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2篇
  免费   228篇
  国内免费   644篇
安全科学   294篇
废物处理   20篇
环保管理   152篇
综合类   1349篇
基础理论   483篇
污染及防治   213篇
评价与监测   51篇
社会与环境   38篇
灾害及防治   44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97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99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100篇
  2014年   168篇
  2013年   120篇
  2012年   130篇
  2011年   158篇
  2010年   147篇
  2009年   118篇
  2008年   169篇
  2007年   134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98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胡小弟  朱伟繁 《环境技术》2004,22(5):10-11,22
概述了步入式高低温湿热试验箱的主要技术指标、功能;分析了受试产品工程试验需求;叙述了技术指标及功能的论证确定过程和验收实测结果。供试验同行作技改项目的策划、选型、确定技术指标时参考。为确保试验箱的质量和可靠性,用户采取关键部件定牌和设置设计、验收控制节点的措施是十分有效的。  相似文献   
992.
芽孢杆菌脱氮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废水处理生物膜中的优势菌种芽孢杆菌(Bacillus)经纯化和驯化培养,对其脱氮性能进行了单纯性脱氮试验研究,并对其生长周期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93.
苯丙胺对铜绿微囊藻的生物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浓度苯丙胺在不同条件下对铜绿微囊藻的生长及毒性效应。结果表明 ,低浓度苯丙胺在弱碱性条件下促进铜绿微囊藻的生长 ;高浓度的苯丙胺则抑制其生长。苯丙胺对铜绿微囊藻 2 4、48、72、96h的EC50 值分别为 2 4 .52、1 6 .51、1 0 .76、9.60mg/L ,且其毒性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相似文献   
994.
为高效利用水陆两栖植物鸢尾修复污染水体,本研究通过测定不同的丛枝菌根真菌(AMF)与鸢尾构建共生体系的生长指标、土壤理化性质及植物光合作用指标,探讨不同AMF对水生植物鸢尾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AMF对鸢尾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地上及地下两部分,其中地下部分通过利用其庞大的菌丝网络吸收土壤中的营养物质,进而促进了鸢尾的生长,其中对比无菌剂侵染的空白植物,摩西球囊霉作用的鸢尾对氮元素的吸收率提高71.75%,磷元素的吸收率提高8.36%,而根内球囊霉作用的鸢尾对氮元素的吸收率提高42.55%,磷元素的吸收率提高9.5%;而地上部分则是通过加强叶片气孔导度的开启来调控植物净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之间的平衡,进而提高了鸢尾的最优水资源利用率,加快植物的新陈代谢,最终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其中对于鸢尾光合作用的调节摩西球囊霉的促进效果显著好于(P<0.05)根内球囊霉。  相似文献   
995.
采用确定性研究和随机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利用防火安全策略的“等价性”概念对水喷淋作用下的建筑构件实际耐火性能的概率分布特性进行了研究。水喷淋系统会影响实际火灾热环境中的热释放速率,从喷水密度的概率分布出发,可以推导出建筑构件耐火当量时间的正态分布函数。  相似文献   
996.
碳源投加方式对SBR工艺脱氮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生物反应器的脱氮效率,研究采用SBR处理模拟生活污水,利用醋酸钠作为碳源,考察碳源投加方式对脱氮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温度为10~15℃,进水COD为330~550 mg/L时,采用不同的碳源投加方式,COD去除率均高于95%。进水一次投加2.4 g碳源,COD平均反应速率为5.3 mg/(g·h),平均反硝化速率为0.28 mg/(g·h)。进水、反应器运行3 h时分别投加1.2 g碳源,COD平均反应速率为6.89 mg/(g·h),平均反硝化速率为0.37 mg/(g·h)。进水、反应6 h时分别投加1.2 g碳源,COD平均反应速率为6.50 mg/(g·h),平均反硝化速率为0.52 mg/(g·h)。进水投加1.2 g碳源、反应器运行3 h和6 h时分别投加0.6 g醋酸钠碳源,COD平均反应速率为6.2 mg/(g·h),平均反硝化速率为0.39 mg/(g·h)。分次投加碳源能够提高COD反应速率和TN去除率,同时保持较高的硝化反硝化速率。  相似文献   
997.
对两株分离自内蒙古乌梁素海的氢噬胞菌X32和X12的培养条件和萘降解特性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菌株X32和X12的最适生长pH为7.0,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最适盐度w(NaCl)为1%;当初始萘质量浓度为3 500 mg/L时,对数生长期的菌株X32对萘的降解活性可达53.9 nmol/(mg·min),而菌株X12可达34.8 nmol/(mg·min);菌株X32在培养48 h后进入稳定期,60 h时萘降解率达91.43%;菌株X12在培养60 h后进入稳定期,90 h时萘降解率达93.93%。氢噬胞菌X32和X12是两株具有较高应用价值的多环芳烃降解细菌。  相似文献   
998.
在我国近岸海域环境中,三苯基锡分布十分广泛。本研究以假微型海链藻(Thalassiosira pseudonana)为目标物种,研究了4个不同温度条件下(10℃、15℃、25℃与30℃)三苯基锡暴露对其细胞生长以及光合作用参数(Fv/Fm与ФII)的影响。结果表明,假微型海链藻的细胞生长速率在高温与低温条件下均显著下降,而光合作用参数仅在30℃条件下受到显著影响。在暴露温度为10℃、15℃、25℃与30℃时,三苯基锡(triphenyltin,TPT)对假微型海链藻的生长抑制IC50值分别为1.81、1.69、1.09与0.73μg·L-1。TPT对假微型海链藻光合作用抑制的IC50随着温度的升高呈降低趋势。Two-way ANOVA分析结果显示,温度与三苯基锡的相互作用显著影响假微型海链藻的光合作用。上述研究结果可以为了解不同温度下三苯基锡对海洋微藻的毒性效应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9.
36种典型除草剂对绿藻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农药对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者——藻类的毒性及其生态毒理学研究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除草剂在生产中广泛应用,对藻类的毒性作用最强,其毒性效应远高于杀虫剂和杀菌剂。论文选择市场上具有典型代表性的36种除草剂原药,分析解读除草剂在国内的登记情况,以及在作物、旱田和水田的使用情况;明晰对藻类生长抑制急性毒性效应。结果表明:1)除草剂的作用方式和化学类别对绿藻毒性影响显著;对于抑制植物细胞分裂和作用于植物叶绿体的除草剂对绿藻毒性均较高,以人工合成植物生长素为代表的除草剂对绿藻毒性均较低;2)相同作用方式,不同化学类别的除草剂,对单一绿藻的毒性差异明显。在水稻上获得登记的除草剂对藻类毒性整体低于在旱田获得登记的除草剂对藻类的毒性。开展多种农药对水生生态毒性的研究,为农药的合理安全使用、农药在淡水环境中的生态效应评价以及保护淡水生态系统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00.
用0.01、5.00 mg/L微囊藻毒素-RR(MC-RR)处理反硝化细菌,研究了MC-RR对反硝化细菌的生长、培养液中NO3--N和NO2--N含量以及细胞内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浓度MC-RR能显著抑制反硝化细菌的生长,延缓其细胞增殖,抑制培养液中硝酸盐含量的降低和亚硝酸盐含量的升高以及细胞内硝酸还原酶的活性,因而可能抑制或减缓生态系统中氮循环的进程.这表明,微囊藻毒素在一定程度上可能调节水体细菌群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