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16篇
  免费   1144篇
  国内免费   3471篇
安全科学   1526篇
废物处理   92篇
环保管理   274篇
综合类   6437篇
基础理论   837篇
污染及防治   564篇
评价与监测   199篇
社会与环境   142篇
灾害及防治   160篇
  2024年   256篇
  2023年   866篇
  2022年   789篇
  2021年   722篇
  2020年   564篇
  2019年   584篇
  2018年   292篇
  2017年   272篇
  2016年   275篇
  2015年   402篇
  2014年   513篇
  2013年   392篇
  2012年   508篇
  2011年   511篇
  2010年   377篇
  2009年   494篇
  2008年   413篇
  2007年   458篇
  2006年   394篇
  2005年   257篇
  2004年   210篇
  2003年   106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82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为考察凹凸棒黏土对水体和底泥中Cr(Ⅵ)污染治理与修复效果,通过实验室模拟试验,运用Langmuir和Fr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及准一级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研究了天然凹凸棒黏土对水体中Cr(Ⅵ)的吸附特性,并研究了pH对吸附过程的影响及凹凸棒黏土对底泥中Cr(Ⅵ)金属形态的影响,通过XRF(X-射线荧光光谱仪)和SEM(扫描电镜)确定凹凸棒黏土的化学组成和微观形貌结构.结果表明:天然凹凸棒黏土内部呈纤维状且多孔隙,成分中含有铁、铝、钙等元素,吸附后的材料中发现了Cr元素;Langmuir-Fr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R2=0.996)和准一级动力学模型(R2=0.993)较好地拟合了凹凸棒黏土对Cr(Ⅵ)的吸附热力学与动力学过程,动力学模拟的Cr(Ⅳ)平衡吸附量及实测值分别为1.38和1.37 mg/g.溶液pH对Cr(Ⅵ)的吸附具有影响,其最佳pH为3,此时吸附率最高,为85.80%.研究显示,向底泥中添加凹凸棒黏土能促使Cr形态由不稳定态(酸溶态和铁铝还原态之和)向稳定态(可氧化态和残渣态之和)转化,从而达到修复底泥中Cr(Ⅵ)污染的目的.   相似文献   
222.
为提高煤矿井外因火灾风险评价的合理性,将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与灰色聚类评估法结合运用到煤矿井外因火灾评价中。根据煤矿井外因火灾发生的特点,从消防安全管理、矿井引火源、煤矿防灭火、消防应急救援四个方面建立煤矿井外因火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采用FAHP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并引入改进的基于中心点的三角白化权函数,建立了煤矿井外因火灾风险的灰类-FAHP评价模型;利用该评价模型对河南某煤矿井的外因火灾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煤矿井的外因火灾风险水平处于较安全状态,其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表明该方法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23.
针对应急物流突发性、非周期性和层次性的特点,提出应用层次任务网络(HTN)规划方法来求解复合型应急物流配送问题。为了使HTN规划能够快速地识别应急物流领域知识,设计了战术推理过程和操作优化过程,即战术推理过程通过逐层分析将配送任务目标细分,不断增加新参数对识别出的特征进行记录,并归类梳理应急物流需求;操作优化过程通过调度模型匹配选择配送方式和优化策略,得出具体的行动方案。在HTN规划器SHOP2的基础上开发了HTN规划方法的应用程序,用来求解荆江防洪中的应急物资配送问题,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较好地实现应急物资配送中战术决策和操作决策的无缝对接,可扩展性好、响应速度快,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24.
阐述了GHS产生的背景及其在减少化学品事故,提高化学品安全管理水平,消除贸易壁垒,降低监管、企业成本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介绍了GHS国内应用情况,对国内推行GHS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25.
环保类项目主要价值体现为环境效益,清洁生产中高费方案分析中,单纯分析经济费用效益,经常为不可行方案.文章以污水处理厂3个不同的清洁生产方案(增加化学除磷、污泥深度脱水、增加除臭设施)为例,对他们的环境效益进行了货币化估值,并将AHP确定权重的方法引入环境影响货币化估值中,对纳入环境价值的方案分析其内部收益率,从而分析清洁生产中方案的可行性.分析得出化学除磷和污泥深度脱水的内部收益率分别为12.89%和13.54%,具有可行性,因此优选实施污泥深度脱水方案.  相似文献   
226.
空气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类的出行和健康,创建便于查询的空气质量显示系统,可以使人们简单直观的了解当日的空气质量指数(AQI).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微信"逐渐成了人们日常通信的重要工具.本系统利用物联网技术与微信公众平台相结合,提出了空气质量显示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案,来建设空气质量显示系统.该系统可从各个区内监测点得到空气质量指数数据,进而将每日各个时段的空气质量指数(AQI)以动态图的方式直观清晰的展示给用户,为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方便.  相似文献   
227.
