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71篇
安全科学   15篇
废物处理   31篇
环保管理   19篇
综合类   160篇
基础理论   29篇
污染及防治   50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31.
通过正交实验制备了阳离子絮凝剂壳聚糖季铵盐(HTCC),研究了壳聚糖季铵盐与聚合氯化铝(PAC)复配对黄河兰州段水的除浊效果,确定最佳复配比为m(HTCC)∶m(PAC)=1∶3。按该复配比,且在最佳投加量(1.25 mg/LHTCC+3.75 mg/L PAC)下,原浊为27.85~33.28 NTU的黄河水经处理后余浊<3 NTU。实验结果表明:pH对HTCC/PAC的除浊效果影响较大,当pH为7~9时,除浊效果均良好;而当pH为5~7时,投药范围内的最佳投药量提前,而除浊效率有所降低;沉降时间对HTCC/PAC的除浊效果无明显影响;HTCC/PAC以固-固方式复配的除浊效果比液-液方式复配的较差。  相似文献   
232.
聚合氯化铝污泥吸附除磷的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聚合氯化铝污泥(PACS)的酸和热改性及吸附动力学理论模型.结果表明,在酸处理过程中,经0.075mol/L盐酸在20℃下改性12h后所得酸改性PACS对磷的去除率最高,可达97.0%;在热处理过程中,经300℃煅烧温度下改性1h后所得热改性PACS对磷的去除能最高可达97.8%;相同静态吸附条件下,两种改性后PACS比原PACS对磷的去除率分别提高了21.4%及22.2%;吸附动力学拟合数据显示,PACS及酸、热改性PACS对磷的吸附行为可以用Simple Elovich模型较好的进行描述(R2≥0.97).  相似文献   
233.
马甲泉 《化工环保》2001,21(4):240-240
我国生产聚合氯化铝 ( PAC)的一种普遍方法 ,是用铝酸钙粉与酸液反应而制得 ,所用原料为铝酸钙粉和盐酸或三氯化铝溶液 ,每生产 1 t质量分数为 1 0 %的液体 PAC就会产生约 1 5 0 kg废渣。按我公司目前的 PAC年产量 ( 1 0 kt固体 PAC和 2 0 kt液体 PAC)计 ,每年约产生 80 0 0~ 90 0 0 t废渣。对于如此大量的废渣 ,目前我公司采用的处理办法为填埋法 ,这不但造成环境污染 ,而且浪费大量的资源 ,耗费大量的人力、资金 ,还会提高生产成本。我们开发了此类废渣的处理工艺。1 废渣的成分  PAC废渣是铝酸钙粉与酸液反应后经自然沉淀产…  相似文献   
234.
PAC和PAM复合絮凝剂在洗涤剂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絮凝性能的实验研究表明,PAC和PAM复合絮凝剂是处理洗涤剂废水的理想絮凝剂,采用该复合絮凝剂处理洗涤剂废水时的最佳操作条件如下:PAC用量为1.5g/L,PAM用量为10mg/L,pH值约为7.0,絮凝搅拌速度60r/min,絮凝搅拌时间30min,沉淀池沉淀时间为30min。该实验结果在中试规模的应用中得到了较好地验证,中试试验研究表明采用PAC和PAM复合絮凝剂处理洗涤剂废水,CODCr和LAS(直链烷基苯璜酸钠)去除率分别可达85%和72%以上,有效地解决了LAS难以生物降解等问题。  相似文献   
235.
聚合氯化铝(PACl)混凝絮体的破碎与恢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通过烧杯实验以及在线粒度监测考察了聚合氯化铝(PACl)混凝所生成絮体的破碎以及随后絮体的恢复情况.结果发现,絮体的破碎以及恢复情况因混凝区域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规律.在稳定区,絮体的强度较大,不易破碎,且破碎后的絮体可进一步增长,其恢复因子高达259%;在电中和混凝区,絮体的强度最小,易于破碎,但破碎后可完全恢复;在再稳区和卷扫混凝区,絮体的强度较大,不易破碎,但破碎后不能完全恢复,其中后者的恢复因子仅为18.6%.再搅拌强度越大,对絮体的破碎及恢复程度的影响越大.对于卷扫混凝,经再搅拌破碎后而得到部分恢复的絮体,相对于未经再搅拌的絮体而言,其絮体层与水体间界面的沉降高度及平均沉降速率均较低,且在絮凝沉降区和区域沉降区,该絮体界面的瞬时沉降速率在同一絮体浓度下均较低,但在压缩沉降区,二者的瞬时沉降速率相同.  相似文献   
236.
