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6篇
  免费   116篇
  国内免费   588篇
安全科学   258篇
废物处理   173篇
环保管理   255篇
综合类   1681篇
基础理论   93篇
污染及防治   559篇
评价与监测   32篇
灾害及防治   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130篇
  2014年   146篇
  2013年   146篇
  2012年   127篇
  2011年   120篇
  2010年   125篇
  2009年   129篇
  2008年   139篇
  2007年   164篇
  2006年   147篇
  2005年   140篇
  2004年   148篇
  2003年   177篇
  2002年   139篇
  2001年   110篇
  2000年   99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84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电磁场变化对聚合硫酸铁(PFS)的混凝性能有明显影响。利用自制的交流变频电磁感应磁化装置对PFS溶液进行磁化处理,以Zeta电位为指标,分析对比了磁化前后PFS的稳定性以及磁化效应的消滞时间;以黄河水为试验水样,以交变电磁场的电压、电流、频率、磁化时间及投药量为影响因素,进行了单因素及优化工艺研究。结果表明,PFS溶液静置0.5 h后进行混凝试验效果较好,磁化后PFS的稳定性提高27%,磁化效应能保持2.5 h。电磁场能明显增强聚合硫酸铁的混凝效果,PFS磁化混凝的最佳反应条件为:2%的PFS溶液投药量4 mL,电压100 V,频率150 Hz,电流0.7 A,磁化时间60 s。与常规处理相比,此条件下进行混凝试验的出水浊度由3.26 NTU降至0.27 NTU,COD由38 mg/L降至21 mg/L,且最佳投药量由7 mL降至4 mL。各因素影响混凝出水效果的主次关系为加药量、频率、电压、电流、磁化时间。  相似文献   
992.
<正>自吸过滤式呼吸防护用品,包括防毒面具、防颗粒物(尘)口罩等产品,在我国工矿企业应用极其普遍,是接尘、接毒作业人员呼吸防护的基本措施。由于自吸过滤式防护用品必须依靠使用者自主呼吸来克服过滤元件的阻力,呼吸阻力明显,使用者佩戴舒适性差。而动力送风过滤式呼吸器(Powered air-purifying respirator,缩写PAPR)依靠电动风机来帮助佩戴者呼吸,具有降低使用者呼吸负荷,改善使用者配戴舒适度,提高防护可靠性等突出特点,尤其适用于一些条件恶劣的高强度作业环境。由  相似文献   
993.
高倩  张崇淼  徐慧  王东升  门彬  张大为  罗柯 《环境化学》2019,38(7):1645-1655
探索利用在膜表面经过混凝预处理,调节膜-颗粒物作用行为的机制,从而改进超滤膜的净水效果是本文的研究核心.研究通过将AlCl_3及Al_(13)两种混凝剂形成的絮体以自然沉降的方式预先沉积在超滤膜表面,考察了对腐殖酸(HA)的去除情况及膜的净水行为.结果表明,使用Al_(13)混凝剂在膜表面沉积的絮体能更好的去除HA,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膜污染,而使用AlCl_3则会加强膜污染现象.随着Al_(13)混凝剂投加量从0.08 mmol·L~(-1)增加到0.18 mmol·L~(-1)时,对HA的去除率也从26%升高到34%,并在超滤膜表面形成预沉积层.在较高投加量0.18 mmol·L~(-1)时,Al_(13)混凝剂在膜表面形成的絮体分形维数(2.45)较AlCl_3(2.29)大,但Al_(13)形成的絮体粒径(300 nm)小于AlCl_3形成的絮体粒径(600 nm),致使在膜表面形成的沉积层相对致密.Zeta电位分析结果表明,Al_(13)混凝剂较AlCl_3混凝剂具有更高的正电荷,较易吸附负电性的HA分子,因此去除HA效果更好,提高膜通量程度更大.  相似文献   
994.
对氢氧化镁混凝过程应用于活性黄X-R废水脱色进行了研究,考察了p H值、药剂投加量、搅拌速度和时间对活性染料废水色度去除率的影响,同时运用i PDA在线监测系统对混凝过程中染料废水的絮体形成进行监测,并进一步探求了不同搅拌条件对絮体生长特性和混凝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色度去除率,其最佳p H值为12.0,在p H为11.5和12.0时最佳药剂投加量分别为144,216 mg/L。搅拌过程中快速搅拌最佳速度为200 r/min,时间为40 s,慢速搅拌最佳速度为40 r/min,时间为10 min。搅拌条件对混凝过程至关重要,搅拌速度和时间增加都会对絮体形成及增长产生负面影响。根据Zeta电位的变化可知,混凝的主要机制是电荷中和及吸附。  相似文献   
995.
