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5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144篇
安全科学   211篇
废物处理   38篇
环保管理   60篇
综合类   532篇
基础理论   86篇
污染及防治   75篇
评价与监测   20篇
社会与环境   11篇
灾害及防治   3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81.
<正>9月26日17时许,昆明市盘龙区副区长陆佳介绍:当天学校预备铃打响后,学生从午休楼下楼时发生踩踏事故,造成学生6人死亡、26人受伤,主要是一、二年级学生。所有受伤学生都已送到医院,伤情平稳,没有生命危险。事故原因正在调查中。现场小学生称,当时午休刚结束,在午休室的楼道口有两个旧海绵垫,一、二年级的同学上前击打,棉花垫倒下压住了一些同学,其他赶着上课的同学在跑下楼时发生拥堵,许多学生被踩踏挤压  相似文献   
382.
循环流化床锅炉主要是针对劣质煤而设计的,适应矸石、低挥发分的煤种。同时,由于具有低温燃烧的特点,抑制了氮氧化物的生成,同时在燃料中添加石灰石等,可以在炉内脱硫。基于以上特点,这种锅炉主要建于坑口电站。但是由于炉内循环流化燃烧,对锅炉内部磨损比较严重,还有因为低温燃烧对燃烧不好控制,这两点一直是制约这种锅炉发展的瓶颈。近几年来,兖州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针对各煤矸石热电厂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些参考价值的成果。  相似文献   
383.
介绍了已有的钢渣冷却粒化处理、分选加工处理和深加工梯级利用技术,并通过对不同技术特点的对比分析,制定出最佳可行的钢渣处理、加工和利用综合工艺技术,可用于指导钢渣处理实际生产。  相似文献   
384.
雾霾对我国尤其是华北平原地区造成了极大的困扰,其发生常以颗粒物浓度急剧增长为特征,给人群健康带来了极大的风险。为进一步阐释雾霾的形成过程及其健康效应,在冬季雾霾期对北京城区大气颗粒态及气态中18种多环芳烃(PAHs)进行了连续测定,同步监测颗粒物、痕量气体污染物以及气象参数的变化,并对PAHs的浓度、组成、气粒分配等大气行为以及其与气象因素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北京城区大气气相和颗粒物相中ΣPAHs浓度分别为585 ng·m~(-3)和705 ng·m~(-3)。雾霾发生时,PM_(2.5)浓度升高了3.6倍,PAHs浓度升高了2.6倍,18种PAHs同系物的浓度均随PM_(2.5)的浓度线性增加,其线性相关性受PAHs来源以及氧化活性的影响;夜间较重质量数的PAHs相对比例增加,主要受日间交通源以及夜间燃烧源贡献强度影响。受颗粒物组成以及湿度的影响,雾霾天气下PAHs颗粒相分配率降低。进一步评估了北京城区人群的PAHs吸入健康效应,冬季雾霾频繁发生下其对人群癌症风险为6.2×10~(-5)。  相似文献   
385.
氯代烃在铜电极上的电还原特性和还原机理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采用循环伏安法,对氯代烃在铜电极表面上的电还原特性进行了研究,评价了它们在铜电极上的电还原反应活性,分析了此类化合物在铜电极上的还原机理,并且讨论了电还原反应活性和此类化合物结构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氯代烷烃和部分氯代芳烃在铜电极表面有还原电位,能在铜电极表面被直接还原.氯代芳烃不易在铜电极上被直接还原.实验结果为催化铁内电解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86.
采用现场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于2018年12月(枯水期)与2019年5月(丰水期)分别分析了拉鲁湿地的水质,并采用改进的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对2个时期的水质现状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在枯水期,TN、TP和NH3-N分别为0.157~26.797,0.003~4.259,0.197~24.084 mg/L;pH、电导率和溶解氧分别为6.99~9.55,72.85~583.50μS/cm和1.83~12.84 mg/L。在丰水期,TN、TP和NH3-N分别为0.077~3.104,0.004~0.228,0.005~0.094 mg/L;pH、电导率和溶解氧分别为6.94~9.27,129.90~512.87μS/cm和1.12~12.18 mg/L。拉鲁湿地枯水期水体的电导率平均值低于丰水期,但枯水期的溶解氧、pH、TN、TP、NH3-N和COD的平均值高于丰水期;电导率与pH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NH3-N和TP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改进的内梅罗污染指数法表明拉鲁湿地枯水期水质大部分为Ⅴ类,其受污染区域主要分布在东北部,丰水期水质主要为Ⅰ和Ⅲ类,其水质污染区域主要分布在中南部。  相似文献   
387.
