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5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173篇
安全科学   520篇
废物处理   58篇
环保管理   297篇
综合类   899篇
基础理论   73篇
污染及防治   109篇
评价与监测   45篇
社会与环境   10篇
灾害及防治   20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139篇
  2013年   115篇
  2012年   119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104篇
  2009年   104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98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51.
黄河水体颗粒物对石油类污染物生物降解过程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模拟实验的方法,研究黄河水体颗粒物对石油类污染物生物降解速率的影响及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水体颗粒物的存在显著影响石油类污染物的生物降解过程,且在降解的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影响效果;其影响机制主要包括:颗粒物的存在影响体系中石油降解菌的生长,且固液两相中石油降解菌的生长规律不同,颗粒物影响石油类污染物在固液两相的分配,两相中石油类污染物的降解动力学不同,液相的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规律,而固相的降解符合3/4级反应动力学规律.  相似文献   
852.
853.
沉积物干样石油烃类总量测定中几种前处理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文利用荧光分光技术,考察并比较了沉积物中石油烃的五种前处理方法;讨论了最佳测定条件及一些有关的问题(如:溶剂,溶沉此、温度、粒度等);用大庆原油,15号汽油机油、20号重柴油作内标油,用海洋沉积物、湘江沉积物、水库沉积物为基质,测定了三种油在不同浓度时,对三种沉积物中标准添加法的回收率。作者认为手摇浸泡法,仍是目前一种比较简单,设备廉价的处理方法。此外,作者认为碱处理法,回收效率较高,也可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854.
石油对海湾扇贝影响的海上围隔实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海上围隔实验方法观察了石油对海湾扇贝行为、生长的影响,并测定了其体内石油的蓄积量。当海水中油浓度在0.16mg/L以下时,对海湾扇贝的行为和生长并无影响,当水中油浓度升到0.16mg/L以上时,扇贝的行为和生长均受到一定的影响.在实验浓度范围内,水中油浓度越高扇贝生长越缓慢,体内油的蓄积量也越高。在水中油浓度为1.99mg/L情况下,短期内扇贝还不致引起死亡。扇贝体内油的蓄积量最多可达到999×10-3湿重。  相似文献   
855.
石油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伴生污水 ,其中难以处理的是稠油伴生污水 ,处理难度随石油粘度增加而增大 ,特别是粘度在 1×10 4mPa s以上的特超稠油污水因所含油密度与水相当 ,乳化程度高 ,尤其难以处理。随着油田开采进入中后期 ,采油伴生水率提高 ,大量含油污水如得不到有效处理既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又会浪费宝贵的水资源  相似文献   
856.
乌石化炼油厂污泥处理技术现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国内外有关含油污泥的处理技术、以及乌石化炼油厂的三泥处理技术进展。  相似文献   
857.
通过选择性培养从被石油污染土壤中分离出2株能够以机油为碳源和能源的菌株LLl和LL2,测定了温度、底物浓度和pH值对其降解能力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生长条件,并试验了菌株对正已烷、苯和甲苯的降解能力。实验表明,2种菌株都对机油有较强的降解能力,其中LL2菌株还对苯和甲苯有一定的降解能力,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58.
渤海滩涂沉积物中石油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2003年夏季渤海滩涂表层沉积物和海水中石油烃含量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海水中可溶油在滩涂沉积物中的迁移转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沉积物中石油烃含量在(55.8~2563.4)×10-6,平均值为555.82×10-6,与海洋沉积物质量(GB18668-2002)500×10-6相比,超标率为50%,超标倍数为1.05~5.13倍;受潮流作用和沉积环境的影响,石油烃含量自岸向海呈由低到高的分布特征;研究区是典型的淤泥质海岸带,由于其沉积物颗粒细,有机质含量高,很容易吸附石油烃;沉积物中石油烃是难生物降解的多环芳烃类。  相似文献   
859.
860.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贻贝体内石油烃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择贻贝为试样,经皂化后用CH2Cl2萃取,提取物经氧化铝柱脱色,浓缩后的样品溶于正已烷中,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在225nm和254nm波长上分别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用波长254nm测定贻贝中的石油烃要比225nm的测定效果好;对脱色实验做了研究,用加标实验法计算了两波长测定结果的回收率(98.8% ̄110%),检测限分别是0.62×10^-6(225nm)和0.052×10^-6(254n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