以碟管式反渗透(DTRO)处理垃圾渗滤液产生的浓缩液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铁酸钾联合聚合氯化铝(PAC)处理浓缩液.结果表明,在单独采用高铁酸钾的条件下,DTRO浓缩液COD、UV_(254)和色度去除率随着高铁酸钾投加量的增加而升高.高铁酸钾投加量为10 g·L~(-1),pH为5时,COD、UV_(254)和色度去除效果最佳,反应在40 min内基本完成,COD、UV_(254)、色度去除率分别为38.5%、35.7%和68.5%.通过响应曲面法分析高铁酸钾联合PAC处理DTRO浓缩液效果可得,高铁酸钾投加量在10.0~13.0 g·L~(-1)之间,pH调节至3.0~4.0,PAC投加量为13.0~15.0 g·L~(-1)时,DTRO浓缩液COD去除率可达74%.  相似文献   
237.
"类龟式"Al13盐酸盐的制备及絮凝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氯化铝溶液电解法、氯化铝溶液溶铝法、稀盐酸溶铝法、氯化铝溶液碱性阴离子树脂交换法、氯化铝溶液补水蒸馏法、氯化铝溶液压溶氢氧化铝或氧化铝法等促使氯化铝水解-聚合的方法,通过控制起始溶液的浓度、水解-聚合的程度和体系的温度,制成"类龟式"Al13含量超过96.5%的聚合氯化铝结晶,其中电解法制备的产物纯度达99.9%,盐基度61.48%,总铝(Al2O3)33.75%,水不溶物0.01%,Alb达97%.化学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和X-射线单晶结构解析结果表明,产物是一种由十三个铝氧八面体连接组成的Al13(OH)24Cl15·37H2O化合物.高岭土模拟水样和黄河水样絮凝试验表明,絮凝效果优于市售固体聚合氯化铝、氯化铝和硫酸铝,经絮凝处理的黄河水主要水质质量指标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GB5749-85的要求.  相似文献   
238.
以羟基膦酸钠盐和聚合氯化铝为絮凝剂,对模拟机动船含油废水进行絮凝,使该废水中的乳化油颗粒与絮凝剂形成絮状物而与水相分离,然后再利用超微孔聚氨酯复合材料过滤分离,测得过滤后水相中含油量为2.12 mg/L,低于<船舶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552-83)的排放限值(15 mg/L).这种以羟基膦酸钠盐和聚合氯化铝为絮凝剂、超微孔聚氨酯复合材料为过滤材料的方法,比使用其他絮凝剂、破乳剂和过滤方式的方法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39.
240.
化学沉淀分离-置换法提纯Al13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A1Cl3溶液和Na2CO3粉末在不同温度下制备了不同浓度的聚合氯化铝(PACl).以选定的中等浓度、高Al13含量的PACl为原液,研究了Al13与硫酸盐沉淀反应过程中SO4/Al摩尔比、反应体系起始总铝浓度的影响以及Al13硫酸盐与Ba(NO3)2置换反应过程中的Ba/SO4摩尔比、超声、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制备温度为50℃条件下,浓度在0.4~0.6mol/L范围的PACl含有较高的Al13.沉淀分离反应的最佳SO4/Al摩尔比为0.6∶1;生成的Al13硫酸盐沉淀物为正四面体状晶体.在Al13硫酸盐与Ba(NO3)2溶液置换反应过程中,Ba/SO4的最佳摩尔比为1∶1,反应温度及超声作用对置换反应的影响较小;提高Ba(NO3)2的起始浓度可以得到相应较高浓度的纯化Al13溶液.所得Al13纯度的统计平均值为92.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