针对电解铝烟气干法净化系统中袋式除尘器滤料遇到的高温、酸腐蚀及颗粒物过滤的问题,选用3种滤料进行了耐温、耐酸腐蚀、过滤特性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3种滤料在130℃、24 h下,经、纬向尺寸收缩率分别80%;当过滤风速为1 m/min时,对粒径≤2.5μm颗粒物的分级过滤效率为53%~92%;覆膜滤料的过滤阻力在集尘和清灰后,都高于其他滤料。  相似文献   
996.
信息与动态     
叶晶菁 《化工环保》2012,(4):315+385
含盐废水处理系统Chemical Engineering,2012,119(4):13一项包含了电混凝和多级闪蒸的6级水处理工艺可用于污泥及含盐废水(如油气井水力压裂废水)的处理以及脱盐。该工艺由美国Clleen Waterand Power公司开发,称为Clleen Frac端到端系统。  相似文献   
997.
对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 ,常采用重量法。采样滤膜应放置在一定温度和湿度的平衡室内 2 4h ,并在此平衡室内进行称量。但目前有许多三、四级环境监测站并不具备如此的称量条件 ,往往在温度、湿度不恒定的条件下称量 ,导致滤膜称量的结果误差较大。为减少称量环境对称重的影响 ,通过多次实践 ,应用空白滤膜修正法 ,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1 称量操作采样前 ,先将滤膜编号 ,在天平室自然环境中平衡 2 4h ,再将各张滤膜称量并记录 ,抽取其中 1张作为对照空白滤膜。采样后取回的样品滤膜 ,需在天平室和对照空白滤膜再同时平衡 2 4h后称量。若…  相似文献   
998.
建立了同时测定水中5种氯酚类化合物的离子色谱紫外检测法。水样经0.45μm水相针式滤器过滤后,以250 nm为检测波长,5%的氨水甲醇-1%的硫酸铵溶液(V∶V=80∶20)为流动相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2-氯酚质量浓度为0.1~1.6 mg/L,其余4种氯酚质量浓度为0.01~0.16 mg/L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均>0.999;2-氯酚和2,4-二氯酚的检出限分别为0.03和0.004 mg/L,其余3种氯酚的检出限为0.003 mg/L。低、中、高3种加标浓度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94.1%~100.8%,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5%~9.9%。该方法前处理简单,灵敏度、准确度和精密度均较好,适用于基层检测机构对生活饮用水中5种氯酚类化合物的日常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999.
对染料废水脱色处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以物化处理工艺中的混凝法来处理印染废水,即用高效脱色剂与聚合氯化铝(PAC)和助凝剂聚丙烯酰胺(PAM)混凝来处理,从而考察了PAC的用量、废水的酸碱度和脱色剂的加入量对废水脱色效果的影响,从而得出最佳实验条件.结果表明:在500 mL废水中,当废水酸碱度在7.5~8.5之间,PAC的用量在1.0~1.75 mL之间,高效脱色剂的用量在1.0~1.5 mL之间时,废水脱色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00.
采用臭氧-混凝联用(臭氧与混凝剂同时投加)和预臭氧混凝(预臭氧后待水中臭氧浓度为0后再投加混凝剂)两种方式处理水样,分析其氧化、混凝效果和消毒副产物生成势(DBPFP)等的差异,研究臭氧-混凝交互作用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联用和预臭氧混凝效果之间存在明显差异.联用工艺中臭氧与混凝剂间发生交互作用,导致混凝剂水解形态分布发生改变是影响混凝效果的重要原因.联用处理后水样的浊度高于预臭氧混凝,主要原因之一在于臭氧降低了混凝剂水解形态分布中Alb的含量;Cl-DBPFP低于预臭氧混凝出水,是混凝剂Al Cl3及其某些水解形态对臭氧具有催化氧化的作用,促进了消毒副产物前驱物的氧化降解所致.联用对MCAA和CF生成势的去除效果显著强于预臭氧混凝,其中MCAAFP分别为5.6μg·L-1和16.9μg·L-1,CFFP分别为12.5μg·L-1和24.1μg·L-1.臭氧与混凝剂交互作用显著影响混凝效果及消毒副产物的生成,是臭氧和混凝配合使用安全性研究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因而,相关科研和实际水处理工艺中必须明确预臭氧及混凝剂投加位点和相对次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