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43篇
综合类   138篇
基础理论   5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31.
给出了清洁生产的定义:论述了开发和推广清洁产品的意义和为此所作的努力:归纳了产品生态设计的基本概念及其实施的主要途径。这些途径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与补充的,其中最主要的是要满足产品设计的环境准则,即要在产品的生命周期中体现污染预防的思想。  相似文献   
132.
133.
134.
为了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有益于环境保护的生产和消费,顺应绿色贸易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国家环保总局建立了中国环境标志制度并组织推动其发展。  相似文献   
135.
税永红  周宇 《四川环境》2006,25(3):119-122,126
消费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资源消耗的过程。随着地球上有限资源被不断地消耗,因消费而引起的环境污染也日益严重,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摆在了人们弱面前。本文介绍了绿色消费及其产生的背景,简析了目前中国的消费现状及国内外绿色消费与环境标志产品,提出了促进中国的绿色消费和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6.
环保小百科     
《环境教育》2006,(4):60-62
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 1970年4月22日,由美国哈佛大学学生丹尼斯·海斯发起并组织的环境保护活动,犹如星火燎原。全美国共有2000多万人参加,约1万所中小学,2000所高等院校和全国的各大团体参加了这次活动,这一天就成了第一个地球日。 1972年全国人类环境会议  相似文献   
137.
根据国家环保总局和财政部联合发布的《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和首批《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清单》(以下简称《采购清单》)要求,2007年1月1日起将首先在中央一级预算单位和省级(含计划单列市)预算单位实行,2008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这表示我国将逐步推广政府绿色采购制度。  相似文献   
138.
姜宏 《环境教育》2007,(5):54-58
中国环境标志是一种证明性商标,表明获得该标志的产品质量优、健康和环境保护优。发展中国环境标志旨在帮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形成绿色消费习惯;促进企业合理使用资源和能源,开发和生产双优产品。党中央提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目标。十多年来,中国环境标志发展的有益实践,引发了人们对绿色消费与绿色经济的思考和关注,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加快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提供了帮助。今天,中国环境标志产品已经形成了21000多个规格型号、约每年1000亿元人民币的产品群体。中国环境标志把科学消费、绿色消费理念发扬光大,开拓了“科学消费,始于中国环境标志;绿色消费,首选中国环境标志”的新境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姜宏  相似文献   
139.
利剑 《环境教育》2007,(5):61-62
自从1993年中国环境标志诞生以来,我国环境标志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环境标志产品的种类和数量逐年扩大。目前共有1300多家企业生产的23000多种规格的产品获得了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  相似文献   
140.
环境标志是产品和环境相关的一种证明.它最早可追溯到1977年,由原联邦德国内政部长(当时环境事务由内政部负责)和各州的环境保护部长决定采用的,也叫“蓝天使”标志.1978年原联邦德国首先准许使用环境标志的产品有六类,到1979年有48个环境标志被授予各种产品,1992年约有71个不同类别的3500种产品获得环境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