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7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23篇
安全科学   401篇
废物处理   13篇
环保管理   175篇
综合类   615篇
基础理论   28篇
污染及防治   41篇
评价与监测   312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3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117篇
  2013年   105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106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随着不断增长的环境空气自动监测数据量与滞后的数据管理方式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现有的环境空气自动监测平台已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滞后,逐渐不能满足基层监测部门、决策机构和社会各界的要求,亟待更新和完善。对现有环境空气自动监测业务平台建设思路加以更新和完善,有助于建设功能相对完善的新型平台,从而为环境管理和社会公众提供更为高效、便捷的数字化服务,并对政府决策和预报预警提供更为及时的技术支撑和保障。  相似文献   
102.
在主要水系的重要河段建立水质自动监测站是当今中国水环境监测的发展趋势,由于水质自动监测站结构复杂,其运行维护是一项长期而锁碎的工作。本文简要介绍大埔水质自动监测站建站几年来的节能运行维护、制度建设和质量管理情况,对日常维护工作中常见故障进行归纳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3.
水域溢油事故发生后,溢油在水面上扩散迅速、污染面积快速扩展。因此应急围控用围油栏的布设下水要尽可能快速、便捷、高效。目前国内应用的围油栏,自动化程度较低,需要一定数量的操作人员现场操作,不能满足现代条件下快速高效围控水域溢油的需要。因为海上作业具有特殊性,受风浪流等海况影响,现场操作难度大,劳动强度高,人员相对有限,工作效率难于提高。围油栏布放回收自动控制装备,采用电控液压卷绕机储存围油栏,设有围油栏自动导进导出排布系统,不但储存运输方便,布设快捷,而且无需现场操作人员,自动化程度高。是海上溢油围控作业革命性创新,具有重大意义,社会效益显著,也具有极大的环保意义。  相似文献   
104.
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的应用是环境执法、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通过现场端建设和科学的运营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及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5.
施工扬尘是一类重要的污染源.适用性检测是施工扬尘PM10自动监测仪使用的前提.参照《环境空气颗粒物(PM10和PM2.5)连续自动监测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HJ653-2013)和美国加州《法规403扬尘》,采用国内外9种光散射法和4种β射线法施工扬尘PM10监测仪,在秋季施工工地开展了参比方法比对测试.结果表明:有3...  相似文献   
106.
在考虑流固耦合和断层活动作用的情况下,应用ADINA中流固耦合分析求解器ADINA-FSI,建立了埋地管道破坏分析的有限元模型,介绍了固体模型和流体模型的建模过程以及流固耦合计算过程、断层位移荷载加载和约束的实现以及模型参数选择等。依据计算结果,分析了管内介质及流速等参数对管道破坏的影响。管道内输送的介质密度和流速越大,管道越易破坏,故在埋地管道设计中应充分考虑管内介质的密度与流速。针对计算结果,提出了几点认识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7.
利用SAS软件包,对长武站辐射自动观测系统与人工观测系统不同时间尺度采集的气温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发现,在小时、日、月、年平均气温尺度上两套观测系统得到的数据差值基本在0.4℃以内,随着时间尺度的扩大,两套系统得到的数据趋于一致;两套系统获得的日极值差较大,日最大值相差平均0.73℃,日最低值相关平均1.65℃,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可能是系统误差所致。  相似文献   
108.
秦成  刘浩  刘念 《中国环境监测》2019,35(2):136-141
为建立和量化适于河流水质自动监测站选址的评价方法体系,提出了河流水质自动监测站选址一致性、可行性和适宜性评价问题,并建立了选址可行性和适宜性评价2套指标体系。以自动站选址与手工断面位置不一致为前提,利用累乘指数判断选址可行性,在可行的基础上利用模糊综合评价进一步分析选址的适宜性。应用案例显示,罗汉大桥断面水质自动站选址于手工断面下游150 m处是可行的,并且此选址高度适宜,在具有水质代表性的同时兼顾成本和运维管理需求。  相似文献   
109.
采用不同质量浓度的氨氮标准样品和实际样品,用氨气敏电极法和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进行同步测试。结果表明,2种分析方法在水样氨氮质量浓度在0. 159~2. 81 m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可比性、精密性和准确性。氨气敏电极法的检出限为0. 03 mg/L,平行6次测定样品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 4%~4. 2%,加标回收率为85. 0%~110%;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的检出限为0. 025 mg/L,平行6次测定样品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 5%~6. 4%,加标回收率为93. 0%~99. 8%。同时氨气敏电极法在样品预处理、试剂配制和分析时间上要优于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氨气敏电极法能够满足地表水自动监测在线比对实际工作的需求,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10.
基于环境空气VOCs自动监测系统中动态稀释校准仪在相同稀释比和不同稀释流量条件下,对仪器测试结果误差的影响进行研究,指出了当前环境空气VOCs自动监测普遍使用的校准仪的不足之处。选取臭氧前体物(PAMS) 57种有机化合物,以不同稀释总流量,分别测试0. 5和1. 0 nmol/mol的平均检出限以及平均回测偏差,结果显示,在输出流量1 000 m L/min时,平均检出限分别在0. 02~0. 17和0. 01~0. 10 nmol/mol;平均回测偏差在-12%~26%和-28%~10%。当总输出流量 1 000 m L/min时,多点曲线各浓度点重复性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