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4篇
  免费   113篇
  国内免费   287篇
安全科学   277篇
废物处理   43篇
环保管理   153篇
综合类   939篇
基础理论   207篇
污染及防治   85篇
评价与监测   60篇
社会与环境   40篇
灾害及防治   30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159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98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94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108篇
  2007年   107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综述了工业废水毒性的化学评估方法、生物毒性评估方法、毒性鉴定评估(TIE)程序以及效应引导的毒物鉴别分析(EDA)中污染物提取、分离、毒性测试、致毒物质识别等技术。指出,工业废水毒害风险评估方法正逐渐向化学分析与生物毒性测试相结合的关键致毒物质鉴别方法转变,便捷、高通量是致毒物质鉴别技术的发展方向,质谱技术及替代定性监测技术的发展将提供更为准确、便捷的致毒物质鉴别方法,为工业废水潜在风险防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2.
纳米零价铁的制备及其去除水中对氯硝基苯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通过FeSO4与KBH4反应,利用液相还原法制备纳米零价铁颗粒(NZVI),用XRD、SEM和BET对其性能进行表征。在常温常压下利用纳米铁还原废水中的对氯硝基苯(p-CNB),探讨了反应条件对还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过程中碱性物质(NaOH)的添加可以明显减小颗粒粒径,增大比表面积,提高纳米铁还原反应的效率。NZVI对于对氯硝基苯有很好的去除效果,NZVI用量、p-CNB初始浓度和pH值均对其去除效率产生影响。在纳米铁投加量为1 g/L,pH=2的条件下,添加NaOH的纳米铁能在120 min内将质量浓度为50 mg/L的对氯硝基苯基本完全降解,降解率为98.8%。此外,还对NZVI还原对氯硝基苯的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3.
在建立热脱附-气相色谱法分析气相中低浓度壬醛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条件下真空紫外光对气相中低浓度壬醛的光化学降解。结果表明,壬醛的真空紫外光降解率基本不受初始浓度的影响,在所研究的浓度范围(0.13~1.74mg/m3)内符合一级动力学,其表观反应速率常数为2.3 min-1。相对湿度一开始增加时均使得不同浓度的壬醛的去除率降低,但低浓度壬醛的降解随后几乎不再受相对湿度变化的影响,而较高浓度壬醛的去除率则先随相对湿度增加而下降,随后则又上升。壬醛能在极干燥的氮气气氛中被真空紫外光降解,同时它在氮气气氛中的降解率随相对湿度的增加而增加,壬醛在极干燥的氮气、空气和氧气气氛中的降解率依次上升,说明真空紫外光直接光解、光解产生的羟基自由基、光解产生的氧原子或臭氧均能导致壬醛的有效降解,且这3种机制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14.
聚合物驱采出水中聚丙烯酰胺的微生物联合降解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2株细菌的培养降解实验研究聚丙烯酰胺(hydrolyzed polyacrylamide,HPAM)降解菌对水环境下聚丙烯酰胺的降解作用,讨论协同降解机理。2株降解聚丙烯酰胺的菌株假单胞菌CJ419、枯草芽孢杆菌FA16在初始30℃废水样品上培养,定期测量细菌生物量和HPAM降解率。培养30 d后CJ419和FA16对聚合物的降解率最大值分别达到30.4%和25%,而以1∶1比例的混合菌降解率最大值达到80.3%。对2株菌胞外各组分研究表明:混合菌降解HPAM的机理主要由胞外降解酶系水解聚合物侧链基团导致HPAM降解为小分子物质,同时生长过程中降解菌还会释放非蛋白还原性物质引发氧化反应共同参与HPAM降解。  相似文献   
115.
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物,或者天然物质。目前中国国内食品添加剂的功能有23类的2000多个品种,在人们每天吃的主食和副食中,几乎都含有食品添加剂,尤其是副食品的加工生产中,更离不开食品添加剂这一环节。如在加工小麦面粉中所加入的面粉处理剂、油脂中加入的抗氧化剂、豆制品中加入的消泡剂和凝固剂、酱油中加入的防腐剂(有时还加色素)、糖果和饮料中加入的着色剂和甜味剂等。  相似文献   
116.
池墨 《环境教育》2010,(3):56-56
<正>广州地铁出现的"不穿裤子"的本意,可能是让人们减少现代工业产品的使用,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不过,在数九严冬不穿裤子,却让人感到莫  相似文献   
117.
钢存量是未来二次资源的潜在来源。利用二次资源进行钢铁生产能够降低钢铁工业对铁矿石的依赖,并且能够有效解决当前钢铁行业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的问题。掌握钢在中国工业化演进过程中的沉淀运动规律,能够为资源战略、产业政策和环境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并为钢铁工业实现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战略指导。本文从存量和流量动态性的视角出发,利用国际上新兴的动态物质流分析方法,对工业化演进过程中中国国家层面1949-2012年钢人为沉淀运动规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钢的沉淀运动情况与中国国家工业化进程的所处阶段高度相关。建国后中国钢总存量和人均存量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演进缓慢增长,然后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九五"中期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并于"十一五"时期进入迅速增长阶段。在进入"十二五"时期以后,中国钢总存量和人均存量进一步增长,钢持续蓄积于中国社会经济系统之中。其中,建筑中蓄积的钢存量最多,其次为机械设备,再次为交通运输设备。2006年,中国人均钢存量达到了2t/人,此数值被认为是社会建设进入强劲发展阶段的临界值,而此时正值中国"十一五"时期的开端。2011年和2012年中国人均钢存量分别约为3.69t/人和4.05t/人,尚未出现人均存量饱和的趋势,钢存量会进一步增加。基于实证研究结果,我国应该进行钢产品消费结构的指导,加大循环技术的研发力度、增加钢二次生产能力的投资,以及进一步开展钢人为沉淀运动的预测研究,以充分掌握钢的未来消费、蓄积以及退役规律。  相似文献   
118.
童风  李翠兰  李国栋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9,25(11):971-972,985,F0003
针对水葫芦的防治,提出快速杀灭、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新技术。其要点为:利用水葫芦对某些物质的敏感性特点,采用在敏感物质中加入药物传导因子制作成专用抑制水葫芦生长的抑制剂,并通过叶面喷施,可在12—24h内快速有效地杀灭水葫芦及其根系;通过及时打捞、就地发酵以及使重金属相对失效的方法进行无害化处理;利用水葫芦富含有机质和钾素的特点,作为优质有机钾肥进行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119.
一木 《防灾博览》2009,(4):86-86
食物中毒通常指吃了含有有毒物质或变质的肉类、水产品、蔬菜、植物或化学品后,感觉肠胃不舒服,往往伴有发烧、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吐泻严重者可因脱水、休克而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120.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学校学生的物质生活水准不断提高,但与此同时,学生的节约意识却不断下降,长此以往,将不利于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