以江苏省某废弃染料厂搬迁后的遗留地块为研究对象,运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场地有机污染物污染程度进行评估,并结合Surfer软件中克里金插值法研究有机污染物的健康风险空间分布情况。结果表明:该场地主要超标污染物为氯仿和苯并(a)芘,污染区域主要为生产车间,最大超标深度为12 m,苯并(a)芘在1.5,3.0 m深土壤中对暴露人群造成的致癌风险高,氯仿在6,12 m深的土壤中致癌风险高;但它们在各层中所造成的危害商均<1。因此,该场地开发利用前需进行土壤修复。  相似文献   
388.
利用有限元软件LS-DYNA建立包含TNT炸药、网壳杆件、梁、柱、地面、围护结构(墙面和屋面)以及连接构件在内的单层肋环型球壳在内部中心爆炸下的数值模型。基于该模型,计算分析TNT炸药量和连接构件抗拉刚度的变化对墙面和屋面破坏模式的影响。将墙面和屋面的破坏模式进行归纳分类,通过提取围护结构表面有限测点的冲击波压力,得到不同破坏模式下结构的极限冲击波超压值ΔPlimf(泄爆阈值)。研究结果表明:连接构件抗拉刚度和TNT炸药量对墙面和屋面的破坏有较大影响,TNT炸药量一定时,连接构件抗拉刚度越大,围护结构破坏程度越低;基于墙面和屋面的破坏模式所建立的泄爆阈值与连接构件抗拉刚度的变化范围可为工程泄爆设计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389.
《环境科学与技术》2021,44(1):115-125
植胶区水质监测与评价是开展热带地区水污染防治等工作的基础。作者于2019年5月-2020年3月对海南岛西部植胶区无遮挡雨水、穿透雨、树干茎流、地表径流、河水、池塘水、湖水和井水等样品进行采集与测定,对比分析了不同季节不同水体的化学特征,基于单因子污染指数与内梅罗污染指数法评价了研究区水质现状及主要污染物,并初步探讨了橡胶林生态系统不同界面层和人类活动对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水体pH的季节特征整体表现为雨旱交替期雨季旱季,电导率和TDS为雨季旱季雨旱交替期。橡胶林生态系统不同界面层对水质的影响明显:穿透雨、树干茎流和地表径流化学类型分别为HCO_3~--Ca~(2+)、HCO_3~--K~+和HCO_3~--Ca~(2+)-K~+,河水以HCO_3~--Ca~(2+)为主,池塘水和湖水分别为HCO_3~--Ca~(2+)-Na~+和HCO_3~--Ca~(2+),4处井水分别为HCO_3~--NO_3~--Ca~(2+)、HCO_3~--Ca~(2+)-Na~+、HCO_3~--Cl~--NO_3~--Ca~(2+)-Na~+和HCO_3~--Cl~--SO_4~(2-)-Ca~(2+)-Na~+。目前,雨水及全部地表水为Ⅰ~Ⅱ级水质,水体清洁;井水为Ⅲ级或Ⅴ级水质,pH、Mn、F~-、NO_3~-和NO_2~-是主要污染物。究其原因,酸性岩石和土壤是造成研究区地下水酸化以及Mn和F~-等超标的直接原因,而施用化肥和农药等人类活动会使NO_3~-和NO_2~-等浓度累积进而加剧地下水酸化。因此,必须控制植胶区农业面源污染、完善饮用水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强水质监测,同时做好水环境保护的宣传工作。  相似文献   
390.
张玉君  李冬  王歆鑫  张富国  张杰 《环境科学》2021,42(7):3405-3412
本研究采用SBR反应器,以实际低C/N比生活污水为进水基质,采用间歇梯度曝气(各曝气段溶解氧浓度递减)充分利用内碳源,探讨不同首段厌氧时间下好氧颗粒污泥脱氮除磷效果.结果表明,间歇梯度曝气的初始厌氧段从50 min增加至90 min,使颗粒污泥内碳源的储量增加,这一延时厌氧的改进条件导致颗粒污泥脱氮除磷效果提升,当延时至70和90 min时,COD、TN和TP的去除效率分别可达84.74%、70.05%和89.7%以及86.65%、78.81%和85.5%.但随后首段厌氧时间增至110 min后,由于部分细胞解体,污泥流失较严重,使内碳源储量约降低13.6%,进而污染物去除效率下降.在首段厌氧时间从50 min延长至90 min的过程中,LB-EPS中PS含量变化较小,随后延时至110 min后PS含量增加至约7.18 mg·g-1,PN含量增加至约5.56mg·g-1.TB-EPS中PN和PS含量均较稳定,进而表明内碳源储量对LB-EPS的影响较TB-EPS大,同时污泥沉降性能下降与LB-EPS中PS含量增加密切相关.颗粒污泥中DPAOs占比随首段厌氧时间的适当增加而升高,其中首段厌氧时间为70 min时DPAOs占比达到5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