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4篇
安全科学   7篇
环保管理   5篇
综合类   62篇
基础理论   14篇
污染及防治   14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城市污水再生处理过程中壬基酚的迁移转化行为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SPE—GC—MSD-SIM方法,分析了壬基酚在污水再生处理全过程中的迁移转化行为与归宿。研究表明,在污水二级生物处理流程中,壬基酚主要来源为原污水和泥区回流液;壬基酚的去除途径有一沉池生污泥的吸附迁移作用和曝气池单元的生物降解转化作用,其中一沉池生污泥的吸附去除29.8%,曝气池生物降解54.4%,NP总去除率为84.2%。絮凝、过滤和消毒的污水再生深度处理工艺对壬基酚的迁移转化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62.
在人工合成化学品日益繁多的今天,环境激素因其对动植物以及人类健康的威胁而倍受关注。环境激素在环境中普遍存在,不仅对生物的繁殖具有一定影响,而且还对生物的许多行为和感知能力产生影响。本文简述了环境激素的概念、特点和分类,总结了环境激素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并阐述了其作用产生机理,探讨了环境激素物质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63.
斑马鱼在环境检测领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斑马鱼易饲养、易管理,体外受精和体外发育,可常年产卵、孵化,因此早期被作为模型动物广泛用于生物学研究中.近年来,随着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迫切需要有效、全面的环境监测手段和方法.斑马鱼或其转基因品种就是非常好的环境监测首选生物.因其对许多环境污染物十分敏感,可实时检测进入水环境的污染物.对斑马鱼在水体中重金属毒性、环境激素...  相似文献   
64.
应用食蚊鱼细胞色素P450芳香化酶基因(CYP19α)、卵黄蛋白原基因(VTGα)和雌/雄激素受体基因(ERα/ARα)m RNA转录水平为指标,评价广州海珠涌和黄埔涌食蚊鱼受环境激素物质干扰产生雌/雄性化效应的现状。结果显示,海珠涌宝岗大道段(BG)、洪德路段(HD)和黄埔涌赤岗路段(CG)、苗艺路段(MY)采样点雌鱼性腺CYP19αm 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雌鱼肝脏VTGαm RNA的表达水平在夏冬两季CG点都显著升高,但在BG、HD和MY点的表达水平在冬季则显著下降;夏冬两季雌鱼雄激素受体ARαm RNA表达水平在各点都显著升高。雄鱼性腺CYP19αm RNA表达水平在各点都无明显差异,但CG点在夏季显著升高,而MY点在冬季则显著下降;雄鱼肝脏VTGα和雌激素受体ERαm RNA表达水平分别在各点都显著升高,但夏季MY点和冬季HD、MY各点无明显差异。结果表明,雌性食蚊鱼的VTGα和CYP19α基因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ERα较对照REF明显升高,表现出雄激素效应;雄性食蚊鱼VTGα和ERα转录水平较对照REF显著升高,CYP19α基因无显著性差异,表现出雌激素效应。生活在广州海珠涌和黄埔涌中的食蚊鱼受雌/雄激素物质干扰明显,表明河涌中环境激素污染严重。  相似文献   
65.
长江中下游环境激素效应的污染特征及生态风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活污水和养殖废水排放导致受纳水环境中激素类物质的污染,对水生生物产生不利影响。分别利用嵌入雌激素受体和雄激素受体的基因重组酵母菌测定了长江中下游流域不同时期水体和沉积物中4种环境激素效应,即雌激素效应、抗雌激素效应、雄激素效应和抗雄激素效应。结果表明,雌激素效应污染最为普遍,在地表水和沉积物中检出率均超过50%,水体和沉积物的最高浓度分别为2.05 ng·L~(-1)雌二醇当量(EEQ)和0.43 ng EEQ·g~(-1)。其他3种激素效应在水体和沉积物介质中的检出率均低于雌激素效应,按总体检出率来看:抗雄激素效应雄激素效应抗雌激素效应,3种激素效应在水体中最大检出浓度分别为144μg·L~(-1)氟他胺当量(FEQ)、37.9 ng·L~(-1)二氢睾酮当量(DEQ)和103μg·L~(-1)他莫西芬当量(TEQ),在沉积物中分别为53.6μg FEQ·g~(-1)、12.0 ng DEQ·g-1和51.5μg TEQ·g~(-1)。环境激素效应的浓度分布在水体中均呈现季节性的差异,雌激素效应的区域性高值位于武汉段、鄱阳湖口和芜湖-南京段,其他3种激素效应没有明显的高污染区域。环境激素效应与当地人口数量、有机质、氨氮等呈现一定相关性,表明环境激素效应与人类活动排放密切相关。雌激素效应仅在鄱阳湖口点位具有高风险,其他区域为中等风险,雄激素效应无高风险区域。研究结果有助于认识长江中下游区域的环境激素效应污染态势,为相关污染控制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66.
