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2篇
  免费   379篇
  国内免费   1091篇
安全科学   127篇
废物处理   83篇
环保管理   272篇
综合类   2733篇
基础理论   491篇
污染及防治   271篇
评价与监测   105篇
社会与环境   253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4年   176篇
  2023年   392篇
  2022年   411篇
  2021年   331篇
  2020年   177篇
  2019年   178篇
  2018年   154篇
  2017年   171篇
  2016年   187篇
  2015年   187篇
  2014年   260篇
  2013年   212篇
  2012年   210篇
  2011年   178篇
  2010年   159篇
  2009年   163篇
  2008年   140篇
  2007年   101篇
  2006年   102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 毫秒
71.
低碳发展已经成为未来企业发展的趋势。“加强碳管理,量化碳排放”是企业低碳发展的核心内容。企业的低碳发展之路,是从企业低碳战略的制定,到企业低碳发展的改进和完善,最终达成企业低碳实务。企业的低碳发展始终都离不开低碳认证的保驾护航,低碳认证可以帮助企业在低碳发展的道路上正视碳挑战、化解碳压力、迎接碳机遇,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发展力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72.
CVM法对长江口海洋生态价值的评价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运用CVM法探讨评价长江口海洋生态价值,结合长江口海洋产业的发展与生态环境实际,模拟市场条件进行主观意愿评价,阐述CVM法在长江口海洋生态价值评价应用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的同时,对CVM法使用时产生的偏差提出解决的方法,为长江口海洋产业绿色GDP核算提供科学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73.
青岛近海夏冬季颗粒有机碳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于2006年夏季(8月)和2006年冬季(12月)对青岛近海的悬浮体(TSM)、颗粒有机碳(POC)进行采样并测定。结果表明,青岛近海夏季POC的质量浓度范围为0.15~1.04 mg/L,平均值为0.31 mg/L,冬季POC的质量浓度范围为0.089~0.88 mg/L,平均值为0.27 mg/L。夏季高于冬季,但变化不大。青岛近海夏季POC质量浓度的平面分布具有东北部海域高,西南部海域低的分布趋势,其平面分布与叶绿素a的平面分布基本相似,夏季POC由生物活动控制。冬季POC质量浓度的平面分布呈现近岸高,远岸低,等值线基本与海岸线平行的分布特征,其平面分布与TSM的平面分布相似,冬季POC由TSM控制。夏季和冬季,浮游植物对POC的贡献分别为26.9%和4.10%,青岛近海以碎屑有机碳为主。POC的周日变化明显,夏季由生物活动控制,冬季由潮汐控制。  相似文献   
74.
采集了上海地区8家不同类型的涂料制造企业中不同生产环节有组织排放的废气样本,分析其VOCs组分特征和活性VOCs物种,并应用3种实际排放量核算方法计算企业的VOCs年排放量,分析了其与排污许可排放量的关系。结果表明:1)涂料制造行业排放废气的特征组分为芳香烃、OVOCs、卤代烃,占全部VOCs质量浓度的56.2%~99.1%,乙酸乙酯、乙酸丁酯、4-乙基甲苯、间/对二甲苯、甲苯、甲乙酮是涂料制造行业VOCs排放的典型物种;2)基于MIR值法的计算结果,芳香烃和OVOCs是涂料制造行业排放VOCs的主要活性组分,累计OFP贡献率达36.0%~99.8%,其中,4-乙基甲苯(52.1%)、氯乙烯(48.1%)、乙酸丁酯(47.9%)、乙酸乙酯(42.6%)、间/对二甲苯(41.3%)是各类涂料工艺废气中OFP贡献率最高的物质,除苯系物、乙酸酯类化合物外,氯乙烯、甲乙酮、四氢呋喃也是涂料制造过程中值得关注的活性物质;3)涂料制造企业车间的有组织废气VOCs排放量占全厂VOCs排放量的75.0%以上,其次是实验室废气,VOCs排放量为3.5%~16.8%。在VOCs实际排放量核算中,使用实测法的核算结果与物料衡算法接近,且计算简便,在正常运行时均低于许可排放限值;而产污系数法所核算数值较许可排放限值更高,在现阶段可作为一项惩罚性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75.
核磁共振技术可以有效帮助公用管道中双峰PE100的研究,本文介绍了核磁共振中碳谱、宽线氢谱、自施儡格弛豫时间测定和自旋扩散等技术在双峰PE100中的应用。碳谱可以分析双峰PE100的分子结构,宽线氢谱可以分析各相区的质量含量,自施儡格弛豫时间可以分析分子运动性,自旋扩散技术可以分析各相区的大小。二维核磁共振技术虽然目前在双峰PE100研究中未见报道,但是它可以提高碳谱和氢谱的分辨率,完整的给出聚合物的空间序列,在双峰PE100研究中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6.
据《连载科学》报道,美国依利诺斯州开始了大型碳地下封存实验项目。该项目花费将达8400万美金,预计2012年,将往地下1981.2m深处封存100万吨CO2,用以测试地质封存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如果实验获得成功,美国几个州未来几年将向地下封存CO2高达1000亿吨。  相似文献   
77.
