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408篇 |
免费 | 2025篇 |
国内免费 | 1423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823篇 |
废物处理 | 309篇 |
环保管理 | 372篇 |
综合类 | 4380篇 |
基础理论 | 1200篇 |
污染及防治 | 906篇 |
评价与监测 | 440篇 |
社会与环境 | 161篇 |
灾害及防治 | 26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篇 |
2024年 | 375篇 |
2023年 | 419篇 |
2022年 | 444篇 |
2021年 | 383篇 |
2020年 | 372篇 |
2019年 | 377篇 |
2018年 | 283篇 |
2017年 | 324篇 |
2016年 | 340篇 |
2015年 | 373篇 |
2014年 | 482篇 |
2013年 | 354篇 |
2012年 | 408篇 |
2011年 | 379篇 |
2010年 | 394篇 |
2009年 | 401篇 |
2008年 | 400篇 |
2007年 | 362篇 |
2006年 | 362篇 |
2005年 | 292篇 |
2004年 | 296篇 |
2003年 | 228篇 |
2002年 | 157篇 |
2001年 | 111篇 |
2000年 | 111篇 |
1999年 | 75篇 |
1998年 | 50篇 |
1997年 | 48篇 |
1996年 | 39篇 |
1995年 | 44篇 |
1994年 | 31篇 |
1993年 | 39篇 |
1992年 | 27篇 |
1991年 | 26篇 |
1990年 | 20篇 |
1989年 | 11篇 |
1988年 | 9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8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81.
通过开展单因子实验与正交实验,考察不同参数下超声萃取法对土壤中总石油烃(TPH)的提取效率,并对比了超声萃取法、超声-索氏萃取法及传统索氏萃取法对不同原油污染土壤的提取效果。结果表明:超声萃取法的最优工作参数为20 m L二氯甲烷,超声10 min,4000 r/min离心10 min,萃取4次。3种提取方法中,超声萃取法对石油烃平均回收率最高,为100.95%,而传统的索氏萃取法最低,仅为94.54%。可见,超声萃取法操作简单,效率高,可广泛用于土壤中总石油烃含量的提取测定。 相似文献
682.
以多胺羧酸(H5dtpa)为配体获得同时含铋和铁双金属配合物的配位分子前驱体,通过低温热分解前驱体制得Fe-Bi-O三元复合纳米氧化物粉末。采用XRD、SEM、Uv-Vis DRS、PL以及VSM等方法对所得复合氧化物进行结构和性质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复合物粒径在100 nm左右,主相为Fe Bi O3,在室温时表现出弱铁磁性,其弱磁性可能来自Fe Bi O3的尺寸限域效应。该复合物在200~600nm范围对光具有较强的吸收,其直接带隙λeg=2.02 e V。另外,分别以甲基橙和苯酚为降解模型,初步研究了其光催化氧化性能,于20 mg/L的弱酸性甲基橙溶液和苯酚溶液中分别添加0.25 g/L制备的Fe Bi O3粉末,甲基橙溶液光照5 h后脱色率为90%,而苯酚溶液光照4 h脱色率达100%。 相似文献
683.
684.
685.
686.
687.
投药-活性污泥工艺应用于印染废水处理,在活性污泥池后二沉池前设置-混凝反应槽,投加絮凝剂PAC(碱式氯化铝)和PAM(聚丙烯酰胺),一方面可避免污泥膨胀的发生,并具有脱色功能,另一方面也可避免采用接触氧化工艺带来的填料脱落、池底部曝气装置难以维修的麻烦,大大减少了工程的维护费用。 相似文献
688.
本文探讨了N-(1-萘基)-乙二胺光度法测定水中亚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标准液无需标定,而只需准确称取标准品,精心配制即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689.
通过剖析结垢原因及危害方式,对国内外已有的防垢技术进行研究、试验和分析,借鉴结垢理论最新研究成果和国外先进的工业用水降硬和精密过滤经验,提出了瓦斯抽放水环泵补水适度降硬结垢控制技术路线.并研制了成套的设备系统。现场运行证明提出的技术路线和研制的设备系统可以解决瓦斯抽放水环泵结垢这一困扰煤矿行业多年的难题。 相似文献
690.
莲花湖库区红松水源涵养林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的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地统计学对莲花湖库区红松水源涵养林表层土壤水分-物理性质进行了空间异质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土壤含水量、土壤密度、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等因子均服从对数正态分布;毛管孔隙度最优拟合模型是球状模型,其它因子均为指数模型。土壤含水量、土壤密度、毛管孔隙度和非毛管孔隙度块金值、变程、结构比、分数维和空间自相关系数最大值分别为0.311、0.297、0.192、0.293,6.87 m、10.29 m、8.31 m、8.88 m, 0.690、0.694、0.814、0.707,1.968、1.939、1.937、1.945,0.111、0.200、0.246、0.157。可见以上4个因子空间自相关性均较强,随着空间距离的增大,其相关性逐渐减弱。其中毛管孔隙度均一性程度较高;土壤含水量空间分布形态较复杂,破碎化程度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