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41篇
  免费   831篇
  国内免费   806篇
安全科学   1913篇
废物处理   81篇
环保管理   448篇
综合类   3300篇
基础理论   263篇
污染及防治   367篇
评价与监测   362篇
社会与环境   128篇
灾害及防治   416篇
  2024年   93篇
  2023年   285篇
  2022年   340篇
  2021年   379篇
  2020年   273篇
  2019年   341篇
  2018年   215篇
  2017年   266篇
  2016年   286篇
  2015年   334篇
  2014年   563篇
  2013年   384篇
  2012年   435篇
  2011年   358篇
  2010年   314篇
  2009年   287篇
  2008年   308篇
  2007年   260篇
  2006年   228篇
  2005年   192篇
  2004年   136篇
  2003年   157篇
  2002年   154篇
  2001年   130篇
  2000年   117篇
  1999年   86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641.
In this paper, an approach to simulate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urban population is proposed using urban land use and population statistical data through the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s (GIS). Then, the spatial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of Urumqi as a case is simulated by the approach mentioned above and its varying patterns are analyzed by the raster population surface. As a result, producing raster population surface is more accurate and natural than the traditional choropleth map of population density. Concerning the spatial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of Urumqi, the population density declines from south to north and the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mainly presents' "T-type", the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presents multicentre agglomeration and the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of the districts shows different features. The population density varies significantly with the increase in the distance from 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 (CBD). Finally, it is found in this paper that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districts, terrain and traffic road are main factors that have an influence Urumqi's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This paper tries to provide more accurate population data for the plan and management of urban land, traffic and public facilities in order to enrich the researches on urban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相似文献   
642.
利用区域经济-环境系统持续发展规划模型,对内江市沱江流域经济-环境系统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模拟实验。结果指出:1995-2010年研究区域单位工业产值的排污量以13%的年均递减率递减,合理的工业发展速率是年均递增14%,工业发展最大速度不宜超过16.4%。  相似文献   
643.
毛达 《世界环境》2012,(1):46-47
这段时间,我国大城市空气中高浓度的PM2.5让公众感到极度担忧.然而,有严重健康危害的大气污染物并非只有细微颗粒物这一种,所以正在进行中的空气质量新国标制定应全面评估各种大气污染物的环境竞健康风险,包括被世人称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二恶英.  相似文献   
644.
李彤  李适宇 《环境科学学报》2012,32(6):1424-1435
基于拉格朗日油粒子模型、溢油风化模型以及三维水动力、泥沙和吸附质模型构建了溢油双层数学模型.模型不仅能够模拟油膜的运动轨迹、岸边吸附与冲刷、油品性质变化过程,而且通过耦合泥沙吸附及沉积动力学过程,能够更加客观地模拟溢油从水体向底泥环境的迁移过程,更全面地反映溢油在环境中的归宿.此外,本文以假设溢油事故为背景,模拟和分析了洪、枯季节条件下珠江广州段溢油事故对河网陆地边界、河网水质及底泥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645.
基于响应曲面法袋式除尘器清灰性能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叶玉奇  钱付平 《环境科学学报》2012,32(12):3087-3094
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采用二维、可压缩、非稳态流动数学模型,对袋式除尘器脉冲喷吹过程中滤袋内的清灰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比较了滤袋壁面压力峰值的模拟值和试验值.同时,利用该模型,基于响应曲面法并使用统计软件MinitabV15研究了喷嘴直径、喷吹高度、文丘里管喉管直径、文丘里管及布袋长度对袋式除尘器清灰性能的影响,并得出了这5个影响因子的二次多项式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滤袋表面压力峰值的模拟值与试验值变化趋势基本上是一致的,误差在10%左右,从而验证了本文数值计算模型的可靠性.在上述5个影响因素中,喷嘴直径(d)、文丘里管喉管直径(de)及布袋长度(L)对清灰性能影响显著,其中,清灰性能随着喷嘴直径和文丘里管喉管直径的增大而提高,随着布袋长度的增大先提高后降低.在本文所研究的尺寸范围内,当d=20mm、de=60mm及L=3360mm时,清灰效果分别达到最优.所得结论有助于进一步改善袋式除尘器的清灰性能.  相似文献   
646.
运用FLUENT软件对重庆市洪崖洞水源热泵系统尾水排入受纳水域的过程进行二维数值模拟,选取FLUENT中非耦合、隐式求解器对模型内的定常流动进行求解,得出受纳水域受水源热泵系统温排水影响后的温度梯度和温升面积。在温排水流量为4 500 m3/h、温差为6℃的条件下,得出受纳水域温升值超过1℃的水域面积约为1 600 m2,为模拟江河水域面积的2.0%。选取1℃温升值作为温升带边界控制值,在热泵系统最大负荷工况下,计算得出受纳水域的热环境容量为312.5(m.3℃)/s,剩余热环境容量为306.25(m.3℃)/s。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该工程温排水量小于受纳水域的热承载力,不会对受纳水域生态环境造成热污染。  相似文献   
647.
通过室内土柱出流实验,分析了重金属离子铜在饱和砂质壤土中的运移行为,发现高浓度的入流液有利于铜离子的运移。同时借助于软件包CXTFIT,用确定性平衡模型和非平衡两区模型对铜离子的出流动态进行了拟合,并预测了土柱不同深度处铜离子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过程。结果表明,室内饱和均质条件下,应用确定性平衡模型拟合参数模拟精度要高于非平衡两区模型,可以不用考虑不动水体对铜离子运移的影响。  相似文献   
648.
董赫伦  纪俊红  杨硕 《环境工程》2012,(Z2):192-194
根据流体力学理论,基于Fluent6.3.26计算平台,对常规冷却塔和改造后的排烟冷却塔进行了三维内部流场的模拟。分析非烟气工况下,两塔内部烟道布置对气流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在工况条件下烟气、水蒸气塔内扰流与湿热蒸汽抬升作用提供理论基础。验证了改造烟塔内部烟道布置的优越性,对排烟冷却塔结构优化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49.
在给定脱硫流程模拟优化参数的情况下,尝试了基于DCS系统和基于OA局域网的两种优化控制改进方案,后一种方案解决了优化控制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扩展性、易管理等问题。同时采用该控制系统的3号脱硫系统的控制效果最佳,且脱硫效率循环浆液泵功率比随着操作方式相近度的提高而呈递增趋势。  相似文献   
650.
利用WRF模式(The 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和嵌套网格空气质量模式(NAQPMS)对2016年11月发生在京津冀地区一次PM_(2.5)污染事件进行模拟研究并分析污染过程中的天气形势变化.结果表明,均压场、低空逆温层和偏南暖湿气流输送的存在为北京地区PM_(2.5)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NAQPMS模式能够合理的再现北京大气污染物时空变化,细颗粒物PM_(2.5)和可吸入颗粒物PM_(10)模拟与观测数据相关系数达0.71,模拟数据在观测数据两倍范围内占比(FAC2)达65%.源解析结果表明,在不考虑临时实施减控措施下,11月18日区域外输送对北京PM_(2.5)浓度贡献为55.25%,区域内输送贡献为44.75%,北京东北区域PM_(2.5)外地源主要为河北中部、河北南部、天津和山东,所占贡献为9.67%、9.01%、7.90%和7.99%.污染物主要来源为生活源、交通源和工业源,分别占比39.6%、34.6%和20.0%.而实际上北京在唐山、保定采取一系列控制措施后仍在研究时段内出现高PM_(2.5)浓度,意味着在同样天气形势下需要对河北中部、河北南部、天津和山东等浓度贡献占比大的城市加强减排管控才能有效减缓高PM_(2.5)浓度的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