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7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173篇
安全科学   520篇
废物处理   59篇
环保管理   298篇
综合类   899篇
基础理论   73篇
污染及防治   109篇
评价与监测   45篇
社会与环境   10篇
灾害及防治   20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139篇
  2013年   115篇
  2012年   119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104篇
  2009年   104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98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1.
构建基因工程菌(genetically engineered microorganisms,GEMs)是石油污染生物修复的重要发展方向.目前,通过基因编辑、过表达和定向进化等手段改造微生物的石油污染物降解和调控途径,可以提高微生物的环境适应能力和污染物降解能力,用于石油污染物的生物降解和监测.本文概述了石油污染物降解基因工程菌的主要构建策略,包括选择和改造宿主菌、改造与优化石油污染物关键酶和代谢通路、开发微生物全细胞传感器和构建基因工程菌的自毁程序.此外,基因工程菌也可用于石油污染的酶修复、微生物菌群修复和细菌-植物联合修复.随着系统生物学和合成生物学在降解微生物中的应用,基因工程菌在石油污染修复中展现出良好的研究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12.
炼油废水中乳化态石油的生物处理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炼油废水中乳化态石油进行了生物除油研究.分离筛选了一组降解石油的微生物,并培养形成性能良好的活性污泥菌剂,在2 L的好氧反应器中用6 ~10 h 时间把废水中140 mg L- 1 的乳化态石油降解到30 mg L- 1 以下,同时去除60 % 左右 C O D;整个处理过程不产渣、不排泥,处理效果良好.本研究为生物除油代替絮凝浮选除油提供了实用方法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13.
国家对土壤地下水污染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石油石化企业因原辅材料种类及含量的特殊性,土壤污染风险大,有效的风险管控十分关键。场地污染风险管控的前提是对污染进行全面且有效的识别,包括污染物种类、分布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石油石化企业的上中下游在工艺、开发过程等方面具有明显区别,对应的污染识别方法及结果也有显著差异。对比分析了在役油田企业、炼化企业、油库/加油站在特征污染物、污染分布、污染趋势3个方面的相关研究进展并进行了展望,为在役石油石化场地的风险管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14.
masD和bamA是控制石油烃厌氧降解的关键基因,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masD和bamA基因具有简便快速和易操作等优点.但目前所用方法存在扩增效率低,方法灵敏度较差的问题.本文根据引物设计原则,利用Allele ID6软件重新设计了扩增masD和bamA的实时荧光定量PCR引物,将质粒DNA进行8次10倍梯度稀释后构建实时荧光定量PCR标准曲线.优化后的体系(20μL)为:FastStart Essential DNA Green Master 10.0μL,上下游引物各0.4μL,RNase-Free Water 4.2μL,5.0μL DNA模板.利用新设计的引物扩增masD和bamA基因的最适退火温度分别为61℃和57℃.优化后的检测方法扩增效率提高至97.5%和71.2%,比文献报道的方法提高了7.6%—44.5%,具有更高的重复性和灵敏度.利用设计的引物对陕北5个地区石油污染土壤中的masD和bamA基因进行定量检测结果表明,石油污染土壤中普遍存在着控制石油烃厌氧降解的关键基因,所测定的土壤中bamA降解基因的拷贝数远高于masD降解基因.  相似文献   
815.
石油作为现代工业的血液,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但是,其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不容忽视,尤其是泄漏等生产事故诱发的土壤污染.化学氧化法因具有修复效能高、成本低及操作便利等优势,常用于石油烃污染土壤修复.本文重点综述了基于过氧化氢和过硫酸盐的高级氧化技术修复石油烃污染土壤过程中常用的活化剂、强化措施、关键影响因素及其效能;汇总了其他氧化剂在修复石油烃污染土壤方面的效果;分析了不同高级氧化技术应用于石油烃污染土壤修复的优缺点;展望了化学氧化法修复石油烃污染土壤未来的发展方向与挑战.  相似文献   
816.
春播绿草秋收"石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申 《环境》2004,(1):45
长久以来,人们期盼着能找到一种“石油植物”,像稻米的春种秋收一样,春播绿草,秋收石油,以解决全球能源危机。功夫不负有心人,日本专家发现了一种芳草类植物,一公顷平均每年可收获、提炼12吨“生物石油”,比其他现有任何能源植物都高产。它就是一种理想的石油植物——象草。据有关专家预测,地球上现有的矿物能源乐观估计也不过再用100年,加上科技文明的飞速发展,能耗的成倍增加,新的可再生能源的开发越来越紧迫地摆在人类面前。且不说矿物能源这种日趋枯竭的危机局面,仅从它们对环境的污染而言也足以令人扼腕了。  相似文献   
817.
分层土柱法研究石油类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经对以往的土柱实验进行改进,通过室内分层土柱实验,揭示了石油烃类污染物在非饱和带的运移规律。分别从不同叠加厚度土柱的对比和不同淋滤水量土柱的对比,可以更准确地从空间与时间上揭示污染物的迁移情况,实验结果符合已有的研究和野外自然剖面的特征。  相似文献   
818.
大庆市贴不贴纳污泡表层水及沉积物中总石油烃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贴不贴纳污泡是大庆市某石油化工厂生产废水排放场地,其石化废水的排放历史约 30年左右.按泡内水流方向采集水及沉积物样品,并对其中的总石油烃 (TPH)含量进行检测分析.结果显示:氧化塘出口处水及沉积物中 TPH含量最高,沿水流方向,其它各采样点含量逐渐降低.说明该纳污泡内氧化塘对 TPH的降解能力较弱,而植物对水体中 TPH迁移的阻滞能力较强,沉积物对 TPH的吸附和固着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819.
新《环境保护法》下石油石化企业环境管理工作重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15年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提出了"按日处罚上不封顶""企业违法可拘留责任人""环保部门可直接查封扣押设备"等处罚措施。新《环境保护法》的实施对于石油石化企业将形成更加严厉的倒逼机制,文章探讨新《环境保护法》对石油石化企业环保工作的影响:促进企业环境管理观念转变,强化企业污染防治责任,突显领导责任、规范企业环境管理行为,更加重视环境影响评价,促进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等。通过将"环保优先"落到实处,完善制度体系,大力推广清洁生产,强化配备并运行必要的环保处理设施,树立环境友好的企业形象,强化环境管理等,实现企业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20.
直流电场处理石油污染土壤技术是一种发展中的土壤修复技术,有诸多优点。在该修复过程中,电解液的成分、电解液p H值控制对通过土壤的电流、土壤含水率、土壤含油率产生了影响。直流电场处理中通过土壤的电流与电解液成分、电解液p H值、土壤电导率和土壤湿度等因素密切相关。采用直流电场处理石油污染土壤效果明显,最低石油去除率达到73.6%。当电解液为0.1 mol/L的Na2CO3时,通过调节p H值,可使通过土壤的电流达到1.6 A、土壤电导率达到0.9S/m。处理后阴极、阳极和中间3个位置的土壤含油率分别从0.4672%降到0.0696%、0.0684%、0.0625%,石油去除率达到了85.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