本文选取了索氏提取、自动索氏提取、压力流体提取、微波提取和超声提取5种常用的土壤提取方法,以苯并(a)芘为例对提取的效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这5种提取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方面都没有显著性差异,都是适合土壤中苯并(a)芘的提取方法。在精密度方面,压力流体提取法和超声提取法略优于其他方法。在加标回收率方面,索氏提取和压力流体提取法略优于其他方法。5种提取方法提取有证标准物质,测定结果的平均值全部在置信区间内。在实际工作中,可以根据实验室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228.
间歇曝气SBR与传统SBR处理养猪沼液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采用间歇曝气序批式反应器(intermittently aerated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IASBR)和传统序批式反应器(SBR)处理养猪沼液,研究进水中化学需氧量(COD)与总氮(TN)比值(COD/TN)和运行负荷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进水COD/TN约为2.2、氨氮负荷为(0.12±0.04)kg·(m3·d)-1时,IASBR中的氨氮、TN和有机物去除率分别为97.2%±4.4%、81.5%±7.5%、88.5%±2.4%,优于SBR的78.3%±19.6%、79.8%±4.9%、86.6%±3.2%;当氨氮负荷提高至(0.18±0.02)kg·(m3·d)-1时,IASBR中的氨氮、TN和有机物去除率略有降低,分别为92.4%±7.3%、77.5%±5.3%、86.4%±2.2%,但仍然优于SBR中的相应去除率78.1%±15.4%、61.8%±11.2%、81.8%±5.6%.在氨氮负荷为(0.20±0.01)kg·(m3·d)-1下,提高进水COD/TN至约3.0,则IASBR和SBR的污染物去除能力较进水COD/TN为2.2时有显著提升,IASBR中氨氮、TN和有机物去除率分别达到99.6%±0.2%、91.5%±2.9%和92.0%±0.9%,仍然高于SBR的90.2%±1.4%、83.0%±1.9%、90.2%±0.5%.总体而言,相较SBR,IASBR对TN和氨氮的去除更高效、耐冲击负荷能力更强,因此对养猪沼液等低碳氮比的废水更为适用.  相似文献   
229.
利用含Cu(Ⅱ)废水强化微生物燃料电池处理含Cr(Ⅵ)废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熊晓敏  吴夏芫  贾红华  雍晓雨  周俊  韦萍 《环境科学》2017,38(10):4262-4270
采用双室微生物燃料电池(MFC)反应器,考察了不同Cr(Ⅵ)/Cu(Ⅱ)浓度配比和外电阻条件下添加Cu(Ⅱ)对MFC阴极去铬的影响.结果表明,MFC阴极处理Cr(Ⅵ)废水时,添加一定浓度的Cu(Ⅱ)废水能提高MFC阴极去铬的效率,且添加Cu(Ⅱ)的浓度越高,提高的效果越明显.在所设置外电阻(10、500、1 000、2 000Ω)条件下,随着外电阻的降低,Cu(Ⅱ)对MFC阴极去铬的强化作用越明显.最终在Cr(Ⅵ)/Cu(Ⅱ)质量浓度配比1∶4,外电阻10Ω时,MFC阴极Cr(Ⅵ)的去除率达91.00%,较单独去铬时(39.13%)提高了132.57%.对反应后的电极进行扫描电镜附加能谱分析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表明,Cr(Ⅵ)在阴极的还原产物为不导电Cr_2O_3,其附着于电极表面引起电极导电性能下降,而添加Cu(Ⅱ)后其在阴极还原为Cu和Cu_2O,该产物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电极导电性能,缓解Cr_2O_3沉积造成的阴极钝化,从而强化了MFC阴极去铬的效率.  相似文献   
230.
孙延芳  韩晓宇  张树军  李星  曹相生 《环境科学》2017,38(10):4302-4308
为保证出水水质稳定并提高氨氮去除率,实现CANON工艺的优化,利用SBR反应器进行了基于实时控制技术的CANON工艺稳定性研究.试验过程中,温度控制在30℃±1℃,pH 7~8,通过反应过程中氨氮、硝态氮、亚硝态氮和pH、DO、ORP的变化规律,制定了可行的实时控制策略.结果表明,进水氨氮浓度为917~1 540 mg·L~(-1)时,以6 mg·L~(-1)的剩余氨氮浓度作为控制参数可以满足工艺稳定性的要求,但氨氮传感器存在费用昂贵和误差较大等问题.采用pH、DO和ORP曲线的平台和特征点作为自控参数,可以维持CANON工艺的长期稳定运行,保证氨氮去除率平均维持在99%以上且出水水质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