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1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342篇
安全科学   45篇
废物处理   74篇
环保管理   40篇
综合类   775篇
基础理论   199篇
污染及防治   164篇
评价与监测   8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11.
苗秀生  储少岗 《环境化学》1995,14(5):436-441
利用衍生化气相色谱法对黄磷诱发氧化苯酚降解产物进行了研究,在磷酸存在下,以甲醇作酯类衍行生试剂,分别和SE-52和HP-17石英毛细管双柱结合GC-MS进行分离定性定量,黄磷诱发氧化苯酚降解产物以羧酸为主,在反应温度50℃时,表现为一级反应特征,速率常数(K):0.077min^-1,半衰期(t1/2):9.0min。  相似文献   
112.
赵玲  彭平安  黄伟林 《生态环境》2005,14(2):195-198
研究了在二氧化锰催化引起的五氯酚的转化反应中,腐殖质前身化合物的加入对五氯酚去除率的影响,并以p-coumaricacid为代表研究了体系pH值、反应时间、二氧化锰的质量浓度以及腐殖质前生物的浓度和分子结构对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的最佳pH值范围是4~4.70,去除率在80%左右。五氯酚在24h内去除速率较快,去除率达到75%左右;反应到168h,去除速率趋于0,去除率达到80%左右。相同条件下,无p-coumaricacid的对照体系中,对应的反应时间内去除率仅分别为20%和25%左右。五氯酚的去除率还随二氧化锰质量浓度和p-coumaricacid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当二氧化锰的质量浓度由0增加到100g·L-1时,去除率由0增大为95%;而当p-coumaricacid的浓度由0增加到1mmol·L-1时,去除率由25%增大到100%左右。此外,不同腐殖质前身物的分子结构和浓度对去除率分别起到了提高、不明显改变和降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3.
微生物易利用基质对PCP厌氧降解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东升  徐向阳 《环境化学》1997,16(2):150-154
本文主要研究了微生物易利用基质对厌氧反应器内PCP厌氧降解性及处理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PCP对厌氧污泥代谢葡萄糖有抑制作用,则适量的微重复铁利用基质有利于促进PCP的脱氯和降解代谢,且随着反应器进水中水中PCP的提高,达到相近降解效率所需的微生物易利用基质的需要量也相应增加;废水中PCP剩余量和废水中糖的初始浓度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14.
肖辉林 《生态环境》2004,13(3):331-331
死亡的有机物分解成有用的含氮肥料的过程,通常被假设涉及几种不同微生物的活动。现在,对在马蹄形野豌豆和其他植物的根部发现的一种植物毒素(该毒素在根部的作用可能是防止食草动物将植物吃掉)的合成和生物降解所做的一项研究,显示了一个以前人们不知道的机制,通过该机制,氮能够在没有细菌或其他帮手干预的条件下返回土壤中。某些豆科植物在其根部积累这种毒素,其名称为3-硝基丙酸。这种毒素自然分解成氧化的无机氮,后者作为垃圾返回土壤中,从而对氮循环做出贡献。这些自己的豆科植物还能在其根瘤中的共生细菌的帮助下固定大气中的氮,从而…  相似文献   
115.
鲤鱼对三种硝基芳族化合物的摄取、释放和生物富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赵晓明  郎佩珍 《环境化学》1994,13(5):433-438
用第二松花江水和鱼体中多次检出的三种硝基芳族化合物来分别测定鲤鱼体中的生物富集系数(BCF),摄取和释放动力学参数,以及在肌肉、肠、肝和鳃等组织中的分布。试验在半静态条件下进行。硝基芳族化合物在鲤鱼体内的释放可用双区一级动力学模型很好地描述。鲤鱼对2,4-二硝基甲苯和对硝基氯苯的富集过程中发现有未知的代谢产物生成。  相似文献   
116.
以五氟苯甲酰氯作衍生剂,GC/ECD为检测手段,对邻、间、对苯二酚及3,5-甲苯二酚进行了衍生研究,实验表明,四个二元酚特别是邻、对苯二酚在碱性水溶液中皆不稳定,采用与普通酚同样的衍生方法难以得到定量衍生,相反,其衍生物在水相和有机相中都很稳定.本文讨论了影响二元酚衍生的主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确立了二元酚的最佳衍生条件.为评价方法的回收率,于纯水中加入浓度分别为2及10ppb的二元酚,回收率为67—98%,最大相对标准偏差小于6%.方法的最低检测浓度为0.45—4.4ppb.  相似文献   
117.
针对城市生活垃圾焚烧(MSWI)过程中二(口恶)英类的生成机制以及焚烧飞灰的组成,研究了MSWI飞灰中常见的钙化合物(CaO,Ca(OH)2,CaCl2,CaSO4及Ca(NO3)2)对前生体五氯酚(PCP)及六氯苯(HCB)生成二(口恶)英类的阻滞作用.结果表明,280℃下加热2 h,Ca(NO3)2,Ca(OH)2和CaO对PCP生成二(口恶)英类的总阻滞效率分别为93.7%,80.4%和98.9%,而CaCl2和CaSO4几乎没有效果.CaO对PCP和HCB混合物生成二(口恶)英类物质同样具有良好的阻滞效果.另外,探讨了上述钙化合物对PCP及HCB生成二(口恶)英类的阻滞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18.
硝基芳烃对虹鳉鱼(Poecilia reticulata)的毒性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张蕾  徐镜波 《生态环境》2004,13(1):31-33
主要研究了2,6-二硝基甲苯(2,6-DNT)和4-硝基甲苯(4-NT)两种硝基芳烃对虹鳉鱼的急性毒性、亚急性毒性及联合毒性效应,旨在为渔业水质标准的制定与完善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研究表明,2,6-DNT的急性毒性大于4-NT,二者的96 h LC50值分别为(25.22±0.19)mg/L和(60.26±0.09)mg/L;亚急性毒性研究中,两种化合物的各种质量浓度在40天内,对试验动物的生长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应用Marking相加指数法评价二者的联合毒性,结果表明其联合毒性为协同。  相似文献   
119.
五氯酚对鱼鳃丝组织结构及电解质元素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场发射扫描电镜观察了罗非鱼在0.05mg L^-1和0.10mg L^-1五氯酚(PCP)中暴露3d,7d和10d后鳃丝上皮组织结构的变化,以及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联用仪定量分析鳃丝中主要电解质元素Na,Ca和Cl的变化.与CK比较,随着暴露时问的延长和暴露浓度的增加,泌氯细胞出现的密度增加,部分泌氯细胞个体的面积也增大,扁平上皮细胞的微脊碎片数量增加,排列散乱,细胞受损现象明显;鳃丝中Na,Ca和Cl元素的含量总体上呈下降的趋势,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与Ca^2 、Na^ 和Cl^-运转有关的酶的活性受到抑制.图2参14  相似文献   
120.
降解含酚工业废水微生物的筛选及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从含酚工业废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中分离出62株细菌和2株酵母菌,经过不同酚浓度的筛选,得到了9株抗高浓度酚的优良菌株.在人工模拟控制的条件下,对曝气法处理含酚废水的微生物动力学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温度为35℃、pH 为5—6的条件下,这些微生物降解酚的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