以川西亚高山针叶林中的粗枝云杉(Picea asperata)为对象,采用原位分解试验,研究云杉3个径级(0-2 mm,2-5 mm和5-10 mm)根系分解过程中钾(K)、钠(Na)、钙(Ca)和镁(Mg)元素的浓度、残留...  相似文献   
86.
热释放速率是反映火灾规模的重要参数,但高海拔低压地区可燃物燃烧的热释放速率测量一直未得到有效解决。为此,引入烟气管道流量分布系数,并对其进行低压修正,基于耗氧原理分析了低压条件下可燃物燃烧的热释放速率测量原理,提出了低压燃烧热释放速率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设计并搭建了低压燃烧舱模拟高海拔低压环境,开展了不同静态低压条件下的正庚烷池火试验,并对烟气管道流量分布系数与不同的静态环境低压进行线性关系、指数关系等拟合,发现试验工况压力下的流量分布系数与响应的环境压力呈指数函数关系,且拟合度高达97.2%。采用指数函数关系并根据能量守恒对试验测量出的低压热释放速率进行修正,误差不超过5%,表明该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87.
锂离子电池在生产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了对其热性能有更全面的了解,对锂离子电池放电条件下的热行为进行了探究。通过采集表面温度、电压、热释放速率等参数后对比发现,在可逆热与不可逆热的作用下,电池放电过程中存在明显的升温。此外,放电处理将导致电池出现更为明显的升温情况,更早发生热失控。最后,经过放电处理的锂电池在外加热源作用进而发生失控的实验过程中有着更剧烈的热失控行为,并最终释放较少的热量。  相似文献   
88.
通过室内模拟实验,探讨了在非水相硝基苯污染含水层的条件下,其在含水层中的迁移及释放规律。迁移规律表明,非水相硝基苯并非在含水层中直接进行垂向迁移,而是一方面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向含水层下部迁移,另一方面在地下水流的作用下随地下水同向运移,整体表现为随地下水流的侧向运移,并最终迁移至含水层底部。释放规律表明,非水相硝基苯在含水层迁移的过程中会向地下水大量释放,释放出的硝基苯在水流的作用下随地下水同向运移,污染源及迁移至含水层底部的非水相硝基苯均存在再次释放。  相似文献   
89.
研究了废旧冰箱聚氨酯(PUR)泡沫中所含的一氟三氯甲烷(CFC-11)总量,并对冰箱箱体切割过程、金属板剥离过程和PUR泡沫破碎后常温放置时的CFC-11释放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PUR泡沫所含CFC-11总量占PUR泡沫质量的20.06%;箱体切割和金属板剥离过程中的CFC-11释放量分别占PUR泡沫中CFC-11总量的0.75%和2.32%;常温放置到第15天时,0.5、1.0、4.0、8.0 mm 4种粒径PUR泡沫颗粒的CFC-11累计释放量分别占PUR泡沫所含CFC-11总量的4.75%、5.25%、5.42%、6.50%,均高于箱体切割、金属板剥离过程中的CFC-11释放量。  相似文献   
90.
为评价微生物在不同氧化还原环境下对含硫煤矸石中污染物释放的作用,通过设置氧化处理、氧化灭菌处理、还原处理和还原灭菌处理4组处理方式对煤矸石进行连续浸提实验,并测定0、1、3、6、9d后各处理煤矸石浸出液的pH、电导率(EC)、氧化还原电位(Eh)、总溶解性固体(TDS)、金属离子(Fe3+、Mn2+、Cu2+、Zn2+)和阴离子(SO2-4、F-)等特征污染指标。结果表明:氧化环境下,灭菌处理能抑制煤矸石氧化酸化,提高煤矸石浸出液的pH,降低浸出液EC、TDS,并明显降低煤矸石浸出液中Fe3+的溶出浓度,对Mn2+、Cu2+、F-和SO2-4等特征污染离子的溶出也有一定的抑制效果,且随着浸提时间的延长,这种抑制效应日趋加强;而还原环境下,灭菌处理却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还原环境对煤矸石中污染物释放的抑制作用。综上表明,灭菌与否对不同氧化还原环境下含硫煤矸石污染物的释放有重要影响。因此,可以通过工程手段调控矿山环境中微生物活性或类群,对含硫煤矸石污染进行有效的原位控制或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