基于碳密度-林龄关系的黑龙江省森林碳汇潜力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量化黑龙江省森林碳储量、预测森林碳汇潜力,利用蓄积量-生物量相关方程法对黑龙江省1994-2013年的森林碳储量进行估算,并依据1994-2013年4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中黑龙江省18种主要森林类型各林龄组数据,建立主要森林类型碳密度与林龄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结合《黑龙江省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10-2020)》预测2014-2020年黑龙江省森林的碳储量,并分析其碳汇潜力.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各森林类型碳密度与林龄关系拟合较好,18种森林类型中有14个的R2大于0.9;黑龙江省1994-2013年4次森林资源清查中森林碳储量分别为693.2、676.3、741.1和805.2 Tg;预计在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2014-2018年)中,黑龙江森林碳储量将达到844.0 Tg,并且在预估期间其碳储量逐年递增,2020年将达到868.1 Tg.如果2013年黑龙江省现有森林都达到过熟林,其碳储量将会达到1.40×103 Tg,具有很高的碳汇潜力.为了进一步增加黑龙江省碳汇潜力,建议加强省内寒温带、温带山地针叶林和阔叶混交林的保护;在更新造林上要侧重于有固碳优势的森林类型(如赤松、杨树等);加大对赤松、针阔混等近熟林、成熟林的保护力度,控制过熟林的数量.   相似文献   
78.
基于温带森林演替不同阶段2种林分矿质层不同深度土壤(0~10 cm、10~20 cm和20~30 cm)以及有机层样品,研究冷水、热水、冷CaCl_2和热CaCl_2溶液以及冷K_2SO_4溶液浸提这些样品的溶解性有机质含量变化规律,并分析它们各自与微生物碳和微生物氮有效性之间的关系。2种林分有机层样品溶解性有机质、微生物碳和氮以及总有机碳和总氮含量均显著高于矿质层土壤,森林演替顶级群落的阔叶红松混交成熟林矿质层土壤(0~10cm)显著高于次生白桦林,且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现递减趋势。5种浸提剂提取的溶解性有机碳和溶解性有机氮含量表现为热水热CaCl_2溶液冷K_2SO_4溶液冷水冷CaCl_2溶液,不同浸提剂对两种林分有机层样品和0~10 cm矿质层土壤浸提的溶解性有机质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对10~20 cm和20~30 cm土壤差异性不显著。阔叶红松混交成熟林和次生白桦林矿质层土壤微生物碳/土壤总有机碳含量比例范围分别为0.94%~1.84%和2.56%~2.86%,土壤微生物氮/土壤总氮含量比例范围分别为1.23%~3.23%和2.06%~3.72%,并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少。相关分析结果显示,5种浸提剂所浸提的林地有机层和矿质层样品溶解性有机质含量分别与微生物碳/总有机碳和微生物氮/总氮比例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热水提取的相关系数最大。因此,热水浸提剂较适用于研究森林土壤活性有机质含量,这为研究不同立地条件下森林土壤溶解性有机质含量及其生物有效性以及对环境变化的响应规律提供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79.
衔接环评和排污许可的火电行业大气污染物源强核算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以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推动了火电行业大气污染物减排.但在事中及事后监管中,火电行业排污许可与项目环评之间尚未实现无缝衔接.火电行业产污环节基本明确、污染防治技术日趋完善、环境管理相对规范,具备有效衔接环评和排污许可的“先行先试”条件.通过大量企业调研,并查阅相关文献,建议火电行业新改扩建项目、现有项目的大气污染物核算分别采用物料衡算法、实测法,核算因子为烟囱有组织排放的烟尘(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汞及其化合物.  相似文献   
80.
人为干扰对小兴安岭森林湿地土壤碳组分和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小兴安岭落叶林沼泽湿地为研究对象,对比研究皆伐地、火烧地和落叶松湿地土壤碳组分和酶活性.结果表明:(1)3种湿地类型土壤SOC含量表现为对照地显著高于皆伐地和火烧地(p0.05),在0~10 cm土层中皆伐地与对照地相比降低了58.38%,火烧地与对照地相比降低了61.96%.皆伐地与火烧地在不同土层的土壤中SOC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DOC含量对照地显著高于皆伐地和火烧地(p0.05).在0~10cm土层中火烧地DOC含量是皆伐地的1.99倍,两者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干扰方式对土壤MBC含量影响的差异主要表现在0~10 cm的土层土壤,对照地分别比皆伐地和火烧地高23.13%和95.79%(p0.05).在不同的土层中皆伐地MBC含量均大于火烧地,与SOC含量的变化趋势一致.(2)与对照地相比,皆伐地与火烧地0~10 cm土层的土壤蔗糖酶活性分别降低了45.59%和36.76%,脲酶活性显著降低了18.22%和55.69%(p0.05),蛋白酶活性降低了19.65%和17.34%,淀粉酶活性降低了6.29%和10.69%.土壤碳组分和酶活性在垂直方向上均表现为随着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小.皆伐和火烧造成森林湿地土壤碳组分和酶活性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