环境激素的内分泌干扰机制及其对人体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环境激素问题的调查研究标志着地球环境时代的到来。重点讨论了环境激素的分类、特征及其内分泌干扰机制,并涉及了环境激素对人体的影响,以期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加强这方面的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67.
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广泛用于塑料产品、皮革、建筑材料、个人护理产品、洗涤剂、油漆和药物等产品中。作为最常用的增塑剂,DEHP一直是备受关注的人工合成物。本文在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述分析了DEHP的危害、分布和生物降解等,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思路。许多动物实验研究结果显示,DEHP具有生殖发育毒性、免疫毒性、胚胎毒性、肝脏毒性及致癌性等多种毒性,并具有引起甲状腺素代谢改变的类雌激素活性。虽有针对 DEHP 与乳腺癌、胰腺癌、睾丸癌、呼吸系统癌症和多发性骨髓瘤等的关系之间的研究,但无足够证据表明 DEHP 会导致人类患上这些癌症或其他疾病。由于人体实验数据的严重缺乏,DEHP对人体的毒性并未得到完全确认,因此WHO将DEHP列为2B类物质,意为可能的致癌物质。作者认为DEHP的人体毒性实验是有关DEHP研究的前提和首要任务,因此建议对DEHP接触人群开展追踪研究,以获得基础性数据。另外鉴于环境中存在多种污染物质,因此建议开展 DEHP 与其他物质的协同毒性的研究。检测数据表明,DEHP已经广泛存在于水、食品容器、空气和土壤中。我国松花江、黄河和长江等多处采样点的数值超出了国家规定的生活饮用水水源水标准或国家地表水水质标准。DEHP 也是污水中最为常见的内分泌干扰物质。DEHP也广泛存在于牛奶、肉、奶酪、谷物、鱼和各种海产品等,且脂类含量越高,如牛奶、肉类和鱼类等,则DEHP的含量越高。塑料包装的食品如果放置时间过长,则会导致更多的DEHP释放到食品中。家具及装修材料也会释放DEHP,因此室内空气中也会含有一定量的DEHP。目前,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大多数国家规定DEHP在空气中的职业暴露限值为5 mg·m^-3,WHO建议饮用水中DEHP的限值为8μg·L^-1,我国也?  相似文献   
68.
壬基酚异构体的雌激素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壬基酚是一种内分泌干扰物,可以对人类和动物机体正常的内分泌功能产生影响。以往进行的壬基酚雌激素效应研究多以工业壬基酚为研究对象,很少以单一的壬基酚异构体作为受试化合物。而工业壬基酚是由不同异构体组成的混合物,不同结构壬基酚异构体的雌激素活性存在差异。文章综述了国内外壬基酚及异构体雌激素效应研究的现状,包括各种雌激素活性体外测定方法与结果、壬基酚异构体结构与雌激素活性的相关性等,分析了文献中不同实验条件下壬基酚雌激素活性测定结果产生差异的原因,提出了壬基酚雌激素效应研究的展望。  相似文献   
69.
环境激素是由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而释放到周围环境中的各种化学合成物质,会对人体内和动物体内原本营造的正常激素功能施加影响,从而引起生物的内分泌干扰效应。环境激素具有很强的污染性,并能被积累于周围的环境中。综述了环境激素对各生物类群和人类生殖机能和其它方面造成的影响,并就防治环境激素污染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0.
环境激素污染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综述了国内外环境激素的研究进展.介绍了环境激素的特性、种类,重点阐述了环境激素的毒害途径和作用机理;指出环境激素物质的鉴定、激素物质环境容量的确定以及在环境中激素迁移、转化、积累等问题。从环境激素对人类的健康,尤其是对生殖健康的危害,提出了防治环境激素污染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