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6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133篇
安全科学   25篇
废物处理   29篇
环保管理   16篇
综合类   253篇
基础理论   40篇
污染及防治   94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选择膨润土作为吸附回收落地浮油的原材料,制备了原土吸附剂和颗粒吸附剂。通过试验。研究了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对吸附剂的油回收率和重复使用性的影响,对比性评价了不同吸附剂的落地油吸附回收性能。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比表面积测试仪(BET)和红外光谱分析(FTIR),研究了不同材料吸附回收落地油前后的形貌和组成变化,探讨了材料的吸附机制。SEM结果表明,颗粒吸附剂的脱附能力优于原土吸附剂。BET结果表明,原土吸附剂比颗粒吸附剂具有大的比表面积.经过3次吸附一脱附循环后,原土吸附剂的比表面积明显下降,而颗粒吸附剂的比表面积则基本保持不变。FTIR测试结果表明,2种吸附剂的吸附回收落地浮油过程对油的性能不存在影响,原土吸附剂中的油含量,随吸附一脱附次数的增加,明显比颗粒吸附剂增大。原土吸附剂对落地浮油的吸附,主要是以层间吸附机制进行,而颗粒吸附剂则以表面吸附进行,颗粒吸附剂综合吸附回收性能优于原土吸附剂。  相似文献   
112.
钙基膨润土钠化改型的影响因素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自然界,钙基膨润土的资源量大,钠基膨润土的资源量小。前者物化性能和使用效果差,一般均须用人工钠化改型来提高其物化性能和使用效果。研究认为,钠化效果受膨润土自身质量、钠化改型剂、钠化改型剂添加量、钠化时间和钠化工艺等诸多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13.
采集某电镀厂污泥,以膨润土和改性膨润土为稳定剂,采用TCLP毒性浸出试验分析膨润土和改性膨润土对污泥中重金属Cr、Cd、Zn和Pb的稳定化效果。未加入稳定化剂前,电镀污泥中重金属Cr、Cd、Zn和Pb的浸出毒性分别为154 mg/L、13.5 mg/L、658 mg/L和76 mg/L。稳定化试验结果表明,在膨润土和改性膨润土的投加量与干污泥的质量比分别为1∶5和3∶10,振荡时间为12 h时,浸出液中重金属质量浓度最低,稳定化效果最好。形态分析结果表明,加入膨润土和改性膨润土稳定后重金属以有机结合态和残渣态为主,与未稳定前相比污泥中重金属不稳定态的含量变少。扫描电镜和红外分析结果表明,膨润土和改性膨润土可能通过吸附和离子交换来稳定污泥中的重金属。研究表明,改性膨润土对电镀污泥中高含量重金属的稳定化效果要优于未改性膨润土的稳定化效果。  相似文献   
114.
本研究采用两种提纯方法并以Mg-Al、Fe-Al(1)、Fe-Al(2)聚合羟基物为改性剂对膨润土进行提纯和改性。通过对膨润土改性过程中的悬浮液浓度、柱撑温度、老化温度、老化时间等影响因素的考察,系统研究了不同制备条件对改性膨润土去除Cu~(2+)、Cd~(2+)、Pb~(2+)的效果,并通过XRD分析了提纯和改性方法对膨润土结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利用六偏磷酸钠提纯后制得的Mg-Al改性膨润土对Cu~(2+)、Cd~(2+)、Pb~(2+)的去除效果较原土分别提高了24.94%、40.37%和6.80%,其主要影响因素分别为:老化时间和柱撑温度。  相似文献   
115.
通过盐酸、碳酸钠、高温焙烧及复合改性等多种改性方法对膨润土进行改性,并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及X射线衍射仪等仪器对其进行表征,探讨最佳的改性方法.结果表明,10%碳酸钠+450℃高温焙烧复合改性膨润土(Modified bentonite,MB)为最佳改性用土.对比改性前后膨润土颗粒对沉积物各形态磷吸附性能,发现MB颗粒对沉积物磷吸附性能优于膨润土原土(raw bentonite,RB)颗粒.在最佳动态吸附条件下,RB对沉积物TP、OP、IP、Fe/Al-P和Ca-P的吸附率分别为32.5%、25.4%、52.6%、34.6%和12.4%;MB对沉积物TP、OP、IP、Fe/Al-P和Ca-P的吸附率分别为35.5%、29.1%、54.5%、44.6%和10.7%.静态吸附实验结果表明:RB颗粒和MB颗粒在静态吸附时间为28 d时,对沉积物TP的吸附量分别为828.2 mg·kg~(-1)和977.2 mg·kg~(-1),相应的吸附率分别为58.2%和68.6%.MB对沉积物磷的吸附性能较好,可进一步用于富营养化湖泊沉积物磷控制.  相似文献   
116.
