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06篇
  免费   430篇
  国内免费   1877篇
安全科学   242篇
废物处理   196篇
环保管理   470篇
综合类   3863篇
基础理论   283篇
污染及防治   1209篇
评价与监测   47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133篇
  2022年   185篇
  2021年   225篇
  2020年   207篇
  2019年   228篇
  2018年   147篇
  2017年   169篇
  2016年   226篇
  2015年   297篇
  2014年   529篇
  2013年   327篇
  2012年   369篇
  2011年   361篇
  2010年   325篇
  2009年   351篇
  2008年   371篇
  2007年   271篇
  2006年   294篇
  2005年   212篇
  2004年   174篇
  2003年   158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73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1篇
  1986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0 毫秒
791.
以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为研究对象,以废水污泥和填埋场沥出液为接种物,在严格厌氧环境下,进行了苯二甲酸酯生物降解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DBP有较好的可降解性,去除率大于95%;而DEHP在填埋场沥出液培养样中去除率小于30%;但当接种物为消化污泥时,DEHP的去除率为89.7%。产甲烷的微生物群在邻苯二甲酸二酯的降解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92.
絮凝剂对高速厌氧反应器污泥颗粒化的强化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考察絮凝剂对厌氧反应器中活性污泥性能的影响为目的,将聚合氯化铝(PAC)、聚丙稀酰胺(PAM)、聚季铵盐3种不同类型絮凝剂以不同投加量添加到反应器中,采用生物化学甲烷势(BMP)和厌氧毒性测定(ATA)分析方法,评价了3种絮凝剂的厌氧生物可降解性以及3种絮凝剂对厌氧污泥产甲烷活性、沉降性能等方面的促进或抑制作用。确定以聚季铵盐作为厌氧污泥颗粒化促进剂,建议采用多次投加方式,反应器中聚季铵盐质量浓度以10-50mg/L为宜。  相似文献   
793.
离心机考核测试和带式机脱水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配合吉林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30万t乙烯工程A/O工艺废水处理工程化学污泥脱水的需要 ,进行了生产运行离心机性能考核测试和小型带式压滤机应用于化学污泥脱水的中试性能试验研究。本研究确定了小型带式压滤机最佳投泥量、投药量和产泥量等指标。达到了验收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 ,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794.
UASCB-SMBR处理垃圾渗滤液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厌氧污泥复合床 (UASCB) 序批式膜生物反应器 (SMBR)串联工艺 ,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工艺性能及影响因素 ,并与单纯的SMBR工艺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 ,在进液COD浓度平均为 2 50 0mg/L ,NH+ 4-N平均浓度为 360mg/L ,厌氧反应器COD的负荷为 7~2 0kgCOD/m3·d ,SMBR负荷为 1~ 5kgCOD/m3·d,系统总水力停留时间为 1 4~ 2 8h时 ,该串联工艺COD去除率达到 92 %以上 ,NH+ 4-N的去除率在 80 %以上  相似文献   
795.
化学解耦联剂对活性污泥工艺中剩余污泥的减量作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采用合建式曝气沉淀池模拟装置,将3,3′,4′,5 四氯水杨酰苯胺(TCS)作为代谢解耦联剂添加到完全混合活性污泥工艺中.连续培养试验结果表明,在每g固体悬浮物中含量为0 5mg时,TCS是一种有效的化学解耦联剂,可降低剩余污泥产量约30%.在60d的运行期间,活性污泥工艺的COD去除效率和污泥的沉降性能未见有明显影响,但出水氨氮及总氮浓度升高,污泥的SOUR值相应增加.镜检发现,添加解耦联剂运行60d后,污泥中的丝状菌增多,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数量和种类减少,且活性也降低.以上结果表明,可以应用TCS来降低活性污泥工艺中的剩余污泥产量,但对污泥的种群结构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96.
为减少生活垃圾填埋场内污泥坑的存在给填埋场后期竖向扩容工程带来的难度,以辽宁省某含污泥坑生活垃圾填埋场为例,对其竖向扩容工程进行了工艺设计和验证分析.根据工程目标和相关规范,合理确定了扩容后填埋场整体平面布置和填埋堆高等参数,选用原位固化技术对污泥进行了加固处理,并确定了处理后污泥的力学参数设计值.使用Geo-Slop...  相似文献   
797.
