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131篇
安全科学   22篇
废物处理   11篇
环保管理   16篇
综合类   219篇
基础理论   15篇
污染及防治   83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通过连续实验,考察了温度变化对膜生物反应器除污染效果的影响,重点研究了低温条件下(10±2)℃溶解氧(DO)和水力停留时间(HRT)对膜生物反应器净化效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温度的突然降低会导致污泥的氧吸收速率下降,系统对COD的去除效率从90.1%迅速降低至68.2%,但经过1个月的低温运行后,活性污泥的氧吸收...  相似文献   
152.
UASB反应器中厌氧氨氧化菌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UASB反应器中接种实验室已经驯化好的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对其进行厌氧氨氧化菌活性提高和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研究表明厌氧氨氧化菌对NH4+-N和N02--N的适宜浓度负荷均为200mg/L,适宜水力停留时间HRT、温度、pH和进水基质比(N02--N/NH4+-N)分别为2h、30~35℃、7.5~8.5和0.95~1.2,NH4+-N、NO2--N和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7.1%、98.3%和92.7%。  相似文献   
153.
一套NO2废气处理新工艺的首座工业化应用装置在美国洛杉矶的一个铣削工厂建成。该工艺由美国环太平洋设计与开发公司(PRDD)与杜邦公司(DuPont)联合开发,采用气相的二氧化氯同时与NO和NO2反应,生成硝酸和盐酸。由于NO的溶解度很低,传统的液相洗涤法需要进行将NO转化为NO2然后再与NO2反应的多部  相似文献   
154.
冯玥  王璐  陈泉源 《环境工程学报》2013,7(12):4653-4658
采用臭氧氧化法对某厂染料废水生化出水进行深度处理,考察了废水初始pH值和臭氧气泡大小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研究了臭氧微气泡对气液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 2.5~11范围内,废水初始pH值越大,处理效果越好;加载微孔膜片后,臭氧气泡粒径变小,增大了臭氧的传质比表面积,延长了臭氧气泡在反应柱内的停留时间,强化了传质效果,处理废水的臭氧利用率可增大10%~30%,强化了臭氧氧化作用。加载5 μm孔径的膜片相比无膜片的情况,COD去除率提高了近30%,TOC去除率提高了16%。  相似文献   
155.
常温(26~30℃)下应用连续流短程硝化反硝化工艺处理模拟城市生活污水,对连续流短程硝化反硝化污泥的运行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常温、进水NH4 -N为50 mg/L、曝气区pH为7.5~8.0、曝气量为0.3 L/min、曝气区水力停留时间为4 h的条件下,NO2- -N/(NO3- -N NO2- -N)达0.677,TN去除率为35%左右;在上述条件下,无需调节曝气区pH,选择前置反硝化区与曝气区的体积比为1:2、前置反硝化区水力停留时间为2 h、回流比为2:1时,连续流短程硝化反硝化工艺的TN去除率达88.9%,COD去除率达92.7%;pH的变化规律正确反映了系统运行状况,可作为系统运行的实时控制参数.  相似文献   
156.
大型高效厌氧悬浮床反应器流态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大型高效厌氧悬浮床反应器(275 m3)的运行,在容积负荷10~40 kg COD/(m3·d)的较宽范围,有计划进行了系列流态实验.通过示踪数学模型模拟研究表明,采用组合流态模型描述生产性规模厌氧反应器的流态是适合的,结果优于级串和扩散模型.结合反应器的运行探讨了负荷、上升流速和气体负荷等因素对短流率、死区比例和膨胀率等悬浮床反应器的特性参数的影响,获得了确定的结论,可以指导厌氧悬浮床反应器的设计、结构优化和设备开发.  相似文献   
157.
调查江苏省扬州市餐饮废水排放特征,开发出一种厌氧-好氧填料床联合反应器用于处理餐饮废水.通过试验确定上流式厌氧填料床水力停留时间为4h,当联合工艺的总水力停留时间为8h时,联合工艺对餐饮废水处理CODcr去除率达到了90%.出水中CODcr、NH3-N、SS、磷酸盐指标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58.
解决饮用水在蓄贮过程中二次污染问题 ,是改善和保障我国城市供水水质的主要环节。影响蓄水装置水质变化的内部因素主要有材质、水力停留时间和水的流动特性。建造蓄水装置应采用食品卫生级的材料和防腐涂料 ;应严格控制蓄水装置容积 ,使其平均水力停留时间小于 6~ 8h ;应采取防止死水区和保证水体流动性措施。提出了一种防污染旋流式蓄水装置 ,并在实际工程中得到了示范应用  相似文献   
159.
通过浮床技术在稳定塘水面种植生态植物加强稳定塘的处理效果而建立生态塘.试验中得出该生态塘对高浓度生活污水具有很好的处理效果,其对CODCr,NH4 -N,TN和TP均能体现出较高的去徐水平,去除率可分别达到55%,70%,80%和75%以上,即使在梅雨季节,水力停留时间大大缩短时亦能取得很好的处理效果,在农村地区较为适用.  相似文献   
160.
通过分析高效厌氧反应器(UASB)处理矿区生活污水的中试,为工业化应用获得了可靠的基础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