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4篇
  免费   122篇
  国内免费   110篇
安全科学   942篇
废物处理   73篇
环保管理   69篇
综合类   672篇
基础理论   44篇
污染及防治   57篇
评价与监测   26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98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132篇
  2013年   96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63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11.
高压热水液化厨余垃圾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高压热水为反应媒体处理厨余垃圾,得到液、气、固3种产物,并用GC-MS、GC-TCD和元素分析的方法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技术处理厨余垃圾在实现减量化(达90.6%)和无害化的同时,可以达到资源化的目的。得出最优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400℃,压力21.2 MPa,反应时间为40 min,优化的条件下固、液、气3种产物收率分别为21.5%、55.0%和5.2%。此外,对主要典型产物的形成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2.
依据煤炭加工转换、燃烧脱硫和烟气脱硫技术,分析了广西合山燃煤的二氧化硫污染状况,并提出了可行性脱硫的技术。  相似文献   
113.
中国煤电和核电的环境影响与健康风险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煤电与核电的环境影响和健康风险从全燃料链角度进行比较 ,结果表明 ,煤电燃料链的环境影响和健康风险比核电燃料链大。  相似文献   
114.
为实现煤泥水减量化,分析了初沉池、调节池和澄清池的煤泥粒径,研究了微滤目数、C-PAM添加量和压滤时间对煤泥脱水的影响。结果表明:初沉池、调节池和澄清池中颗粒物的平均粒径分别为145.1μm、103.2μm和91.9μm,初沉池和调节池中存在大于830μm的颗粒物,最大粒径超过1 200μm;三池中,粒径小于45μm的颗粒物超过20%; 20目微滤可有效去除830μm以上的颗粒物,投加15 mg/L C-PAM进行絮凝可有效去除45μm以下的颗粒物,二者共同作用可提升泥饼含固率。在进水悬浮物不超过3 000 mg/L的条件下,煤泥水进入隔膜压滤机压滤的时间不应低于40 min;当进水悬浮物超过5 000 mg/L时,压滤时间不应低于30 min。煤泥水经微滤+机械浓缩+隔膜压滤工艺处理后,泥饼含固率大于70%,煤泥水减排量超过90%。  相似文献   
115.
稠油废水生物处理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有机聚合物和石油烃类物质是稠油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应用辽河油田锦采污水处理厂稠油废水中筛选分离出的菌株B0501,分析其在稠油废水生物处理过程中对废水CODCr的去除作用,研究了不同温度,pH,水力停留时间以及添加氮、磷营养盐等条件下微生物对废水CODCr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稠油废水中投加的外源微生物B0501提高了废水中CODCr的去除率;接种后,废水在30 ℃,pH为7.5,水力停留时间为216 h,添加氮、磷营养盐(ρ(氮)/ρ(磷)为5.63)的条件下,废水CODCr去除率大幅度提高,其ρ(CODCr)满足国家污水综合排放一级标准(GB 8798-1996).经形态观察和生理生化反应鉴定,菌株B0501为液化金杆菌(Aureobaterium liquefaciens).   相似文献   
116.
为了探究煤与瓦斯突出过程中煤体层裂演化特征,利用自主研制的煤与瓦斯突出实验模拟系统,研究突出过程中煤体层裂结构特征、煤体裂隙厚度演化特征和煤体质点运动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轴向应力0.9 MPa、瓦斯压力0.4 MPa时,煤体层裂发展时间持续85 ms,煤体共计出现11处裂隙。层裂从煤体后方的弱构面出现并向前方发展,其位置大多集中于突出腔体中后部,煤体层裂形式均为纵向贯通,在第9处出现最大纵向断裂裂隙。煤体裂隙总厚度约为75.6 mm、单处裂隙平均厚度约为8.4 mm,二者均呈现随时间递增的趋势。层裂过程中煤体单处裂隙厚度并不都是沿程递增的,部分煤体中部裂隙厚度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特征。煤体的运动表现为靠近突出口端的运动速度更快、运动距离也更长。研究结果可为揭示煤与瓦斯突出层裂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7.
选取河南某低阶煤热解废水处理典型工艺流程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各单元对芳香化合物的降解特性。通过降解效能对比发现,SBR工艺对酚类(96.13%)和氮杂环类化合物(78.13%)的降解能力最高,故其为芳香化合物降解的核心单元。通过凝胶色谱、紫外-可见光光谱和三维荧光光谱对全流程废水特性的表征,推测出其分子质量在3 kDa左右,荧光峰在Ex/Em=(300~370) nm/(400~450) nm的腐殖酸物质是煤热解废水关键的难生化物质。各单元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废水处理效果不佳的原因在于酸化、气浮、好氧及强氧化单元。在此基础上,根据最新研究结果和成功案例对现有工艺提出了针对性改进方案。以上结果可为类似的废水处理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8.
1前言1.1瓶装液化石油气组分较复杂,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液化石油气是城镇燃气的主要类别,居民用户使用较多,其主要成分为内烷、丁烷以及其他烷系或烯类等,还含有少量硫化物和游离水。一般来讲,气态的液化石油气密度约为空气的2倍,易积聚、不易扩散,当空气中液化石油气的浓度达到1.5%~9.5%时,遇到点火源极易引发爆炸。  相似文献   
119.
针对时间因素对钻屑瓦斯解吸指标K1测定结果的影响,采用恒温瓦斯放散试验深入分析钻屑瓦斯解吸指标K1测定理论的准确性,总结因时间因素导致K1值测定误差所带来的现场问题。研究结果表明:K1值的测定误差与时间关系密切,测定启动时间越晚,误差越大;测定启动时间由第1 min延后至第2 min,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最大值分别增加0.081 cm3/(g·min1/2)和2.20%;高瓦斯压力条件矿井或煤层的局部高瓦斯压力区域、构造煤发育区的钻屑瓦斯解吸指标K1值测定结果偏低,测定误差偏大。研究结果可为煤与瓦斯突出预测水平的提升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0.
朱豪  牛会永  李芳  李石林 《安全》2018,39(2):17-19
通过调研国内外文献,分析和总结了煤二次氧化特性的宏观和微观实验研究现状及防灭火技术现状,从气体浓度、耗氧速率、特征温度、放热强度、官能团等方面综合论述了遗煤二次氧化的自燃特性及变化规律,指出了遗煤二次氧化的研究方法和遗煤自燃防治措施的新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