实验采用厌氧膨胀颗粒污泥床(EGSB)反应器先后对模拟发酵废水和实际发酵废水进行处理。考察了配水阶段硫酸盐负荷(SLR)对EGSB反应器净化效能的影响,并对实际发酵废水的处理效果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控温条件下((35±1)℃)、进水COD约为2 200 mg/L、水力停留时间(HRT)15 h时,COD去除率可达92%。随着SLR增加,COD去除率降低,当SLR为1.3 kg SO42-/(m3·d)时,反应器出现酸化。为保证反应器的稳定运行,延长HRT至24 h后,COD、SO42-去除率可分别达到90%、82%左右。同样条件下,EGSB处理实际发酵废水,COD、SO42-去除率分别为75%、60%。配水和原水阶段硫酸盐还原菌所能达到的最高电子流比重分别为21.1%、17.5%,对应的最低COD/SO42-为3.0,此时整个反应系统竞争最为激烈,但产甲烷菌仍保持较高竞争性。  相似文献   
798.
投加高效菌种处理难降解焦化废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经 A1-A2-O工艺处理后的焦化废水进行 GC-MS分析,以废水中主要的难降解有机物苯甲酰肼,喹啉,萘为唯一碳源进行优势菌种筛选,获得 10株优势菌.对其进行分类学鉴定 ,并通过目标污染物生物降解能力实验,结果 B04,K01,K03,K04和 N02等 5株菌种具有高效降解能力.通过对降解过程的动力学分析,得出不同的菌株降解焦化废水均表现为一级反应关系.在活性污泥中投加优势菌株后 , 与普通活性污泥法相比 ,降解率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研究表明 ,投加高效菌种有利于提高焦化废水的降解率.  相似文献   
799.
采用现场采样及室内分析方法,研究了西安市剩余污泥的基本理化性质,污泥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赋存形态及迁移特征,并对市政污泥土地利用的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西安市剩余污泥整体pH呈中性(6.24~8.12),具有高有机质(46.71%~72.41%)、高N(6.18%~6.94%)、高P(1.71%~4.21%)、低K(1.02%~2.03%)的特点,具有很好的土地利用价值;污泥中重金属(除Pb、Mn、Co外)及As整体含量高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二类标准(pH=6.5~7.5),但除Zn、Ni、Hg超过《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酸性土壤(pH6.5)最高允许含量外,其余重金属及As均低于该标准值;西安市污泥中重金属的形态分布主要由重金属元素的性质决定,污泥中各重金属的迁移或稳定性顺序(F1+F2)为Cu(19.38%)Cr(21.2%)Pb(47.76%)Co(50.22%)Ni(54.63%)Mn(61.53%)Zn(74.21%);修正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西安市剩余污泥重金属综合污染程度处于重度水平,污泥土地利用时重金属污染的潜在生态风险水平为严重,其中Hg为其首要贡献者,其次是Zn和Ni。  相似文献   
800.
通过苜蓿盆栽实验和Tessier五步提取法,研究了不同比例的堆肥污泥施入黄土后,土壤中Cd的形态分布和生物有效性及重金属在施污土壤-苜蓿中的迁移转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比例的污泥施入黄土后,随着污泥施入量的增加,土壤中Cd的主要赋存形态由对照组的不可利用态(残渣态)向潜在有效态(铁锰氧化态)转化,污泥的施入提高了重金属Cd的生物有效性;苜蓿的种植对施污根际土中Cd的活性产生了钝化作用,使施污黄土根际土壤中潜在有效态Cd主要向不可利用态的Cd转化;苜蓿各器官对Cd均有富集和转移能力,苜蓿各部位重金属Cd含量的分布规律为:根部>茎叶部;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碳酸盐结合态Cd是苜蓿茎叶部和根部吸收Cd的主要贡献形态;因此在实际生产时须严格控制污泥的施用量,以避免Cd在苜蓿体内富集危害动物和人体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