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68篇
安全科学   15篇
废物处理   31篇
环保管理   18篇
综合类   159篇
基础理论   29篇
污染及防治   48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91.
本文研究了聚合氯化铝作为一种新的无机吸附共沉淀剂对水中微量铬(Ⅵ)的富集和测定,实验表明,它能有效地富集水中微量铬(Ⅵ),1.5g聚合氯化铝在1000ml溶液中(pH7-8,铬(Ⅵ)浓度0-500μg/l),搅拌速度在300r/min左右,搅拌时间10min时,铬(Ⅵ)的吸附率在95%以上,用分光光度法满意地实现了对河水中微量铬(Ⅵ)的测定。结果表明:铬(Ⅵ)的加入回收率≥94%,测定的相对标准偏  相似文献   
192.
电解制备高效聚合铝的溶液化学因素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曲久辉  路光杰 《环境化学》1997,16(6):522-527
采用电化学方法合成聚合氯化铝,通过在线有效控制电解过程的关键参数,可以年鉴轩出高碱化度,高Alb含量的PAC液体产品,本文研究了PAC电合成的重要溶液化学因素,如电解液的性质、浓度、组成、pH、离子迁移,形态转化等,从而提出了制备设定浓度和碱化度的PAC的最佳溶液化学条件,并证明溶液化学因素与电量参数之间具有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193.
"类龟式"Al13盐酸盐的制备及絮凝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氯化铝溶液电解法、氯化铝溶液溶铝法、稀盐酸溶铝法、氯化铝溶液碱性阴离子树脂交换法、氯化铝溶液补水蒸馏法、氯化铝溶液压溶氢氧化铝或氧化铝法等促使氯化铝水解-聚合的方法,通过控制起始溶液的浓度、水解-聚合的程度和体系的温度,制成"类龟式"Al13含量超过96.5%的聚合氯化铝结晶,其中电解法制备的产物纯度达99.9%,盐基度61.48%,总铝(Al2O3)33.75%,水不溶物0.01%,Alb达97%.化学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和X-射线单晶结构解析结果表明,产物是一种由十三个铝氧八面体连接组成的Al13(OH)24Cl15·37H2O化合物.高岭土模拟水样和黄河水样絮凝试验表明,絮凝效果优于市售固体聚合氯化铝、氯化铝和硫酸铝,经絮凝处理的黄河水主要水质质量指标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GB5749-85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4.
电化学合成的聚合氯化铝的形态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电解法合成了聚合氯化铝溶液 ,并采用2 7AlNMR法、透射电镜等方法对其形态特征进行了研究 .2 7AlNMR法表明在电化学制备PAC中主要含有铝单体 ,铝的二聚体及Al13形态 .Al13含量与其溶液的碱化度 (B)有关 .在总铝浓度 (AlT)为 2 .0mol L ,B为 2 .2时Al13含量达到最高 ,占AlT 的 70 .2 % ,并在溶液中较稳定存在 .透射电镜实验结果表明 ,电解制备的PAC的粒度分布均匀 ,无团聚现象产生  相似文献   
195.
根据某革基布企业废水的水质情况,研究了用投加混凝剂处理该废水的方法,探讨了不同混凝剂、混凝剂的投放量和混凝pH值对COD去除率的影响.实验表明,一级混凝沉淀时,FeSO4的最佳投加量为1.4g/L,最佳pH在11.5,而 PFS (聚合硫酸铁)的最佳投加量则为2.0g/L,适合的混凝pH>5;二级混凝沉淀时,Al2(SO4)3的最佳投加量为1.332g/L,而PAC(聚合氯化铝)的最佳投加量则为0.3g/L.  相似文献   
196.
聚合物在沉淀法处理氨氮废水中的助凝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采用化学沉淀法处理氨氮废水时,添加聚合物能提高了悬浮物的效率,从而节约了沉淀剂的使用量降低了处理成本.研究考查在沉淀剂中添加聚丙烯酰胺(PAM)、聚合氯化铝(PAc)对氨氮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值为9.3,主要离子的物质量之比为1:1:1、聚丙烯酰胺添加量为20mg/L或聚合氯化铝添加量为200mg/L的条件下,处理初始浓度为1000mg/L的氨氮废水,均可使氨氮去除率可达到99%以上,PAM和PAC的助凝作用综合比较,添加20mg/L可以使氨氮率较未加入时提高5.38%.  相似文献   
197.
Al13形态在混凝中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从铝的水解形态转化角度考察了铝盐在高碱度和高有机物浓度水体中的混凝行为.结果表明,铝盐的混凝效能是与混凝过程中的Al13含量成正比.高投药量时氯化铝(AlCl3)既可以有效调节水体pH值又能在混凝过程中原位水解产生较多的Al13形态,因而混凝效能要高于聚合氯化铝(PACl).在铝盐混凝中,调节pH值到6~7之间可以控制铝形态分布从而达到提高混凝效能和减少残留铝的目的.在调节pH值强化混凝的方法中使用传统铝盐的效果要好于无机高分子絮凝剂.  相似文献   
198.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柱层析法分离纯化聚合氯化铝(PAC)中的Al13形态,并采用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对比研究了Al13形态、PAC和Al13三种样品水解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Al13形态无论是对于稀释倍数、介质的pH值和水解时间都具有较高的水解稳定性,是给水和废水处理中的一种较为有效的Al形态。  相似文献   
199.
垃圾渗滤液是一种成分复杂的有毒有害有机废水,主要污染物是有机物.重金属和氨氮。通常采用联合工艺进行处理。笔者研究了混凝一吸附法预处理垃圾渗滤液。试验中采用聚合氯化铝作为混凝剂.最佳投药量为500mg/L:吸附剂采用自制的改性膨润土。结果表明:渗滤液中CODCr的去除率可达79%,氨氮的去除率达46%:重金属的去除率为53%~98%。  相似文献   
200.
酸溶粉煤灰制取聚合氯化铝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方宏庄 《重庆环境科学》1991,13(3):22-25,28
本文提出了酸溶法从粉煤灰中制取聚合氯化铅的方法。制出了实验室产品液体聚合氯化铝。从溶出试验、合成试验和产品性能试验方面证明了该方法技术上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