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9篇
安全科学   14篇
环保管理   12篇
综合类   64篇
基础理论   10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评价与监测   20篇
社会与环境   10篇
灾害及防治   1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广州市PM10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广州市的空气颗粒物污染呈逐年加重趋势,因此利用2001-2004年广州市空气自动监测点(国控点)监测的PM10日平均质量浓度资料,分析了广州市PM10的时空变化特征.统计结果表明,广州市PM10年平均质量浓度逐年递增,月平均质量浓度和季节变化趋势也较明显,秋冬季节污染较重,春夏季节污染较轻;污染较重的是海珠区和黄埔区,污染较轻的为越秀区、天河区和花都区;主成分分析显示各监测点对广州市PM10污染的贡献相当,不同监测点之间PM10质量浓度的变化主要受大尺度上的天气现象影响.  相似文献   
92.
扬州市区大气环境污染特征分析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扬州市区“八五"期间大气环境监测数据为基础,评价了大气环境质量的现状,分析了大气污染特征及其产生原因,揭示了污染变化规律,指出了市区大气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市区大气污染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93.
分析某铁路企业职工死因构成和顺位情况,为制定工作场所健康促进策略提供依据。收集20142018年某铁路企业职工死因监测资料和人口数据,按照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进行死因编码,计算死亡率、死因构成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142018年该铁路企业职工年均死亡率为190.22/10万;男性、女性年均死亡率分别为214.56/10万、60.49/10万,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χ^2=74.83,P<0.001);死因前5位依次为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病、伤害和中毒、呼吸系统疾病。进而结合该企业职工死亡以恶性肿瘤居首、心脑血管疾病次之,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死亡职工绝大多数发生在40~60岁之间等特征,提出制定针对不同人群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开展健康管理与健康促进是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94.
利用2017年4月1日~2019年3月31日万盛经开区万东北路站点的空气质量日均值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万盛大气污染具有很强的季节变化特征,冬半年主要污染物为PM 2.5,夏半年主要污染物为O 3,冬半年污染重于夏半年,颗粒物污染重于O 3污染。万盛污染以轻度污染为主,仅有冬季会出现中度以上污染天气,其首要污染物均为PM 2.5。利用多元回归模型和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RIMA)建立了万盛PM 2.5、PM 10与O 3的预报模型。通过对模型得出的预报值与实况值的比较来看,预报与实况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可以较好的指示未来AQI的变化趋势。多元回归预报模型中,O 3的预报效果要远好于PM 2.5和PM 10;而ARIMA预报模型三者预报效果接近。总体来说,ARIMA(p,d,q)预报模型对颗粒物污染的预报效果要远好于多元回归预报模型,而O 3则两种模型预报效果接近。  相似文献   
95.
骆马湖水体氮污染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骆马湖2005年水质监测,并结合近几年的监测资料,对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氮是骆马湖水体的主要污染指标之一,主要是总氮、氨氮和硝酸盐氮污染,其主要污染特征是入湖河流、降水、围网养殖和点源带来的污染。针对实际提出了骆马湖整治的建议。  相似文献   
96.
“十一五”期间上海市金山区环境空气污染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金山区2006-2010年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综合评价,找出"十一五"期间金山区环境空气中主要污染物变化规律及环境空气主要污染特征,并进行污染趋势分析,就环境空气中TSP和PM10以及SO2、NO2和酸雨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探讨,均具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97.
沉积物污染特征分析的未确知聚类-对应分析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现有未确知聚类的不足,将聚类有效性函数引入聚类算法中,通过与对应分析方法的综合集成,建立了未确知聚类-对应分析(UC-CFA)模型,并以加速遗传算法优化计算最佳聚类数目、聚类中心以及聚类点(包括污染指标和采样点)隶属于聚类中心的隶属度. 以安徽巢湖塘西河口湿地为研究对象,采用UC-CFA模型对沉积物污染特征进行聚类分析,将所有聚类点划分为4类,即Cd-有机质联合污染区,高磷污染区,Cu-Zn-Pb-Cr复合污染区以及高氮污染区等. 实例研究表明,对于沉积物污染特征分析,UC-CFA模型具有适用性.   相似文献   
98.
以哈密市1988—2006年经济增长(GDP)和大气环境质量数据为研究对象,分析各类典型大气污染指标与人均GDP之间的关系,建立哈密市大气环境污染物排放浓度与人均GDP增长之间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哈密市SO2、NO2、TSP排放浓度与人均GDP增长之间基本符合标准的倒“U”型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特征。  相似文献   
99.
2006年4-7月,通过在广州市两条交通主干线上设点监测、采样分析,对城市路面径流COD污染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市区和郊区路面径流COD浓度均超过<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规定的二级排放阈值;城市不同地区的COD负荷有较人差异,市区路面径流COD浓度高丁郊区,COD污染物质积累速度高于郊区;雨前干燥期是路面COD物质积累的重要影响因子;路面径流中COD浓度随降雨-径流过程呈现规律性变化,且径流COD与SS浓度具有显著相关关系;城市路面径流COD存在初期冲刷现象.  相似文献   
100.
交通事故处理实践中,时常出现肇事者指认他人是驾驶人的情形,尤以肇事车辆只有2名驾乘人员,且1人死亡的案件居多。在办理此类案件的过程中,多因办案民警缺乏辨认、提取、应用痕迹物证的技能,加上公安交警部门缺乏相应的技术鉴定手段,致使无从查证肇事驾驶人的真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