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6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60篇
安全科学   14篇
废物处理   9篇
环保管理   28篇
综合类   227篇
基础理论   28篇
污染及防治   24篇
评价与监测   56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从20世纪 50年代著名的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费曼教授提出设想,到70年代科学家们开始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许多关于纳米科技的构想,再到90年代纳米技术广泛应用于医学、光学、半导体、信息通讯等行业,并取得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可以说,纳米将引起21世纪又  相似文献   
32.
改进了两种配制纳氏试剂的方法,它可避免不同批配制的纳氏试剂,在其灵敏度、试剂空白、校准曲线斜率间的差异,节省了试剂,并使灵敏度略有提高。  相似文献   
33.
纳氏试剂比色法测定氨氮的问题及修正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预蒸馏—纳氏试剂比色法测定污水中氨氮实验中,硼酸与氢氧化钠用量影响有色胶体的稳定和测定的灵敏度,本文研究了影响规律,发现氢氧化钠有增敏作用,提出工作曲线应使用经过校正的标准曲线,校正曲线绘制及水样分析时,采用溶液中H3BO3含量为0.4%、MaOH含量为0.2mol/L显色溶液胶体稳定时间长达12小时以上,线性范围扩展为0~9mg/i,最低检出浓度为0.015mg/l  相似文献   
34.
纳氏试剂比色法测定氨氮的市售试剂检查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纳氏试剂比色法是测定水中氨氮的常用方法,分析所用的市售试剂纳氏试剂和酒石酸钾钠品种较多,选择国产与进口两种纳氏试剂和三种国产酒石酸钾钠批次试剂进行了筛选实验.通过不同反应时间校准曲线分析、检出限、加标回收率、外观、试剂杂质含量等多方面考察了试剂测定水体氨氮的适用性,初步确定了适合水样氨氮监测的试剂,并为市售试剂的可靠性提供了可行的检验方法,对实验室样品分析过程中的试剂控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5.
为解决生活垃圾填埋场的纳滤膜浓缩液和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协同处置中淋滤条件对氯盐和重金属溶出效果的问题,采用北京市某生活垃圾填埋场的纳滤膜浓缩液在不同液固比和酸碱条件下淋滤北京市某生活垃圾焚烧厂的焚烧飞灰,探讨氯离子溶出及重金属的迁移特性. 结果表明:在液固比为12∶1、8∶1和4∶1条件下,焚烧飞灰中氯离子的总溶出率分别为81%、76%和61%,液固比越大,导致填料高度越低,氯离子溶出越充分;在液固比为4∶1条件下,纳滤膜浓缩液pH分别为3.20和10.70时,氯离子可与含氧阴离子竞争吸附位置,导致氯离子的总溶出率较未调节pH时大幅提升,增幅分别为81%和83%;不同液固比和酸碱条件下,采用XRD对淋滤灰渣分析发现,淋滤灰渣中均未检测到NaCl和KCl的矿物相. 改变纳滤膜浓缩液的pH为3.20和10.70后,淋滤灰渣中重金属Pb、Zn、Cu、Cr、Cd和Hg的浸出浓度均满足《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浸出毒性鉴别》(GB 5085.3—2007)和《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08)标准限值要求. 研究显示,纳滤膜浓缩液淋滤飞灰可脱除焚烧飞灰中的氯盐及部分重金属,淋滤灰渣经热处理后可焚毁截留纳滤膜浓缩液的有机物,热处理后灰渣有望实现安全资源利用.   相似文献   
36.
纳氏试剂光度法是污水中氨氮测定广泛采用的方法,文章通过实验分析讨论实验室环境、水样预处理、酒石酸钾钠和显色温度、显色时间、pH值等实验条件对氨氮测定精准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改善实验室环境,在2025℃、显色15min、显色后pH值为13的条件下,用滤膜代替滤纸,向酒石酸钾钠中加入NaOH煮沸浓缩定容能显著提高氨氮测定的精准度。  相似文献   
37.
纳氏试剂显色液配制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中华 《环境工程》1990,8(2):29-29
<正> 《环境监测分析方法》一书中显色液的配制方法有其不足之处:①分次加入氯化汞溶液(HgCl_2)时间较长;②氯化汞溶液冷却后成结晶状,溶解比较缓慢;③称取2.5g氯化汞(HgCl_2)用量存在过剩现象,造成浪费。本文对氯化汞溶液采用一次加入法,以缩短配制时间,提高工作效率,节约药品。对原配制方法进行了改进,作了某些条件试验,并对标准物质及化工废水中氨氮作了对比测定,结果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38.
水中氨氮含量是反应水质状况的重要指标。文章对测定水中氨氮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标准号HJ/T195-2005)进行了改进试验研究。第一,对氧化剂的配比进行了改进,使氨氮的测定范围扩展至100μg。第二,对标准HJ/T195-2005中直接使用亚硝酸钠标准溶液做标准曲线的处理方式也做了探讨。通过一系列对比实验认为,应用硫酸铵标准溶液做工作曲线更加准确合理。最后应用改进后的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和纳氏比色法或滴定法对多种实际废水样品进行同时测定。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氨氮的范围更宽,灵敏度更高和准确度更好。  相似文献   
39.
当进行高浓度废液纳滤膜分离工艺设计时,必须首先进行纳滤膜分离工艺试验,通过工艺试验确定:纳滤膜型号,完成膜的筛选工作;确定纳滤膜分离规律、分离模型、膜污染规律。利用获得的数学关系式确定主要操作运行压力、浓缩液流量、膜面积、组件数目、膜组件排列方式、冷却循环系统设计、纳滤膜污染的预测与清洗系统设计。纳滤膜清洗系统与自控系统应该根据试验结果并考虑纳滤膜生产商提供的数据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40.
纳滤膜处理工业废液时,纳滤膜系统可以看做一个封闭体系。实验表明透过液通量Jw与压力差呈直线关系;透过液通量Jw与管过液溶质浓度CR都与浓缩时间呈较好的数学关系。但数学关系形式不同;透过液溶质浓度CR与进液溶质浓度Ci呈指数关系;透过液溶质浓度CR与膜压力差△p的关系为指数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