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备膨润土负载纳米铁/镍(Bent-Fe/Ni)用于还原阿莫西林,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阴离子(SO2-4、HCO-3)和阳离子(Ca2+、Cu2+)对Bent-Fe/Ni还原阿莫西林的影响.结果表明,SO2-4、HCO-3浓度对Bent-Fe/Ni还原阿莫西林的影响较大,当其浓度分别为0和500mg·L-1时,阿莫西林的去除率分别为93.7%和21.5%(SO2-4),以及93.7%和5.8%(HCO-3);Ca2+对Bent-Fe/Ni还原阿莫西林起到抑制作用,当其浓度为0和500 mg·L-1时,阿莫西林的去除率分别为93.7%和77.8%;低浓度的Cu2+对Bent-Fe/Ni还原阿莫西林起到促进作用,而高浓度的Cu2+对Bent-Fe/Ni还原阿莫西林起到抑制作用,当其浓度为0、10和100 mg·L-1时,阿莫西林的去除率分别为93.7%、94.8%和86.7%.  相似文献   
117.
为了研究水体中的有机酸对B-Fe/Ni(膨润土负载纳米铁/镍)降解阿莫西林的影响,以HA(腐殖酸)和EDTA(乙二胺四乙酸)作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不同质量浓度HA(0、10、50、100 mg/L)和EDTA(0、10、50、100 mg/L)对B-Fe/Ni降解阿莫西林的影响.以阿莫西林的降解率来考察HA和EDTA对B-Fe/Ni降解阿莫西林的效率产生的影响,并采用SEM(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RD(X射线粉末衍射)等手段,探究了这两种有机酸对B-Fe/Ni降解阿莫西林产生影响的原因.结果表明:①当反应时间为10 min时,在HA质量浓度分别为0、10、50、100 mg/L的体系中,阿莫西林的降解率分别为63.6%、88.6%、87.3%、81.8%;②当反应时间为10 min时,在EDTA质量浓度分别为0、10、50、100 mg/L的的体系中,阿莫西林的降解率分别为63.6%、74.3%、65.7%、33.6%;③纳米铁在反应过程中被氧化为铁氧化物或氢氧化物沉淀,形成钝化层.研究显示,HA和EDTA在低质量浓度下会对B-Fe/Ni降解阿莫西林产生促进作用,而在高质量浓度下则会产生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8.
孙志勇  王智懿  张娇 《化工环保》2016,36(2):179-182
将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与钠基膨润土进行复配,制备出复合吸附剂,并将其用于模拟苯酚废水的处理。采用XRD和FTIR技术对复配前后的钠基膨润土进行了表征。表征结果显示:阳离子聚丙烯酰胺附着在钠基膨润土的表面,对钠基膨润土的表面具有改性作用,使其由亲水性变为疏水性。实验结果表明:在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与钠基膨润土的复配比例为200 mg/g、反应时间为40 min、复合吸附剂投加量为6 g/L、废水p H为11的最佳条件下,于25℃处理苯酚质量浓度为50 mg/L的模拟苯酚废水,苯酚去除率达89.5%。  相似文献   
119.
基于微生物对材料的腐蚀特点,在材料性能表征的基础上,采用微生物学、TG-DTA、CEC和TEM研究了从高放废物处置库预选区土壤中分离的细菌菌群对膨润土的腐蚀影响。结果表明:添加5.5倍高浓度培养基可以维持菌群一定周期内的持续活性;细菌菌群影响膨润土原结构中吸附水、层间水及结构水的含量,且于849.94℃时出现明显的吸热谷,表明菌群加速了膨润土热稳定性的下降;随腐蚀周期延长,无菌组和有菌组均与原样间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细菌促进了膨润土化学键类型及键能发生变化,使其阳离子交换量下降;细菌菌群加速膨润土发生团聚且晶面间距减小率比无菌组大约25.912%,最终导致晶格缺陷。  相似文献   
1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